- 年份
- 2024(7167)
- 2023(10085)
- 2022(8201)
- 2021(7125)
- 2020(5920)
- 2019(13224)
- 2018(12826)
- 2017(24332)
- 2016(12791)
- 2015(14390)
- 2014(14327)
- 2013(13859)
- 2012(13099)
- 2011(11884)
- 2010(12536)
- 2009(12229)
- 2008(11498)
- 2007(10423)
- 2006(9617)
- 2005(9038)
- 学科
- 济(73640)
- 经济(73547)
- 管理(41833)
- 业(35490)
- 企(30353)
- 企业(30353)
- 方法(21902)
- 数学(18288)
- 数学方法(18156)
- 地方(17953)
- 中国(17783)
- 财(16515)
- 制(16032)
- 业经(15395)
- 农(13883)
- 学(12654)
- 地方经济(12619)
- 审计(12206)
- 体(11792)
- 融(11102)
- 金融(11099)
- 环境(10423)
- 银(10344)
- 银行(10335)
- 行(9941)
- 农业(9162)
- 体制(9023)
- 贸(8956)
- 务(8950)
- 贸易(8942)
- 机构
- 大学(191097)
- 学院(189964)
- 济(92368)
- 经济(90679)
- 管理(70202)
- 研究(68843)
- 理学(59434)
- 理学院(58773)
- 管理学(58060)
- 管理学院(57688)
- 中国(53255)
- 财(45469)
- 京(40342)
- 科学(36185)
- 财经(35124)
- 所(33973)
- 经(31678)
- 中心(30559)
- 经济学(30484)
- 江(29942)
- 研究所(29701)
- 经济学院(27001)
- 财经大学(25893)
- 北京(25202)
- 院(24680)
- 农(24378)
- 范(23346)
- 师范(23171)
- 州(22675)
- 业大(22054)
- 基金
- 项目(119398)
- 科学(95624)
- 研究(90417)
- 基金(88986)
- 家(77063)
- 国家(76023)
- 科学基金(65362)
- 社会(62569)
- 社会科(59433)
- 社会科学(59413)
- 基金项目(46027)
- 省(45035)
- 教育(40569)
- 自然(38407)
- 自然科(37401)
- 自然科学(37392)
- 划(37137)
- 自然科学基金(36735)
- 资助(35497)
- 编号(34505)
- 成果(29699)
- 制(28397)
- 部(27551)
- 重点(27259)
- 国家社会(27216)
- 发(26580)
- 课题(24883)
- 创(24687)
- 教育部(24603)
- 性(24087)
共检索到309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的诸多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新的审计需求,使当前法定的审计对象难以适应。而审计对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范围和领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及制度变迁这一审计环境,立足于国家审计的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新设计了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对象,对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实现审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度变迁 国家审计 对象重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梅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阶段表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为各个转型国家的经济开放和制度借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转型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积极性很高。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资格绝对可以推动转型国家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3个主要载体是贸易的自由化、生产活动国际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它们的全球化进程对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下,国际性经济组织不断创立和发展。这些组织在协调不断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新问题,制订国际经济活动规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对转型国家经济转轨的支持与规范,以及申请加入的先决条件及其制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制度变迁 转型国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祖华 唐鑫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在制度变迁中表现出审计价值理念趋向先进性、由"人治"趋向"法治"、独立性逐步增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时审计文化变迁具有缓慢性、滞后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研究并运用国家审计文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审计文化建设实践,推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文化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莉 郑石桥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并重视制度环境对制度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其组织理论为国家审计组织与审计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审计组织制度应与审计环境相适应,作为审计组织制度核心内容的审计体制应动态改革。按照制度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的一般制度变迁规律,适时选择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体制边际改良、资源配置机制转变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国家审计 审计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沈红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本文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互动出发,在一个正式模型框架下详细考察了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特征。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动态过程的特征存在差异,非正式制度的演变是渐进的连续过程,而正式制度不会频繁改变。适应于现行体制结构的有权势特殊利益集团通常会对正式制度的改变施加阻力。当非正式制度演变达到一定阀值,特殊利益集团结束对原有正式制度的坚持,从而发生迅速而剧烈的正式制度变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有权势特殊利益集团和本国其他社会基础状况都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路径有重要影响,是转型国家改革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所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焱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军 李丹
绩效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了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情况。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外部收益是制度变迁的诱因,要想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增加外部收益就必须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我国绩效审计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及思想观念无法实现潜在收益的增加,因而应该为制度变迁创造潜在收益、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树立科学的审计观等,进一步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发展。
关键词:
绩效审计 国家治理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李晶 伍中信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权保护功能。制度市场的非均衡引致的国家财产权益保护问题决定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具有必然性;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目标是维护国家财产权益和经济安全,变迁路径遵循"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并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未来国家审计制度将实现从"产权为本"到"人权为本"、"政府主导"到"公民主导"的历史性变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米运生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重构信用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指出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要求从两方面来重构其信用文化 :从外部看 ,需要培育良好的政治信用、文化信用和经济信用等宏观信用文化体系 ;从微观看 ,则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全面的信用文化体系 ,即确立组织目标、确定风险安全边界、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培育风险文化、对信用文化进行调整和创新等。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信用文化 重构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勇 王明明 刘牧
评估制度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分析框架,建立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认为阻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实施新制度安排的设计成本、预期成本和现有制度安排的自我强化,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勇 王明明 刘牧
评估制度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分析框架,建立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分析模型。通过应用该模型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认为阻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实施新制度安排的设计成本、预期成本和现有制度安排的自我强化,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新
本文运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通过对制度的结构动态分析,阐明了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并由此论证转型过程中秩序对于成功实现制度创新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当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从而难以自发达到“有效”的渐近稳定均衡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转型经济国家在促进秩序重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迎波
中国的融资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由原来的不涉及既有主体利益的增量改革、边际改革逐步向涉及既有集团利益的存量改革深化,融资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各主体在融资制度变迁问题上,动力并不完全一致:国家作为融资制度变迁的主导者,改革动力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融资制度改革的收益与风险的判断;地方政府、其他微观主体和各级代理人的动力存在不足现象。多种力量博弈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影响着融资制度变迁。
关键词:
融资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转型 金融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尚恒
制度因素作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变量,其不断的演进和变迁必然深深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文章运用我国1998—2014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就制度变迁对结构转型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权制度、开放制度等制度变迁构造变量通过有利于结构转型而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制度变迁及其构造变量的这种影响呈现了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产权制度变迁对结构转型的边际效应远大于中西部,但其结构转型的"中间效应"太小,导致产权制度变迁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开放制度 中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