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1)
2023(6213)
2022(5192)
2021(4444)
2020(3769)
2019(8362)
2018(8186)
2017(15246)
2016(8004)
2015(9190)
2014(9177)
2013(9288)
2012(9209)
2011(8310)
2010(9108)
2009(8701)
2008(7937)
2007(7223)
2006(6861)
2005(6424)
作者
(26815)
(22073)
(22063)
(21036)
(14429)
(10502)
(9896)
(8548)
(8538)
(7971)
(7937)
(7384)
(7322)
(7248)
(7206)
(6909)
(6609)
(6516)
(6457)
(6165)
(5713)
(5630)
(5609)
(5336)
(5165)
(5014)
(4872)
(4648)
(4612)
(4367)
学科
(58199)
经济(58157)
管理(22286)
方法(18256)
(16352)
地方(15610)
(14882)
企业(14882)
数学(13709)
数学方法(13624)
审计(12181)
中国(12163)
地方经济(11798)
(11548)
业经(11502)
(10162)
(9174)
金融(9174)
(9139)
(8357)
银行(8333)
(8114)
(7999)
(7845)
(7827)
理论(7026)
环境(6983)
经济学(6829)
各类(5890)
体制(5839)
机构
大学(126078)
学院(125257)
(61593)
经济(60422)
研究(50474)
管理(41624)
中国(40528)
理学(34611)
理学院(34177)
管理学(33611)
管理学院(33397)
科学(29721)
(28901)
(28210)
(27488)
研究所(24189)
财经(22341)
(22313)
中心(22287)
(20943)
经济学(20449)
(20209)
(18035)
经济学院(17959)
北京(17650)
农业(17590)
业大(17350)
(17291)
财经大学(16510)
(15864)
基金
项目(76477)
科学(59054)
基金(55832)
研究(52699)
(50317)
国家(49945)
科学基金(41189)
社会(35443)
社会科(33427)
社会科学(33414)
(29066)
基金项目(28419)
自然(26342)
自然科(25645)
自然科学(25633)
自然科学基金(25171)
(24725)
资助(23945)
教育(22958)
编号(18915)
重点(18169)
(17623)
(16995)
成果(16188)
国家社会(15212)
(14884)
科研(14852)
课题(14683)
(14462)
计划(14433)
期刊
(77528)
经济(77528)
研究(44931)
中国(32086)
(24115)
学报(21990)
(19838)
科学(19198)
管理(17845)
大学(16489)
学学(15943)
(15036)
金融(15036)
经济研究(14529)
农业(13345)
财经(12573)
(10981)
技术(10090)
审计(9659)
问题(9380)
业经(8905)
教育(7874)
技术经济(7543)
世界(7479)
(7118)
(7063)
国际(6745)
统计(6660)
会计(6130)
经济管理(5976)
共检索到212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成姬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搞清事实、查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领导者的责任,对领导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由此看来,经济责任审计和常规审计不是同一层次上的监督,它是常规审计的深化,有其特殊的审计对象和特定的职能。其特点体现在对“责任”的划分上,是对“事”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的有机结合,归根结底是实现对“人”的监督,对领导者经济责任的划分、评价、追究,涉及到行政监督问题,只有经济监督权是不够的,需要借助行政监督手段。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是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的结合,和一般审计业务相比,它的监督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力度更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尹平  
理解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动因是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和推动实践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国家治理视角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动因,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政体国体及其权力运行现状下的特殊产物,是权力安全运行自律和自控的机制设计,是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实践总结的制度完善,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籍此,文章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强调权力运行过程外部独立的监督、突出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和彰显经济权力行为监督等权力监督特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受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就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独立依法所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晓明  刘海  张少春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政资分开 ,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 ,转变国有企业审计思路 ,强化国有资产受托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系统性加强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国有企业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审计 ,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审计监督体系 ,开展维护国有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国有资产综合绩效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志华  吴松华  
将寻租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自身监督机制为目标,从公共寻租行为的危害性、经济责任审计对遏制权力寻租腐败的作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寻租腐败行为的产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百军  
寻租理论揭示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人们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的危害及其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寻租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是官僚主义者向市场机会行为者、甚至少数利益集团盗卖政府“政策”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偏离甚至脱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轨道。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既是对权力监督的权益之举,也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制度保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国雄  
1999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报告做出重要批示50多份次,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是要求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2002年在省八届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谌模有  
市场经济与审计监督谌模有一中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起来的。近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审计监督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国家宏观控制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江飞  尹贻林  李冉  
从审计监督角度,分析PPP模式下公共建设项目审计监督面临的审计结构不完善、审计范围不具体、审计重点不明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符合我国现阶段PPP实操特点的审计监督工作路径及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厘清审计重难点,为保障PPP项目各参与方权益、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静   孙雅军  
当前审计工作的现状已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调整国家审计重点,加强内部审计,大力发展社会审计;改革审计工作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刘世林  
审计的本质属性问题一直是审计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在政府部门整体层面构建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行政模式已经初露端倪。目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这三套权力在我国行政运行系统中是失衡的,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因而有必要整合国家行政监督系统的力量,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按横向划分监督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不够理想,而以监督过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监督权力、责任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比较理想。审计机关在政府行政运行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国家审计的本质首先是权力制衡的支持系统,在权力制衡中,审计又以信息系统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因此,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