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8)
- 2023(12641)
- 2022(10981)
- 2021(10159)
- 2020(8464)
- 2019(19202)
- 2018(19138)
- 2017(36951)
- 2016(19881)
- 2015(22317)
- 2014(22204)
- 2013(21904)
- 2012(20250)
- 2011(18191)
- 2010(18671)
- 2009(17350)
- 2008(16217)
- 2007(14047)
- 2006(12573)
- 2005(11101)
- 学科
- 济(98447)
- 经济(98358)
- 管理(59503)
- 业(52787)
- 企(46252)
- 企业(46252)
- 方法(40155)
- 数学(32948)
- 数学方法(32647)
- 地方(22445)
- 中国(21828)
- 业经(21119)
- 农(20337)
- 财(20228)
- 学(19939)
- 和(15187)
- 制(14874)
- 理论(14865)
- 环境(14135)
- 地方经济(14081)
- 农业(13639)
- 贸(12738)
- 务(12736)
- 贸易(12723)
- 财务(12675)
- 财务管理(12604)
- 技术(12522)
- 易(12227)
- 审计(12191)
- 企业财务(11997)
- 机构
- 大学(287554)
- 学院(285495)
- 济(119819)
- 经济(117297)
- 管理(115793)
- 理学(100982)
- 理学院(99874)
- 管理学(98297)
- 管理学院(97793)
- 研究(95511)
- 中国(70175)
- 京(61247)
- 科学(58057)
- 财(53627)
- 所(47485)
- 财经(43537)
- 研究所(42833)
- 中心(42227)
- 农(41018)
- 江(40621)
- 业大(40398)
- 经(39517)
- 北京(38351)
- 范(36681)
- 师范(36404)
- 经济学(36001)
- 院(34680)
- 州(33111)
- 财经大学(32372)
- 经济学院(32085)
- 基金
- 项目(195150)
- 科学(153840)
- 研究(143890)
- 基金(142345)
- 家(122970)
- 国家(121939)
- 科学基金(105421)
- 社会(92346)
- 社会科(87335)
- 社会科学(87307)
- 基金项目(76127)
- 省(75559)
- 自然(67821)
- 自然科(66145)
- 自然科学(66132)
- 教育(65044)
- 自然科学基金(64943)
- 划(62902)
- 编号(58290)
- 资助(58004)
- 成果(47169)
- 重点(43136)
- 部(43095)
- 发(41379)
- 创(40298)
- 课题(39687)
- 国家社会(37640)
- 创新(37556)
- 教育部(37432)
- 科研(36892)
- 期刊
- 济(136452)
- 经济(136452)
- 研究(88365)
- 中国(54003)
- 学报(42984)
- 管理(42838)
- 财(40925)
- 科学(40376)
- 农(37269)
- 大学(32952)
- 学学(31201)
- 教育(27900)
- 农业(26182)
- 技术(24168)
- 经济研究(22817)
- 融(21765)
- 金融(21765)
- 财经(21673)
- 业经(20418)
- 经(18469)
- 问题(17054)
- 技术经济(15263)
- 理论(14232)
- 图书(14116)
- 科技(13419)
- 现代(13140)
- 实践(12864)
- 践(12864)
- 商业(12491)
- 业(12296)
共检索到41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桂芹
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享有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他们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并找到借口时,会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产生腐败。而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目标确立,到审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均体现腐败治理功效。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调增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提升其专业胜任能力;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范围和内容;充分、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腐败治理效果。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腐败治理 作用机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卿丽
从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研究审计如何应对国家治理中的腐败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3—2012年我国审计机关公布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在对审计与腐败治理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审计问责机制是打击腐败发生的一种途径,审计执行力是腐败治理中审计发挥其职能有效性的表现。借鉴层次分析思路,用模型构建了综合评价审计结果的执行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发现问题是问责的前提,审计处理情况和处理结果的透明度是影响审计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完善审计结果的运行机制既是加大执行力的制度保障又是腐败治理强有力的支撑工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腐败治理和政府问责存在密切的关系,腐败治理有利于政府问责的落实和责任政府的建立,政府问责的有效开展可以遏制腐败的发生,为腐败治理提供有效的途径。政府问责制与经济责任审计密不可分,经济责任审计是政府问责制进行"问责"之前必不可少的一环,经济责任审计与政府问责制之间是"查责"和"问责"的关系。从有效落实问责制的角度考虑,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可以说是政府问责制的一部分,其有效开展将有利于腐败治理。本文以政府问责为纽带将腐败治理和经济责任审计联系在一起,试图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的视角,寻找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腐败治理 政府问责 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阮滢 赵旭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探讨基于国家治理框架下的治腐功能及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架构了我国国家治理框架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与腐败治理的关系图,定位了经济责任审计在腐败治理系统中的角色,在国家、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审计人员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五个层次讨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治腐路径,以期其能更好地发挥治腐功能,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辉
基于公安审计特点和实践发展提出了公安审计对警察腐败治理的常态性预警模型以及紧急响应模型。研究表明:基于公安审计建构的警察腐败常态治理机制和紧急预警机制对有效预防和应对警察腐败具有积极意义;全面预警、风险预警和制度预警是公安审计影响警察腐败的常态性治理方式;公安审计信息化、公开化以及协同化是启动警察腐败治理紧急响应模式的可操作性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小凤
十八大以后中央政府一系列的反腐败重拳充分诠释了政府反腐败的决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用"极为严峻复杂"形容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应对腐败需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而审计是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中的经济责任审计,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独特的经济作用。"从十七大开始,"经济责任审计"一词便在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一块被与"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王雨晨
随着减少腐败存量与遏制腐败增量成为反腐败的践行趋势,腐败治理问题开始引起理论界关注。运用200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对于官员腐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和经济责任审计预防功能显著影响官员腐败,经济责任审计揭示功能与抵御功能对于官员腐败影响不显著。优化财政分权体制,建立反腐败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对于抑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责任审计 官员腐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腐败黑数"居高不下诱发了自制能力差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加入腐败队伍。而降低"腐败黑数"的关键是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腐败发现机制不健全的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审计的腐败发现机制,增强对腐败的发现力,以降低"腐败黑数",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黑数 公众参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胡鞍钢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后 ,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关键词:
转型 寻租经济学 行政垄断 腐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岳军 施华康
政府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掌握着巨大的行政资源和强有力的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应产生了政府官员寻租的现象。本文从成本收益,风险偏好以及寻租信号内部化角度进行分析,并应用腐败与寻租的基本模型,从预防和监管角度出发,得出腐败治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腐败 成本 偏好 腐败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腐败 利益 机会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笑雪
在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作为权力“期权化”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权力“期权化”腐败查处率对社会公众的信号效应,指出公共权力是经济责任审计与权力“期权化”的契合点,进而提出通过由“事”到“人”、由“物”到“人”、由“人”到“事”的途径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在任、离任、任后经济责任审计,并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压缩权力“期权化”空间,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和不能权力“期权化”,从而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发挥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笑雪
在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作为权力"期权化"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权力"期权化"腐败查处率对社会公众的信号效应,指出公共权力是经济责任审计与权力"期权化"的契合点,进而提出通过由"事"到"人"、由"物"到"人"、由"人"到"事"的途径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在任、离任、任后经济责任审计,并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压缩权力"期权化"空间,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和不能权力"期权化",从而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发挥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云 朱荣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治理 法治 权力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