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7)
2023(4328)
2022(3507)
2021(3085)
2020(2541)
2019(5595)
2018(5333)
2017(10185)
2016(5322)
2015(6122)
2014(6281)
2013(6524)
2012(6354)
2011(5679)
2010(6059)
2009(5796)
2008(5712)
2007(5008)
2006(4709)
2005(4326)
作者
(15411)
(13027)
(12972)
(12614)
(8382)
(5964)
(5876)
(4941)
(4829)
(4714)
(4642)
(4309)
(4243)
(4242)
(4085)
(3859)
(3845)
(3648)
(3559)
(3445)
(3352)
(3087)
(3075)
(3070)
(3047)
(2985)
(2691)
(2613)
(2589)
(2573)
学科
(49514)
经济(49490)
管理(20750)
(20662)
地方(15759)
(14436)
方法(12559)
(12346)
企业(12346)
财政(11856)
地方经济(11471)
数学(11374)
数学方法(11351)
中国(9945)
(9417)
(8045)
财务(8043)
财务管理(8004)
企业财务(7670)
(7544)
业经(7345)
(7339)
(6725)
经济学(6353)
(6253)
及其(5462)
(5394)
环境(5380)
(4936)
金融(4936)
机构
学院(84289)
大学(83814)
(49791)
经济(49059)
研究(32514)
(29716)
管理(29178)
中国(25137)
理学(24371)
理学院(24118)
管理学(23919)
管理学院(23755)
财经(19473)
经济学(17542)
(17444)
(16578)
(16429)
科学(16289)
经济学院(15472)
研究所(14261)
财经大学(13908)
中心(13386)
(13190)
(11059)
北京(10752)
社会(10274)
(10176)
科学院(9882)
经济研究(9849)
(9735)
基金
项目(46356)
科学(36520)
研究(35489)
基金(34265)
(28400)
国家(28194)
社会(25756)
社会科(24567)
社会科学(24560)
科学基金(24331)
(17389)
基金项目(17380)
教育(14992)
资助(14409)
(13417)
编号(12892)
自然(12705)
自然科(12380)
自然科学(12377)
(12295)
经济(12205)
自然科学基金(12132)
国家社会(11473)
(11294)
成果(11249)
(10549)
重点(10429)
发展(10056)
(9934)
(9873)
期刊
(65222)
经济(65222)
研究(34853)
(28179)
中国(16855)
经济研究(12624)
管理(12354)
财经(11569)
(10095)
学报(9114)
(8607)
金融(8607)
科学(8516)
问题(7983)
大学(7626)
学学(7500)
(7473)
技术(7180)
(7101)
财政(7101)
业经(7007)
技术经济(6314)
会计(5882)
(5838)
统计(5566)
世界(5508)
财会(5370)
经济问题(5134)
经济学(4860)
经济管理(4836)
共检索到14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经济财政论纲孙文学摆正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充分认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当前振兴财政的理论问题,也是繁荣财政的实践问题。我们将财政视为经济财政,就是要充分认识经济与财政的辩证关系,把财政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大循环之中,跳出单纯财政观点的巢臼,更好地发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一、引言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学界对政府(国家)的经济活动领域和财政的职能展开了讨论,逐渐形成一种观点,即所谓的“公共财政论”或“公共产品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我国自己的公共财政论的提出,显然受到西方理论的强烈影响,是借鉴西方理论的结果,但它决不是单纯对西方理论的模拟和抄袭。从根本上看,这是立足于我国国情,针对我国财政的改革实践而形成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了解、分析和探讨这些特色,对于我国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理论体系的重构、财政学科的建设等,尤其是对于公共财政模式的构建实践,都具有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武彦民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 ,公共财政理论起码在三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一是它的理论基础———公共物品理论是不完整的 ,本文引入制度性公共物品的概念后 ,会使公共财政理论陷入十分尴尬的“左右逢源”中 ;二是所谓政府 (国有资本 )退出竞争性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行列 ,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将专门为公共物品提供资金保证 ;三是国家财政也不能退出所有私人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行列 ,因为一些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实质上是根据私人物品的属性提供的 ,尽管国家财政也参与对它们的资金提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以张馨发表在1997年第1期《经济学家》上的《论公共财政》为标志,公共财政论在中国正式作为一种财政理论走到历史的前台,并从出生伊始,就处于和其它财政流派——其中又主要是“国家分配论”——的激烈论战中。归纳起来,各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财政和财政是什么关系?主要观点是认为公共财政是public finance的英文直译,与我们惯常使用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克清  张晓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井明  
一般认为,公共财政就是政府要满足公共需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但是公众为什么要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进一步地,公共通过什么机制促使政府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这才是公共财政的本质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形成了一股引进、消化与吸收、借鉴西方“公共财政论”的热潮,这是一件好事,它对于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由于财政模式的选择不能不受到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决定,因此我国能否实行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纯粹或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尚值得推敲;另一方面,西方“公共财政论”长期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中的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本文沿着"财政制度—增进公共秩序—国家能力支柱—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逻辑,建立起"国家治理财政论"的基本框架,详细阐明了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本文理论要点有:(1)"公共秩序"是人的基本需要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2)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经济从社会中脱嵌、利益格局分化、创造性破坏三大进程,公共秩序不断面临冲击和重建过程;(3)国家治理依赖于"国家能力"的支持,国家能力的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4)为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国家治理目标是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5)财政支出、收入、预算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不同侧面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保护和控制、权利开放和维护权威等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振刚  
一、引言80年代伊始,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南北问题、裁军与安全、环境与发展,联合国大会成立了由当时的西德总理勃兰特、瑞典首相帕尔梅和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三个高级专家委员会,分别发表了“共同的危机”、“共同的安全”和“共同的未来”三个纲领性文件。文件中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为了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必须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结论,并提出“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由于“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本文首先比较了社会共同需要论与西方公共财政论的同异,并结台财政理论界学者若干观点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谈及对财政学科建设的思考。本文认为,要在我国传统财政本质观上发展公共财政论,主要将面临价值理论差异上的重大理论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