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8)
2023(17761)
2022(15095)
2021(14202)
2020(11821)
2019(27258)
2018(26674)
2017(51592)
2016(27898)
2015(31234)
2014(31023)
2013(30762)
2012(28624)
2011(26228)
2010(26091)
2009(24266)
2008(23714)
2007(20888)
2006(18791)
2005(17023)
作者
(83068)
(68990)
(68332)
(65332)
(44170)
(32918)
(30984)
(27035)
(26401)
(24688)
(23738)
(23138)
(22071)
(22042)
(21590)
(21239)
(20637)
(20288)
(19907)
(19626)
(17242)
(17152)
(16738)
(15730)
(15593)
(15331)
(15236)
(15008)
(13971)
(13578)
学科
(126793)
经济(126670)
管理(78458)
(74204)
(60095)
企业(60095)
方法(51567)
数学(45291)
数学方法(44846)
中国(33338)
(31877)
(28118)
(27289)
地方(26159)
(26080)
业经(26069)
(25565)
银行(25417)
(24076)
(23855)
贸易(23841)
(23095)
农业(21154)
(20464)
金融(20463)
环境(18453)
(17918)
(17323)
理论(16895)
(16819)
机构
大学(405554)
学院(402897)
(175203)
经济(171776)
管理(156922)
研究(144678)
理学(135062)
理学院(133565)
管理学(131462)
管理学院(130762)
中国(113085)
科学(87392)
(86767)
(77923)
(73542)
(71209)
研究所(67221)
中心(64445)
财经(62446)
业大(61188)
(58722)
(56909)
农业(56028)
北京(55429)
经济学(54095)
(51507)
(51197)
师范(50665)
经济学院(48557)
(47337)
基金
项目(270615)
科学(212172)
基金(197999)
研究(194350)
(174242)
国家(172825)
科学基金(146920)
社会(124888)
社会科(118500)
社会科学(118467)
基金项目(104161)
(102870)
自然(95520)
自然科(93260)
自然科学(93233)
自然科学基金(91598)
教育(87794)
(87539)
资助(82411)
编号(77106)
成果(62545)
重点(60744)
(60419)
(58516)
(55773)
课题(53275)
创新(52182)
国家社会(52030)
科研(51614)
教育部(51609)
期刊
(195843)
经济(195843)
研究(126548)
中国(75216)
学报(66603)
(64923)
科学(60616)
管理(58225)
(56790)
大学(49824)
学学(47341)
(47202)
金融(47202)
农业(43286)
教育(37456)
经济研究(32727)
技术(32361)
财经(31561)
业经(30141)
(27128)
问题(25398)
(22464)
(21547)
技术经济(20805)
国际(19820)
世界(19412)
理论(19373)
科技(19046)
(18208)
现代(18070)
共检索到60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亦春  孙君明  
2008年以来,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已进入调整周期,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许多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认为此次经济调整在短期内难以结束;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调整所引起的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深入剖析了造成商业银行经营不利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净息差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减缓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宏观经济调整的四个建议:强化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坚持特色定位和品牌经营、加强风险预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莹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有很多,2003年以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权因素,2003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宏观经济因素。此外,外部监管等因素也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莹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有很多,2003年以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权因素,2003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宏观经济因素。此外,外部监管等因素也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与世界著名的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较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高;另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都处在规模递增阶段,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荣耀华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其经营效率备受关注,特别是银行管理,盈利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是银行管理者,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方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两方面设计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2008年到2012年国内14家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经营效率评价。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平均效率逐年升高,经营管理比较高效,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不大,2009年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迅速提高,达到和普通商业银行相当的水平。商业银行应深化改革,发展特色以稳步提升经营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玲  
采用SBM模型测算在考虑不良贷款情况下2007—2019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同时通过构建指数分析不良贷款管控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引发的机会成本与潜在的利润损失。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17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整体呈倒U型,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效率存在明显差距;在不考虑不良贷款情况下测算出的经营效率明显被高估;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受不良贷款管控的影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在不良贷款管控所引发的机会成本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远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在不良贷款引起的潜在利润损失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潜在利润损失最高,城市商业银行最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俭华  
本文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对2004~2009年1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就国际化经营对上述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高有积极影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初期应以服务原有客户为基点,分享其贸易结算、投资收益;在缺乏客户基础的地区新设海外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纯资产业务扩张上保持谨慎;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转变海外收入增长方式,实现海外业务稳步扩张和良性循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升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不同思路和途径均涉及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但国内理论界对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因此就银行改革问题提出的许多建议和对策往往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证支持。这就需要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对银行业规模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对揭法对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现状进行考察,其实证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这一结论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艳  亢唅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三种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基于SFA法测度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修正模型,并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以实证对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克  彭建刚  
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综合化经营对中国24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得出结论:综合化经营对增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利。根据综合化经营与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并加快完善综合化经营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框架;监管部门应加强综合化经营对风险影响的动态监测,以防范过度综合化经营所造成的风险。鉴于综合化经营对地方性银行的稳定性没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克  彭建刚  
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综合化经营对中国24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得出结论:综合化经营对增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利。根据综合化经营与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并加快完善综合化经营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框架;监管部门应加强综合化经营对风险影响的动态监测,以防范过度综合化经营所造成的风险。鉴于综合化经营对地方性银行的稳定性没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国强  
加入WTO ,中国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论述了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 ,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战略性对策 :( 1)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银行制度 ;( 2 )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 3)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 )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5 )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 ;( 6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德胜  雷家  冯宗宪  
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资本补充渠道少、资本充足率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2004年6月26日正式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在深入分析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政府、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共同努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增加附属资本、调整资产组合结构、降低税负、提高盈利水平等对策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邯玥  田高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商业银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无国界竞争的时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提出的必然要求,不断建立和扩充海外分支机构也就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一种有效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战略措施。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