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5)
- 2023(17679)
- 2022(15363)
- 2021(14427)
- 2020(12021)
- 2019(27542)
- 2018(27006)
- 2017(51222)
- 2016(27534)
- 2015(30731)
- 2014(30339)
- 2013(29556)
- 2012(26825)
- 2011(24174)
- 2010(24017)
- 2009(22200)
- 2008(20869)
- 2007(17742)
- 2006(15463)
- 2005(13330)
- 学科
- 济(122692)
- 经济(122574)
- 管理(77388)
- 业(71211)
- 企(58544)
- 企业(58544)
- 方法(52414)
- 数学(46011)
- 数学方法(45409)
- 中国(30404)
- 农(29665)
- 财(27077)
- 地方(25890)
- 业经(25291)
- 学(24424)
- 农业(20141)
- 贸(19901)
- 贸易(19889)
- 易(19264)
- 制(18533)
- 理论(18226)
- 和(17522)
- 环境(17177)
- 务(16941)
- 财务(16864)
- 财务管理(16826)
- 技术(16015)
- 企业财务(15910)
- 融(15559)
- 金融(15556)
- 机构
- 大学(379319)
- 学院(378360)
- 济(158062)
- 经济(154894)
- 管理(150328)
- 理学(131003)
- 理学院(129587)
- 管理学(127126)
- 研究(126534)
- 管理学院(126445)
- 中国(93783)
- 京(79122)
- 科学(77254)
- 财(69367)
- 所(61794)
- 中心(58273)
- 农(56946)
- 研究所(56418)
- 财经(56246)
- 业大(55154)
- 江(53401)
- 经(51312)
- 范(49871)
- 北京(49492)
- 师范(49419)
- 经济学(48404)
- 院(46386)
- 农业(44319)
- 经济学院(43329)
- 州(43211)
- 基金
- 项目(264027)
- 科学(208404)
- 研究(193266)
- 基金(192581)
- 家(167222)
- 国家(165888)
- 科学基金(143551)
- 社会(123095)
- 社会科(116694)
- 社会科学(116666)
- 省(102370)
- 基金项目(101852)
- 自然(93025)
- 自然科(90906)
- 自然科学(90886)
- 教育(89334)
- 自然科学基金(89217)
- 划(85972)
- 资助(79292)
- 编号(79113)
- 成果(62761)
- 重点(58956)
- 部(57955)
- 发(56187)
- 创(54677)
- 课题(53269)
- 创新(51032)
- 国家社会(50994)
- 科研(50690)
- 教育部(50386)
- 期刊
- 济(171592)
- 经济(171592)
- 研究(110896)
- 中国(69916)
- 学报(58054)
- 管理(55353)
- 科学(53916)
- 财(52885)
- 农(51275)
- 大学(44761)
- 学学(42068)
- 教育(40513)
- 农业(35815)
- 技术(34634)
- 融(29543)
- 金融(29543)
- 经济研究(28901)
- 业经(27478)
- 财经(27322)
- 经(23523)
- 问题(21410)
- 图书(20346)
- 技术经济(19093)
- 理论(18404)
- 业(18064)
- 统计(17882)
- 科技(17363)
- 商业(16931)
- 版(16862)
- 贸(16700)
共检索到55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晓文
本文通过对全国及31个省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结论:GDP、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等三个经济诱因指标对劳动争议的地区差异影响显著,总体呈现三层梯级特点。GDP对地区劳动争议数量的影响随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而降低;经济发达的地区,职工工资总额对劳动争议的影响也比较高,反之则下降;在全国范围内,平均工资对劳动争议影响程度最高,远高于对各省区的影响程度。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米 佟安琪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重点考察了工会组建率、工会会员人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单位数等工会化程度指标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经济增长等变量的条件下,工会化程度与劳动争议案件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工会化程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昆 胡晓雪 张又心
本文利用1999-2009年的西部地区区域经济面板数据,以个体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个体经济的基本情况,实证检验了个体经济活跃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个体经济越活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本文研究结果在个体经济发展是否有益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这一重要问题上提供了实证依据,在扭转地方政府对个体经济的偏见,加大对西部地区个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宏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因其产业链和分工较为简单等原因,相对来说并不易于形成空间集聚,因而,农业FDI的区位选择不存在集聚效应的影响。然而,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发现,农业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的特征,这种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利益,吸引了新进的农业FDI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因果循环的作用,农业FDI存量越大的地区,吸引的农业外资就会越多;而缺乏足够农业FDI存量的地区,就更加难以吸引农业外资的流入。集聚效应使得农业FDI地区分布的差距逐步扩大。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集聚效应 农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娟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率(ETR)的水平、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平均ETR在17%左右,主要分布在5%到25%的区间。上市公司规模对ETR没有显著性影响;盈利能力与ETR显著呈负相关;财务杠杆率与ETR的关系受ETR计算方法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尚不明确。固定资产密度、存货密度与ETR之间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说明非债务税盾的作用不明显;ETR年度效应在不同的ETR计算方法下结论截然不同,总体来看,2002年、2008年两次重大税收法规政策的调整确实对上市公司ETR有影响,但影响方向尚不明确。
关键词:
所得税 所得税负担 上市公司 面板数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伦轩 曹清峰
鉴于目前鲜见关于中国高校不同类型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高校R&D经费总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基础R&D、应用R&D以及试验与发展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梯次递减;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所有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中部地区只有高校应用R&D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的作用都不明显。因此,我国不同区域高校R&D活动的支出结构需要进行深层次调整以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R&D 支出结构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中度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以1999年前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这些公司1999-2009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产业集中度与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为正U型关系,即在集中度较低时,短期负债比例与产业集中度负相关,在集中度较高时,短期负债比例与产业集中度正相关,而且该结果是稳健的。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为了降低竞争对手的掠夺行为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会使用更少的短期债务,随着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由于政府的干预,竞争对手采取掠夺行为的概率会下降,公司的代理成本会显著上升,为了降低运营的代理成本,公司会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短期债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传国 王晓杰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经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变量结构为三次产业的结构,研究产业结构的变迁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1990—2009年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把我国省域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按不同类型地区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地区的产业产出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轨迹,为我国省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结构演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宗振利
文章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运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的"U形"演变趋势,特别是这一过程中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各种因素。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变动确实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动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使其处于"U形"曲线的左边下降段。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对外贸易以及FDI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有抑制作用,而劳均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出则存在显著的正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二元经济结构 剩余劳动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刘一颖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1999-2007年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高等教育劳动力(接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贡献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逐步显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 贡献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草原 王美花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本文揭示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在短期经济波动(包括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中的一般特征。研究显示,劳动收入份额在产出波动中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则呈现出"U型"变化轨迹。在控制了短期经济波动并考虑模型的动态性之后,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仅仅是一种短期"逆周期"现象,而并非伴随着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工资粘性"及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某些特殊因素使劳动报酬不能随着产出增长和价格变化而迅速调整,是短期经济波动能够显著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直接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伦轩 施晓路
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是高校R&D经费的两大主要来源,两种资金奉行不同的投资原则,导致它们的贡献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议题。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基于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高校R&D经费来源中的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的长期、短期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区域,基本上高校企业来源R&D经费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作用要大于政府来源R&D经费。但长期来看,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在东部地区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甚至超出了企业资金,这表明高校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曲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各省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考察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制度因素和技术差距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吸收能力综合变量对省际和国际R&D溢出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实证分析技术结构在吸收能力与R&D溢出交互效应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主要结论:(1)省际溢出、国际贸易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对外直接投资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2)吸收能力通过与不同渠道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对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产生不同影响;(3)地区技术结构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融合程度,而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在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丁建福
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并运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对近期三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集权取向的"以县为主"和"新机制"改革,还是分权取向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于缩小义务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均具有显著作用。考虑到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政府层级与学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距离,未来应更加注重分权取向改革,不断提升县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能力,同时根据各地财力状况与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实,相机采用集权取向的协同政策以增进分权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制度 城乡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坤望 冯冰
考虑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在影响机制上的差异性,本文重点探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增加在我国工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中所起的作用并区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控制了劳动收入占比与贸易的联立关系之后,本文发现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则表现出弱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是我国工业部门劳动要素分配地位弱化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于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劳动者性别工资差距——来自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对外开放与劳动报酬占比——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研究——基于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
农村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199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利益分配失衡框架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7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劳动者保护与政府行为——基于劳动争议的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