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0)
- 2023(6082)
- 2022(4910)
- 2021(4584)
- 2020(3587)
- 2019(8050)
- 2018(7985)
- 2017(13185)
- 2016(8272)
- 2015(9501)
- 2014(9747)
- 2013(8993)
- 2012(8897)
- 2011(8606)
- 2010(9200)
- 2009(8453)
- 2008(8128)
- 2007(7694)
- 2006(7438)
- 2005(7107)
- 学科
- 济(51612)
- 经济(51587)
- 教育(19684)
- 中国(17127)
- 管理(16564)
- 地方(14713)
- 学(13679)
- 方法(12568)
- 地方经济(11639)
- 业(10822)
- 理论(10599)
- 数学(10426)
- 数学方法(10327)
- 企(8632)
- 企业(8632)
- 业经(8572)
- 发(7991)
- 农(7000)
- 经济学(6869)
- 教学(6765)
- 发展(6443)
- 展(6320)
- 和(5955)
- 制(5940)
- 财(5906)
- 融(5856)
- 金融(5855)
- 环境(5775)
- 体(5472)
- 产业(5039)
- 机构
- 大学(130961)
- 学院(124095)
- 济(54084)
- 经济(52852)
- 研究(51529)
- 管理(35010)
- 中国(31311)
- 京(29047)
- 范(28907)
- 教育(28828)
- 师范(28815)
- 理学(28361)
- 理学院(27860)
- 科学(27807)
- 管理学(27323)
- 管理学院(27036)
- 所(26065)
- 财(24469)
- 师范大学(23779)
- 研究所(23303)
- 江(21453)
- 中心(20214)
- 北京(19811)
- 财经(19053)
- 经济学(18646)
- 院(17554)
- 经(17051)
- 州(16551)
- 经济学院(16284)
- 技术(14911)
- 基金
- 项目(66886)
- 研究(58690)
- 科学(53709)
- 基金(44420)
- 家(36745)
- 社会(36731)
- 国家(36268)
- 教育(35005)
- 社会科(34454)
- 社会科学(34445)
- 科学基金(29733)
- 省(26840)
- 编号(25532)
- 成果(25140)
- 划(24071)
- 课题(22114)
- 基金项目(21332)
- 年(18792)
- 资助(18060)
- 发(17274)
- 重点(16950)
- 部(16774)
- 规划(16497)
- 性(16008)
- 教育部(15489)
- 项目编号(15192)
- 发展(15145)
- 展(14876)
- 国家社会(14417)
- 自然(14292)
共检索到217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彩晨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不仅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也是经济论的。经济论是当代高等教育哲学的必要基础,从这一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有助于明晰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理论基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合理性 经济论 哲学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韦剑剑
建立在认识论或政治论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哲学主导了现行高等教育活动,阻碍了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马克思实践生存论哲学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人学基础。在实践生存论哲学视野中,高等教育本质是人类再生产及人类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师生幸福而快乐的共在交往方式与意义"领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自我"筹划"与"超越"个体生命,实现社会角色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保证社会和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王晨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认识论哲学基础和政治论哲学基础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种主要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认识论哲学基础的历史溯源 ,主要代表人物及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应答的探讨 ,揭示其内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及对现时社会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杰
高等教育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理念、使命、目的、价值以及功能等基本问题的一般性思考,是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在简要分析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是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共同基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大学的自组织性和大学生的自我生成性为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提供了现实可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政治论 认识论 人本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红霞
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扩展,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也在不断拓展,强调高等教育“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认识论哲学,与强调“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政治论哲学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强调高等教育为“消费者服务”的资本论哲学给出了市场导向高等教育实践存在的理由。认识论、政治论和资本论哲学从不同侧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为例,说明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哲学基础 拓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之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 哲学基础 科学哲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会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这种选择的倾向和价值表现就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不同时期、不同高等教育哲学流派主要呈现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这三类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随社会发展进步而有所变化,并有不同的侧重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价值取向 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在我国教育学界影响较大,为有效融合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三重视界,其前提应该厘清大学治理、高等学问、自治与问责等核心概念,界定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内涵,处理好学术自治与大学治理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进而才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高等教育哲学,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和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检云 张雄艳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切实增强协同育人自觉,需要正确的高等教育哲学支撑。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政治论为方向,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自觉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
关键词:
各类课程 思政课 协同育人 高等教育哲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荫稚
一、恩格斯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论述——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惯超
本文对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和价格决定进行了思辨,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二者构成了有用物品价格变动的基础。从短期来看,使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价格,此为短期价格决定机制;从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价格决定机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是以上短期价格决定和长期价格决定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论述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二是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前者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存在。
关键词:
使用价值 有用物品 价格决定 经济哲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斌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国内在引进介绍这些新学说时多只重内容的简单评价而忽视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介绍该理论对原理论的突破、发展及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整体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有深入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杰 李金静
现代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是新自然法,新自然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使倡导“科学主义”的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能够在现代契约理论中继续成功运用,而新自然法哲学主张的实质正义、限制契约自由和诚信、缔约过失责任原则则给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注入醇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呈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现代契约理论 法哲学基础 经济学方法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方展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