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6)
2023(7598)
2022(6426)
2021(5724)
2020(4726)
2019(10705)
2018(10521)
2017(20670)
2016(11143)
2015(12372)
2014(12564)
2013(12435)
2012(12112)
2011(11103)
2010(11919)
2009(11061)
2008(11126)
2007(10278)
2006(9619)
2005(9020)
作者
(32301)
(26982)
(26928)
(25854)
(17706)
(12803)
(12186)
(10347)
(10240)
(10075)
(9517)
(8985)
(8835)
(8782)
(8764)
(8312)
(8088)
(7852)
(7624)
(7584)
(7045)
(6599)
(6565)
(6254)
(6202)
(6155)
(5922)
(5789)
(5405)
(5257)
学科
(68926)
经济(68884)
管理(36967)
(34210)
(29232)
企业(29232)
方法(19175)
地方(18667)
数学(16527)
数学方法(16344)
(15412)
中国(15312)
(13707)
地方经济(13162)
业经(12944)
(12166)
(11882)
(11352)
(9598)
(9580)
银行(9576)
财务(9570)
财务管理(9554)
(9188)
农业(9167)
(9144)
金融(9144)
企业财务(9073)
(8963)
贸易(8954)
机构
学院(169187)
大学(166881)
(83743)
经济(82081)
管理(63162)
研究(62648)
理学(52749)
理学院(52166)
管理学(51505)
管理学院(51149)
中国(49025)
(39426)
(35003)
科学(33064)
(31386)
财经(30055)
研究所(27719)
中心(27545)
(27508)
(27016)
经济学(26452)
经济学院(23295)
北京(22654)
(22334)
(22175)
财经大学(21852)
(21438)
(21330)
师范(21310)
业大(19088)
基金
项目(98051)
科学(78110)
研究(75166)
基金(71472)
(60457)
国家(59927)
科学基金(51630)
社会(49925)
社会科(47382)
社会科学(47370)
(37459)
基金项目(36005)
教育(33758)
自然(30945)
(30889)
资助(30400)
自然科(30196)
自然科学(30190)
编号(29957)
自然科学基金(29657)
成果(26004)
(23057)
(22320)
重点(22174)
课题(21798)
国家社会(20493)
(20285)
教育部(19663)
发展(19657)
(19585)
期刊
(107409)
经济(107409)
研究(59741)
中国(34329)
(31505)
管理(27678)
(20982)
金融(20982)
(20895)
科学(20328)
学报(19238)
经济研究(18132)
财经(16224)
大学(15663)
教育(15406)
技术(15206)
业经(14886)
学学(14865)
(14146)
农业(13739)
问题(13264)
(11197)
国际(10383)
技术经济(10279)
世界(9941)
现代(8844)
经济管理(8723)
统计(8714)
经济问题(8431)
改革(8367)
共检索到280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琪  
2009年1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经过一季度的触底,微观经济回升趋势愈益明朗,经济发展结构趋向改善。同时,近期经济发展面临外贸出口增长前景不明、消费持续增长后劲不足、民间资本投资体制不活、物价基本稳定基础不牢、结构转型升级动力不强等问题。在经济基本触底后,政府宏观调控工作应着力解决这些新问题,力促经济持续回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危机后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经济、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从货币、信用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其方式与方法决定于经济、金融体制,并且辩证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当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及时转换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是进一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策略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因素会逐步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尤宪  唐杰  
当前宏观调控出现的新特点,给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不能适应新形势,努力提升信贷核心竞争力,就无法推进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本文拟从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入手,探讨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建锋   王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策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经济的“双轨制”特征,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珏  钟夫  
本文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诸种特性,揭示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同时,将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管理作了严格区别,并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内在关系作了论述。在对典型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的起始模式是市场调节优先这一见解,并对我国宏观调控发展的逻辑序列作了构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宇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转变,货币政策由大规模刺激转为微刺激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更加灵活;财政政策的主基调转变为减轻企业税负,增加民生支出,完善社保体系;产业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重组过剩产业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继续扩大开放,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发起设立国际金融机构,推动自贸区建设,从产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产业输出与产品输出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国际经济合作,带动各国经济共同繁荣。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出新特点: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政策将是连续和稳健的,不再大起大落;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