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4)
- 2023(9204)
- 2022(7667)
- 2021(6760)
- 2020(5443)
- 2019(12127)
- 2018(11963)
- 2017(22444)
- 2016(11974)
- 2015(13434)
- 2014(13514)
- 2013(13723)
- 2012(13511)
- 2011(12723)
- 2010(13052)
- 2009(12206)
- 2008(11801)
- 2007(10816)
- 2006(10307)
- 2005(9816)
- 学科
- 济(76196)
- 经济(76059)
- 管理(29382)
- 业(27409)
- 地方(24108)
- 中国(21785)
- 企(19702)
- 企业(19702)
- 方法(19530)
- 农(17121)
- 数学(16725)
- 数学方法(16597)
- 地方经济(15410)
- 业经(15331)
- 学(14781)
- 农业(11769)
- 发(11589)
- 融(11538)
- 金融(11538)
- 制(11272)
- 银(10772)
- 银行(10742)
- 行(10584)
- 财(10349)
- 环境(10220)
- 贸(10001)
- 贸易(9990)
- 易(9500)
- 和(8766)
- 产业(8522)
- 机构
- 学院(184681)
- 大学(184039)
- 济(86328)
- 经济(84561)
- 研究(77264)
- 管理(61811)
- 中国(58184)
- 理学(50920)
- 理学院(50185)
- 管理学(49344)
- 管理学院(49009)
- 科学(46160)
- 京(41349)
- 所(41202)
- 财(37810)
- 研究所(36939)
- 农(34415)
- 中心(33065)
- 江(30474)
- 财经(28551)
- 经济学(27679)
- 院(27595)
- 北京(27332)
- 农业(26745)
- 范(26173)
- 业大(26073)
- 师范(25840)
- 经(25702)
- 省(24780)
- 经济学院(24403)
- 基金
- 项目(112352)
- 科学(87171)
- 研究(81740)
- 基金(79252)
- 家(70206)
- 国家(69570)
- 科学基金(57407)
- 社会(52995)
- 社会科(50064)
- 社会科学(50052)
- 省(44695)
- 基金项目(40390)
- 划(37611)
- 教育(36070)
- 自然(34962)
- 自然科(34064)
- 自然科学(34051)
- 自然科学基金(33441)
- 资助(33345)
- 发(31665)
- 编号(31598)
- 成果(27088)
- 重点(26342)
- 发展(25618)
- 展(25192)
- 课题(24371)
- 部(24127)
- 创(22575)
- 国家社会(22114)
- 创新(21284)
- 期刊
- 济(113493)
- 经济(113493)
- 研究(65345)
- 中国(46708)
- 农(33604)
- 学报(30394)
- 科学(28103)
- 财(27207)
- 管理(27016)
- 农业(22956)
- 大学(22797)
- 融(21562)
- 金融(21562)
- 学学(21501)
- 教育(21266)
- 经济研究(19260)
- 业经(17200)
- 技术(16875)
- 财经(15371)
- 问题(14265)
- 经(13490)
- 业(11903)
- 世界(11365)
- 贸(10994)
- 技术经济(10685)
- 国际(10356)
- 经济问题(9228)
- 商业(9009)
- 经济管理(8990)
- 改革(8748)
共检索到314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长期以来,以GDP和资本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缺失。目前,诸多学者对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仍然无法摆脱物本主义的影响,尚未能对在经济运行中人的地位作出正确解答。文章认为,在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经济要为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发展,即经济发展应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起点,其发展过程应与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经济发展的目的要使人的生存和发展获得可靠保障,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
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文章认为,城市公共建设是一项关乎民生的事业,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公共建设设施事故频发已经是城市最伤不起的事。城市公共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决定城市公共建设水平,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保障的认识是城市公共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公共建设水平的决定不以计划当时的经济水平为依据,要以城市公共建设项目的安全使用年限为依据。城市公共建设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情,要在现实生产、生活过程中落实城市公共建设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城市公共建设必须是长寿、耐用以及长久安全的产品,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羽新 韦国友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
关键词:
改善民生 人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共同实施了社会生产和分配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宏观的、有限性的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内容包括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生产安全保障、社会公共事业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障、特定群体和特定社会成员个体特别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落实重点是要: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确立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在社会
关键词:
人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文章认为,因商品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而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并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出发点。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中备受争议的生物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文章认为,转基因生物产业应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发展方向,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置于首位;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技术研发上,优先重点研发和应用"非转基因"的生物技术品种,谨慎推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商业化,商业化品种应以自主研发品种为主;完善立法、监测、应急体系,最大程度降低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协调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获取途径需要获得制度性保障。国家必须调整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以及各种生产关系,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理想信念与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思想的一致性对人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是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建构和践行使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得到基本、同等保障的制度。
关键词:
人生存和发展 制度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家庭对女性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必须从经济学高度加以认识,使之能够正确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更好地把家庭问题及女性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结合起来。家庭对女性生存和发展保障包括对女性劳动力和劳动力使用的保障、在女性劳动者基本生活和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对女性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保障等内容。对女性而言,家庭对女性的基本作用是其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女性的潜力和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女性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家庭中得到充分保障。
关键词:
家庭 女性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作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最重要内容的家庭保障,必须被经济学关注并纳入经济学理论,由经济学进行理论解释,使之能够正确地指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同时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劳动力及劳动力使用保障、个人衣食住行保障、个人身心健康保障、个人事业基础保障、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对于家庭保障而言,最根本的是要保障社会成员能够就业和有经济收入。要确保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
关键词:
人的生存和发展 家庭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顺顺 张伟
家庭保障作为人生存发展保障最重要的内容,就其实现形式而言,最基础的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家庭保障性劳动付出,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基础保障";最根本的是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能够就业并获得劳动报酬,它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根本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当前,女性对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面临"两种保障"严重失衡的现象,要实现女性对人生存发展家庭保障的内在平衡,女性个体要做"能动的人",实现职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平衡;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平衡女性就业与"家庭保障"的制度体系;将人生存发展保障
关键词:
家庭基础保障 家庭根本保障 内在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顺顺 张伟
家庭保障作为人生存发展保障最重要的内容,就其实现形式而言,最基础的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家庭保障性劳动付出,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基础保障";最根本的是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能够就业并获得劳动报酬,它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根本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当前,女性对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面临"两种保障"严重失衡的现象,要实现女性对人生存发展家庭保障的内在平衡,女性个体要做"能动的人",实现职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平衡;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平衡女性就业与"家庭保障"的制度体系;将人生存发展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予以落实。
关键词:
家庭基础保障 家庭根本保障 内在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彬
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保证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公平缺失、就业方向与人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在经济发展中的非科学定位以及与之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文章认为,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重点是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扩大大学生就业机会和空间;完善就业机会平等的保障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均等性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健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机制体制,提升其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政武
解决好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传统城镇化出现"城市病"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让位。就业的实现和水平的提高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是根本性的、全面性的和可持续性的,推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点。文章认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植入和强化人的发展权理念;培育和扶持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功能完善,创新农民主导的就地转移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资源分配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居民发展权的公平性与均衡性;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