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3)
- 2023(10098)
- 2022(8709)
- 2021(7722)
- 2020(6794)
- 2019(15430)
- 2018(15062)
- 2017(29875)
- 2016(16028)
- 2015(18540)
- 2014(18852)
- 2013(19018)
- 2012(18102)
- 2011(16718)
- 2010(16955)
- 2009(16129)
- 2008(15753)
- 2007(14418)
- 2006(12744)
- 2005(11623)
- 学科
- 济(97038)
- 经济(96959)
- 管理(46944)
- 业(45526)
- 方法(42084)
- 数学(38174)
- 数学方法(37935)
- 企(34947)
- 企业(34947)
- 中国(20809)
- 农(20787)
- 地方(20470)
- 财(19108)
- 学(17383)
- 业经(16373)
- 农业(14623)
- 贸(14101)
- 贸易(14095)
- 地方经济(13591)
- 易(13578)
- 制(13451)
- 融(12005)
- 金融(12003)
- 环境(11989)
- 务(11729)
- 财务(11706)
- 财务管理(11672)
- 和(11424)
- 银(11360)
- 银行(11334)
- 机构
- 大学(254462)
- 学院(252295)
- 济(120029)
- 经济(117874)
- 管理(96166)
- 研究(88017)
- 理学(82836)
- 理学院(81955)
- 管理学(80736)
- 管理学院(80273)
- 中国(66428)
- 京(52715)
- 财(51958)
- 科学(51477)
- 所(45188)
- 农(42281)
- 财经(42246)
- 研究所(40913)
- 中心(40042)
- 经济学(39637)
- 经(38341)
- 江(37784)
- 业大(36654)
- 经济学院(35729)
- 北京(33380)
- 农业(33356)
- 财经大学(31321)
- 院(30619)
- 范(30569)
- 师范(30236)
- 基金
- 项目(163099)
- 科学(128848)
- 基金(120952)
- 研究(116486)
- 家(105304)
- 国家(104497)
- 科学基金(89418)
- 社会(77355)
- 社会科(73536)
- 社会科学(73516)
- 基金项目(63182)
- 省(61994)
- 自然(56749)
- 自然科(55468)
- 自然科学(55451)
- 自然科学基金(54518)
- 教育(53393)
- 划(52335)
- 资助(51425)
- 编号(45100)
- 部(37491)
- 重点(36887)
- 成果(36374)
- 发(35776)
- 国家社会(33083)
- 创(33054)
- 教育部(32487)
- 科研(31370)
- 人文(31248)
- 创新(31128)
- 期刊
- 济(132788)
- 经济(132788)
- 研究(75477)
- 中国(45898)
- 财(40568)
- 学报(38918)
- 农(37144)
- 科学(35523)
- 管理(34769)
- 大学(29515)
- 学学(28163)
- 农业(24818)
- 融(23563)
- 金融(23563)
- 技术(23019)
- 经济研究(22728)
- 财经(22724)
- 经(19637)
- 业经(18557)
- 教育(17586)
- 问题(17582)
- 技术经济(15695)
- 统计(14862)
- 贸(14098)
- 业(13398)
- 策(12834)
- 世界(12682)
- 商业(12000)
- 理论(11881)
- 决策(11870)
共检索到37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军 高洪满
本文运用DEA评价方法以评价经济衰退前(1997-2007年期间)G7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系统生产率(效率)。研究发现:(1)1997-2007年期间G7发达国家劳动力系统生产率(效率)下降造成了经济衰退。(2)G7发达国家按大洲编组的劳动力系统生产率(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较有效率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文章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1)未来可进一步创新DEA模型以分析各国劳动力系统生产率(效率);(2)经济衰退中的G7各国应高度关注国家劳动力系统生产率(效率)的研究,加强国际比较和学习。
关键词:
劳动力系统 生产率 发达国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庆龙
本文基于欧盟15国1990—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衰退与政府债务总额、进出口、失业率、薪资总额以及房价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欧盟15国在经济衰退阶段的平均振幅和累积损失分别为3.38%和5.28%,平均波长约为4个季度;(2)欧洲在2002、2008和2011年分别发生了大范围的经济同步衰退现象,政府债务和房价也随之同步变动;(3)出口、薪资总额和房价与经济衰退存在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经济衰退 欧盟15国 房价 失业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永福
本文采用事件窗口分析方法,研究美国近7次经济衰退与主要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的关系。发现美国经济衰退的国际相关性是动态变化的,其中1973年、1980年和2001年是国际相关性最高的3次衰退;新一轮经济周期当中东亚四小龙金融变量与美国高度相关,超过了实体经济变量与美国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衰退的领先、滞后关系。
关键词:
经济衰退 “脱钩” 国际相关性 事件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一、1993年:最坏纪录迭出的一年在1993年里,日本经济接二连三地爆出令人震惊的战后最新纪录.纪录之一,企业的设备投资额连续三年低于上一年.纪录之二,企业业绩恶化,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统计显示,企业收益比1990年度减少30%以上.纪录之三,金融机构的死账,坏账已达40亿日元,这在国际金融界也属罕见.纪录之四,消费萎缩,全国百货店营业额连续21个月下跌.纪录之五,日元与美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00.4日元的新高点.然而,最大的纪录可能莫过于经济衰退的时间长度.本次经济衰退已进入第34个月,这不仅大大超过战后平均15个月的衰退期,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极有可能超过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创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国安 宫淑玫
自2000年中期以来,美国经济急速滑坡,到2001年3月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阶段。文章认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股市泡沫破裂、利率调整、“9·11”事件。美国经济的好转则与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分不开。从美国经济中,文章得出了增强消费者信心是关键、实行结构性减税是当务之急等五个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新经济 税收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英伦言
美国与英国在1990年下半年先后步入经济衰退,到目前已有两年,仍未出现强劲的复苏。两国的经济衰退存在着一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1.两国经济衰退的起因基本相同。由于80年代初开始的金融放松管制和较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贷款过度扩张,企业和个人负债过多,地产与股票价格过高,为了抑制通货膨胀,80年代末两国的中央银行均采取超过18个月的高利率政策,导致地产价格下降,个人名义财富减少,因而减少消费与商品需求。同时以地产业为贷款对象或为贷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左凯 魏景赋
20世纪 90年代是日本自战后以来经济最为低迷的时期 ,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失去的十年”仍在延伸。那么 ,衰退的原因何在 ?出路何在 ?本文拟从日本经济衰退的表象出发 ,深入分析其在制度选择、结构变迁和金融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平成萧条原因 内外部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伦
英国全力打造绿色经济以金融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英国经济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就像互联网技术曾经让美国经济受益良多,目前的英国也希望绿色经济能成为英国经济走出泥潭、恢复发展的强大助推力。从首相布朗到多位内阁高官,半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反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天民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扬
世界经济综合实力前两名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同时出现经济不景气,然而刚刚进入新世纪这两个国家就都进入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考察美、日两国经济衰退的原困和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宗建亮
本文利用协整、VAR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在1980—2006年度经济数据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以G7为代表的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如何通过对中国的FDI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结果表明,中国FDI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存有相关性;世界大国经济的波动是中国FDI和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FDI的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中国FDI方差分解中由中国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远高于世界大国经济因素的解释成分,在G7和中国GDP方差分解中,由对方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在日益加深。
关键词:
经济波动 FDI 协整 VA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颜蒙
把握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的动态转化规律对于预测经济衰退走势和合理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1961年—2013年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美、日、英三国共同的经济衰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先导因素;其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和巴西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变动趋势开始显现,由此导致的共同衰退将直接转换为世界经济衰退;最后,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的局部经济衰退将通过发达国家和三个较大发展中国家间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此外,东亚和拉美的经济衰退之间无明显转换关系。
关键词:
局部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衰退 转换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姜诚
文章以1990年以来的近200次货币危机为样本,对货币危机后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前的经常账户状况、外债余额占GDP比例、国际流动性指标等经济变量以及危机后的汇率制度都不会显著影响到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另外,危机后的经济衰退与危机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抛售外汇储备、是否采取汇率贬值都没有明显关系。但是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危机前的失业率和汇率制度以及危机中是否提高利率等因素对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货币危机 经济衰退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发展形势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经济衰退的视角,综合考察美国经济的整体状况。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问题逐渐凸显,经济衰退预期日趋强化。前两季度GDP环比连续负增长,“技术性”衰退已确认。但按照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官方判定标准,由于部分指标表现依旧良好,美国经济当前还未陷入实质性衰退。然而,基于历史经验,“技术性”衰退与实质性衰退都是相伴发生的。从近期美债收益率倒挂、企业利润萎缩等前瞻性指标看,当前美国经济向全面衰退转化的风险正持续累积。研判美国经济未来发展走势,考虑到某些关键环节存在链条传导的部分滞后,未来失业率明显抬升以及房价快速回落或为美国经济实质性衰退的关键节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涛
本文分别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变资本利用率模型和投资调整成本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进行BCA分解(Business CyCle ACCounting),并得到一个较为稳健的结果:在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各种冲击传播机制中,那些能够产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经济波动机制相对更加重要;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反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包括政策冲击在内的各种经济冲击通过作用于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波动效果。这些发现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