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2)
2023(3885)
2022(3278)
2021(2762)
2020(2283)
2019(5026)
2018(4910)
2017(9592)
2016(4773)
2015(5368)
2014(5348)
2013(5456)
2012(5384)
2011(5241)
2010(5451)
2009(5219)
2008(4784)
2007(4402)
2006(4262)
2005(4013)
作者
(14705)
(12591)
(12582)
(11987)
(8081)
(5795)
(5548)
(4810)
(4754)
(4492)
(4387)
(4204)
(4000)
(3980)
(3870)
(3846)
(3692)
(3578)
(3568)
(3292)
(3178)
(2998)
(2981)
(2937)
(2861)
(2843)
(2621)
(2506)
(2408)
(2404)
学科
(49334)
经济(49302)
管理(15313)
地方(14052)
方法(12943)
数学(11504)
数学方法(11476)
地方经济(11351)
(10751)
(8661)
企业(8661)
中国(7662)
业经(7583)
(7382)
经济学(6149)
(6014)
环境(5499)
(4947)
(4816)
金融(4815)
(4811)
(4647)
产业(4640)
(4533)
(4499)
农业(4404)
资源(4268)
总论(4107)
(4010)
银行(4010)
机构
大学(82772)
学院(82456)
(48868)
经济(48172)
管理(31576)
研究(30956)
理学(27147)
理学院(26853)
管理学(26575)
管理学院(26413)
中国(23103)
(19277)
经济学(16607)
(16268)
财经(15608)
科学(15497)
(15111)
经济学院(14544)
(14082)
研究所(13474)
中心(13055)
(12134)
财经大学(11390)
(10457)
北京(10333)
(10046)
师范(9988)
社会(9566)
科学院(9518)
(9434)
基金
项目(49107)
科学(40187)
基金(37940)
研究(36406)
(32095)
国家(31860)
科学基金(28074)
社会(27099)
社会科(25755)
社会科学(25749)
基金项目(19786)
(17771)
自然(16290)
自然科(15938)
自然科学(15935)
教育(15836)
自然科学基金(15667)
资助(15468)
(14418)
编号(13332)
(12088)
经济(11988)
国家社会(11947)
(11707)
(11389)
成果(10787)
重点(10753)
人文(10474)
教育部(10388)
发展(10217)
期刊
(62072)
经济(62072)
研究(29652)
(14203)
中国(13938)
管理(13567)
经济研究(11278)
科学(9947)
财经(9286)
学报(8849)
(8462)
(8208)
(8063)
金融(8063)
问题(7652)
业经(7483)
大学(7359)
技术(7342)
学学(7216)
技术经济(6460)
世界(5546)
农业(5468)
统计(5397)
(5237)
经济问题(5040)
经济管理(4777)
经济学(4730)
商业(4635)
国际(4610)
(4607)
共检索到131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阿马蒂亚·森  聂元昆  
一、两个源泉 事实上,可以证明,经济学曾经有过两个颇为不同的源泉,这两个源泉都以颇为不同的方式与政治学有关。一个源泉涉及到“伦理学”,另一个源泉涉及到可以称之为“工程学”的内容。涉及伦理学的传统最起码可以回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克伦理学》的开卷,亚里士多德就把经济学的主题与人类的目标联系起来,特指它对财富的关注。经济学最终与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有关,这一观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荣有  
对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是实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目的的思想保证。人的对象化活动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得经济活动同时具有道德属性,并可以对之进行道德评价。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和经济行为作道德性质的评判必须坚持道德历史主义的评价方法。对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应具有社会主义功利意识,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注意经济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的统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大新  
一、"经济人"的涵义随着西欧商业社会的兴起,经济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如今,经济学的一些专门术语为社会科学各领域所广泛使用。"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概念之一。不过,概念的广泛使用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它的真正理解。直到现在,将"经济人"等同于"自私自利之人"的看法仍然存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忱  宋亚非  
试论商业道德流变与经济行为失范●刘国忱宋亚非商业道德流变与经济行为失范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呈现出极强的互动性特征。一方面,受商业道德流变的裹挟和冲击,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恶意拖欠、损人利已、坑害消费者利益等公害性失范不同程度地在经济活动中出现。另一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逸新  栾贻信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深度融合的结果,它的出现既体现了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也蕴涵着社会伦理演变中的道德必然性和内在的合道德性价值依据。循环经济的道德特性从根本上说是对自然生态的终极关怀和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伦理是伦理观念和伦理实践的统一,它既是一个伦理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自我规范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戎军  
在实际生活中,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但由于领导无方,经营不善,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致使众多工人下岗,他(们)的行为究竟是否道德?本文通过对企业行为本身的经济道德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评价企业行为是否道德的核心是效率。企业经济行为遵守道德规范是有道德成本的。至于公平则是企业经济道德与社会道德联系融合的纽带桥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对商业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学分析王小龙(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710069)本文是我在荷兰蒂尔堡大学学习期间的独立研究成果。在文章的写作期间,我的导师LexMeiJdam教授给予了许多启发和修改建议,在此深表感谢。但是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将由我负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珍  
对于合作的分析,现代经济学是以"经济人"假说作为分析前提的。这种分析在解释合作最重要的特征——互惠利他所包含的有意识的利他行为时存在着"贫困性"。虽然在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下,"经济人"也会促进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但这种利他行为是无意识的。在"经济人"假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德人"假说可以对合作行为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尤其是对于"囚犯困境"的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德  罗来武  
本文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基本方法 ,对道德这一制度形态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以社会群体的合作效率为评价标准 ,定义了道德的进步与道德的退步 ;通过道德函数的分析 ,明确了个体的道德自律能力与个体的道德行为之间、个体的道德行为与群体的道德风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道德变迁的基本机制 ,阐明了在发展中社会加快道德适应性变迁的主要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扶摇  
康德的哲学所解决的是自由问题、人的问题。他以形而上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指出人的认知受必然性的限制,不可认识自在之物、但在道德实践领域却是自由的。为解决当下市场经济中面临的道德与自由受限的问题,需要重新回溯康德的哲学思想,考察经济行为与道德自由的关系,探究道德与自由在市场中的本质,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启示和新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庄康义  
情感才能的提出 近年来,在究竟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日后能否成材这个问题上,以往一直被人们信为神明的智力决定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发现,那些在学校中最为聪明的学生,日后并非最为有成就。我们也常见,在面临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时,有的人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另一些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车洪波  
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初踏现代化征程,却被愈演愈烈的腐败、堕落、欺诈、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困扰,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经济发展必须要以道德沦丧、人的本质异化作为代价吗?如若这样,发展经济的人文意义何在?如若否定,又怎样解释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发展、道德倒退的逆向效应?解开这些迷团般的悖论,无疑对我们认识当前的问题,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德  
关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文献,但这些文献主要是对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伦理的评价,而并不是研究伦理价值本身。作者认为,既然道德是制度的构件,那么,对道德行为就应该如对待制度一样,作出经济分析,把“道德”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并提出了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构成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无形的共用物品。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道德的行为规范,使一部分社会制度的成本私人化,并通过自觉地形成合作而提高制度运作的绩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景庆虹  
市场经济与道德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各种观点林林总总,其相异和对立程度令人瞠目。有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提高,是为"爬坡论"。有的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追求最大经济利益,"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就必然成为人们的道德尺度。因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卖身求富等一系列丑恶现象接踵而来,道德出现了大倒退。疾呼道德堕落了,道德在哭泣,救救道德,是为"滑坡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丁丁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汪丁丁引言长期以来,大约是从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忽略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许多年以前,哈耶克强烈地批评凯恩斯的“就长期而言我们都会死去”是典型的“非道德主义者”的言论(凯恩斯声称自己是非道德主义者),是对未来不负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