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6)
- 2023(9239)
- 2022(7685)
- 2021(7035)
- 2020(5753)
- 2019(12937)
- 2018(12311)
- 2017(24463)
- 2016(12440)
- 2015(14195)
- 2014(14008)
- 2013(13964)
- 2012(13337)
- 2011(12211)
- 2010(12357)
- 2009(11898)
- 2008(10709)
- 2007(9613)
- 2006(9112)
- 2005(8641)
- 学科
- 济(72934)
- 经济(72885)
- 银(33350)
- 银行(33205)
- 业(32726)
- 管理(32700)
- 行(31680)
- 融(29797)
- 金融(29795)
- 企(27559)
- 企业(27559)
- 制(23334)
- 地方(23070)
- 中国(22784)
- 方法(21596)
- 数学(19319)
- 数学方法(19205)
- 财(15125)
- 业经(14700)
- 体(13626)
- 农(13626)
- 地方经济(13498)
- 度(11925)
- 制度(11921)
- 中国金融(11801)
- 业务(11774)
- 体制(11035)
- 学(10962)
- 银行制(10202)
- 农业(10037)
- 机构
- 学院(174592)
- 大学(173520)
- 济(85542)
- 经济(83782)
- 管理(63276)
- 研究(62027)
- 中国(61404)
- 理学(52383)
- 理学院(51763)
- 管理学(51155)
- 管理学院(50807)
- 财(40533)
- 京(36230)
- 科学(32706)
- 银(31638)
- 财经(31443)
- 中心(31199)
- 银行(30448)
- 所(30178)
- 经济学(28848)
- 行(28403)
- 经(28328)
- 江(28132)
- 研究所(26873)
- 经济学院(25710)
- 农(24501)
- 融(24445)
- 金融(24028)
- 州(23406)
- 财经大学(23330)
- 基金
- 项目(105980)
- 科学(83414)
- 研究(80888)
- 基金(77057)
- 家(64933)
- 国家(64351)
- 科学基金(55771)
- 社会(53810)
- 社会科(51208)
- 社会科学(51197)
- 省(41334)
- 基金项目(40453)
- 教育(35417)
- 划(33613)
- 自然(32943)
- 编号(32217)
- 自然科(32119)
- 自然科学(32115)
- 资助(31659)
- 自然科学基金(31535)
- 成果(26298)
- 发(25013)
- 重点(23905)
- 部(23201)
- 课题(22656)
- 国家社会(22605)
- 创(22228)
- 发展(21167)
- 性(21132)
- 展(20871)
共检索到298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文魁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经济萧条,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本文通过分析指出,经济萧条期反而是银行并购的最佳时期。通过选取在日本经济萧条的严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并购成长历程进行分析,引入营销学中的SWOT模型来分析其并购战略目标的选取,运用"股权收益率"模型分析其并购整合绩效,试图为处于经济萧条期的银行找出一条成长的道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成峰
金融新巨人:东京三菱银行──透视东京、三菱两大银行合并事件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成峰今年3月28日下午2时左右,在东京股票市场上刮起了一阵股价暴涨旋风。由于新闻媒介抢先报导了东京、三菱两大银行将要实行对等合并的消息,使得当天的日经平均股价上涨了585日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转型发展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与此不谋而合,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集团之一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下称,MUFG)也宣布在2021财年推出MUFG Way,作为所有活动的行动指南;MUFG的存在意义也被定义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包括客户与雇员、环境与社会、股东与投资者等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克服挑战,进入可持续的未来和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新的行动指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欧阳延军
1998年,日本的经济成长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民间设备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显著恶化。民间设备投资出现自1995年以来的负增长。同时,今年4月的完全失业率达到4.1%,为二次大战后的最高水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恶化的速度:今年第1季度的实际民间设备投资比去年减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关键词:
萧条经济学 有效市场假定 新古典经济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东银
日本信托银行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不良债权迅速增加,打消呆帐的负担加重,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维持生存十分困难。为此,日本信托银行的董事长和社长引咎辞职。三菱银行着手对经营陷入困境的日本信托银行进行全面支援。目前,三菱银行已确立了更新日本信托银行上层管理人员阵容,派遣三菱银行的专务董事任社长,并计划今年秋季前后以削减人员为中心进行整顿的方针。为了对日本信托银行进行全面支援,三菱银行还在研究采取以低利息存款来弥补收益和以认购增资将对其持股比重增加到50%以上作为子公司来管理等措施,准备在大藏省对日本信托银行的检查有了定论的5月份作出最后的决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留彦 隋福民
本文重新解释了1930年代早期美国的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根据商品本位下的自由银行模式来理解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认为自由银行制度保证了中国充裕的货币供给,由此避免了国际经济衰退向国内蔓延。本文认为,这一解释在美国白银收购政策之前是成立的,然而白银收购政策导致了中国白银流出以及汇率升值,引起了中国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这一时期的中国货币史为大萧条原因的研究提供了"自然试验场",它进一步验证了货币因素在导致大萧条加深和蔓延过程中的作用,这为当前货币当局应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提供了经验教训,也提示我们本币快速升值导致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白银收购法案 大萧条 法币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璐瑶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由于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同于其他国家,直到1934年6月才发生金融恐慌。为了摆脱金融恐慌,政府1935年6月进行了币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为此放弃了外汇管制。这场特殊的历史经历表明: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很可能会对一国经济和金融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内部金融体系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和政府不适当的经济政策也会对一国的经济和金融造成严重的冲击。在今天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仍需以史为鉴,在资本管制上采取适当措施以防范国际资本流入和金融系统监管不善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金融恐慌 币制改革 资本管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德宝
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的特点及影响张德宝1995年3月28日,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宣布了两行合并方案,它们定于1996年4月1日组建成"东京三菱银行"。日本第三大银行三菱银行与日本第一大银行东京银行合并后,将成为拥有72.7万亿日元的资产、50万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存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日本经济从1991年第二季度起开始滑坡,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因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被称之为“泡沫经济崩溃萧条”,或称之为“平成萧条”。这是战后日本发生的第11次经济危机,也是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后的第一次危机。具体表现为:企业活动停滞;个人消费不振,住宅投资减少;泡沫经济崩溃;金融危机严重。本文从日本经济的内部因素和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造成这次经济萧条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执中
1991年4月到1993年10月,日本经历了一次周期性经济衰退。其最主要原因,应从日本生产要素的特点、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高科技发展状况、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的差距等因素中寻找。具体是由下述因素造成的:经济的周期性、长期的城市房地产价居高不下、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洞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传战
俄罗斯金融业在经济持续萧条中出现新变化田传战1996年,俄罗斯经济发展仍在继续恶化,但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外资外贸得到较快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业为稳定宏观金融环境和促进向生产领域的投资而采取了新措施,出现了新变化。一、金融市场趋向稳定1996...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山 杨朝军 谢盐
经济资本最早源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估的需要,随着其内涵和功能的不断被发掘,以及当前金融服务提供的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资本框架也广泛地用于金融服务集团的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金融服务集团采用经济资本的特殊动因,改善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然后阐述具体实施办法与时间期限和结构组成的两个难点。最后,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资本 金融服务集团 风险汇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贾佑龙
简述日本三菱银行历史上一次没有实现的合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贾佑龙1995年3月28日,世界上第六大银行三菱银行若井行长与第十大银行东京银行高垣行长向新闻界宣布两个银行将以对等的方式合并.名为“东京三菱银行”。这个即将诞生的世界第一大银行在日本乃至全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为特殊利益集团俘虏”吗?
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思想的普适性和中国经济的特异性研究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与大萧条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
不同经济态势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萧条时期的历史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信托业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以中国建设银行并购兴泰信托为例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有问题金融机构的研究——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为例
从美国大萧条及滞涨时期的经济政策论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取向
当前金融危机与“大萧条”时期财税政策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
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