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4)
- 2023(5741)
- 2022(4856)
- 2021(4087)
- 2020(3479)
- 2019(7880)
- 2018(7566)
- 2017(15923)
- 2016(7999)
- 2015(9178)
- 2014(9127)
- 2013(9432)
- 2012(9189)
- 2011(8496)
- 2010(8609)
- 2009(8253)
- 2008(7704)
- 2007(6901)
- 2006(6345)
- 2005(5794)
- 学科
- 济(69786)
- 经济(69741)
- 方法(27567)
- 数学(25817)
- 数学方法(25757)
- 管理(24622)
- 业(22812)
- 企(17324)
- 企业(17324)
- 地方(16577)
- 地方经济(12301)
- 中国(12021)
- 财(11432)
- 农(10494)
- 业经(9874)
- 学(8915)
- 贸(8621)
- 贸易(8615)
- 易(8256)
- 农业(7852)
- 融(7681)
- 金融(7681)
- 制(7354)
- 环境(7236)
- 经济学(7059)
- 务(6599)
- 财务(6597)
- 财务管理(6583)
- 产业(6490)
- 企业财务(6347)
- 机构
- 大学(130978)
- 学院(129693)
- 济(75017)
- 经济(74046)
- 管理(50412)
- 研究(45212)
- 理学(43749)
- 理学院(43357)
- 管理学(42985)
- 管理学院(42736)
- 中国(34240)
- 财(32421)
- 经济学(26510)
- 财经(26385)
- 京(25206)
- 经(24089)
- 经济学院(23841)
- 科学(21588)
- 所(21346)
- 中心(19825)
- 财经大学(19629)
- 研究所(18911)
- 江(18540)
- 北京(15810)
- 院(15785)
- 商学(15487)
- 商学院(15347)
- 农(15179)
- 经济管理(14868)
- 范(14214)
- 基金
- 项目(81032)
- 科学(65929)
- 基金(62980)
- 研究(60096)
- 家(53000)
- 国家(52636)
- 科学基金(46532)
- 社会(44145)
- 社会科(42214)
- 社会科学(42206)
- 基金项目(32502)
- 省(29394)
- 教育(27169)
- 自然(27148)
- 资助(26924)
- 自然科(26564)
- 自然科学(26561)
- 自然科学基金(26144)
- 划(23918)
- 编号(21509)
- 国家社会(19862)
- 部(19835)
- 发(18583)
- 教育部(18181)
- 重点(17940)
- 人文(17704)
- 成果(17465)
- 济(17418)
- 经济(17281)
- 创(16343)
共检索到19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李宏瑾
本文对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与各国经济增长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劳动力人口、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后,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而为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经济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证明了经济自由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希望通过上述工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制度因素(特别是自由经济制度)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导致各国之间经济差距的根源。
关键词:
经济自由 经济增长 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未无
文献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并无促进作用,相反具有紧缩效应,而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却表现为"同向相关性"。我们首先对"同向相关性"从虚假相关、逆向因果、正向因果等3个角度展开理论分析,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然后进行一系列计量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支持实际汇率贬值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这一单向因果关系。利用VAR模型中的方差分解和冲击反应技术在确认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的同时,也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虚假相关。综合所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
关键词:
实际汇率贬值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高远
1978年以来,官员治理制度中先后引入了高级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和鼓励异地交流的惯例。利用1978年至2004年间在各省(西藏除外)任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和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的详细信息以及省级经济增长的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对省级高级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地方的经济业绩。文章从经验上证实,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制度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研究还发现,官员的异地交流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在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东部的影响大于中西部。
关键词:
任期限制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叶瑛 姜彦福
本文是基于微观层面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创建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虚拟企业,以其应缴纳的增值税作为经济增长替代变量,并以资本自由化指数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变量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通过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本文还发现在构成资本自由化的四个方面因素中,金融市场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显示了金融部门的民营化和非国有企业融资壁垒的降低对经济成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自由化 绩效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刘修岩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关键词:
聚集经济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强 刘晓音
本文通过引入经济规模变量构建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经济增长动力的演变机制和路径,并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动能转换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变动。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存在一定的演变机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由外循环动力向内循环动力转变。其中,出口、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减弱,而居民消费、私人投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通货膨胀、汇率变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阶段应着眼于本国实际,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是成功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刘淑琳 黄亮雄
本文结合增长目标管理与地方政府激励视角,理论阐述了经济增长压力对创新存在着先促进随后转为遏制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效应。在实证上,采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与上一年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度量经济增长压力,基于2002—2016年全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该非线性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为突出。这一规律是微观市场主体对相关信息和政策进行理性反应的综合结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创新 倒U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博
经济增长方式是探讨经济增长结构层面的问题,经济增长结构是决定社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20012014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份(除西藏外)省际面板数据,将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依赖性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借助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对比不同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产业间的关系,验证两者间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假设,在此层面揭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逻辑,从而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征。研究发现:整体层面,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及其相互项结果显示,2007年后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丁从明 梁甄桥 常乐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文研究了省域内部的城市经济规模分布及其背后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轨制资源配置机制下,省内的资源集聚可能并非源于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是"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使然。省内的中心城市越是"一股独大",省域资源配置效率越低,进而也就越不利于全省整体的经济增长;与之相对应,源于规模经济下的资源集聚将改善省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规模不平衡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本文为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城市规模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尔升 刘殿国 明旭
定量识别利益集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当前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对利益集团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中国1992-2011年间利益集团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别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层统计模型,估计利益集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房地产利益集团和跨国资本利益集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向,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向。有关结论可能会促进对利益集团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层次研究。
关键词:
利益集团识别 区域经济增长 多层统计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少华 谢琳
以南亚四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南亚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试图揭示南亚选择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原因及可持续性,以期对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南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历史的选择,与自身资源和当时的国际条件密切相关;服务全球化和锁定效应的外部因素及语言文化传统等内部因素是造成南亚选择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南亚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和借鉴的;南亚经验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不是唯一快速发展的道路,后发国家如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并不需要一直等待,直到中国等现有制造业生产大国失去劳动力的比较有优势后再通过制造业的发展走上富裕之路。
关键词:
南亚 服务驱动 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业人数比重等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相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服务业部门份额的提升,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由此证实了我国基本存在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所揭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关系:工业生产率相对上升导致服务业价格相对提高和就业份额提升,进而引发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新常态"下关注效率提升、结构调整与增速放缓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同时应理性看待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服务业成本病"现象,实现"结构"与"速度"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