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1)
2023(7018)
2022(6133)
2021(5367)
2020(4760)
2019(11137)
2018(10914)
2017(21513)
2016(11683)
2015(13504)
2014(13844)
2013(14074)
2012(13570)
2011(12633)
2010(12929)
2009(12302)
2008(12098)
2007(11202)
2006(9897)
2005(9040)
作者
(36504)
(31000)
(30803)
(29646)
(19652)
(14735)
(14180)
(12127)
(11448)
(10965)
(10701)
(10150)
(9865)
(9803)
(9685)
(9680)
(9400)
(9134)
(8904)
(8863)
(7793)
(7743)
(7509)
(7136)
(7089)
(6983)
(6699)
(6698)
(6272)
(6129)
学科
(76195)
经济(76145)
管理(31444)
方法(28667)
(28606)
数学(25832)
数学方法(25672)
(22095)
企业(22095)
地方(18428)
中国(14985)
(14861)
(13974)
地方经济(12879)
(12875)
业经(12424)
(10292)
贸易(10289)
(10158)
农业(9976)
(9871)
(9274)
环境(9209)
(8747)
金融(8745)
(8303)
银行(8283)
经济学(8021)
(7921)
(7653)
机构
大学(185669)
学院(184954)
(89461)
经济(87773)
管理(67941)
研究(66831)
理学(57940)
理学院(57266)
管理学(56372)
管理学院(56019)
中国(49731)
科学(39645)
(38537)
(37749)
(35120)
(32002)
研究所(31793)
财经(30235)
中心(29941)
经济学(29314)
(28419)
(27187)
业大(26796)
经济学院(26267)
农业(25240)
北京(24521)
(23379)
师范(23177)
(22913)
财经大学(22049)
基金
项目(114865)
科学(89363)
研究(83262)
基金(82794)
(71648)
国家(71085)
科学基金(59806)
社会(54006)
社会科(51194)
社会科学(51176)
(44881)
基金项目(43689)
教育(37642)
(37315)
自然(37026)
自然科(36097)
自然科学(36081)
自然科学基金(35428)
资助(34601)
编号(33382)
成果(27491)
(26469)
重点(26121)
(25950)
课题(23073)
(23044)
国家社会(22469)
教育部(22169)
科研(21960)
创新(21706)
期刊
(104707)
经济(104707)
研究(57358)
中国(33097)
(29804)
(28835)
学报(28249)
科学(25633)
管理(23917)
大学(20912)
学学(19958)
农业(18980)
经济研究(17871)
(16641)
金融(16641)
技术(16563)
财经(16173)
业经(14669)
(14055)
问题(13905)
教育(13800)
技术经济(11892)
统计(10911)
(10632)
(10075)
世界(9661)
商业(9457)
(9301)
经济问题(9036)
理论(8995)
共检索到28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宇明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厚思  曹文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程厚思曹文文章认为,权力腐败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即社会约束软化、腐败成本过低、腐败利润较高。遏制腐败必须健全以下约束机制: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步伐,将权力的行使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由于政府权力干预所形成的租金公开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志扬  
本文认为,腐败是一种经济现象,对经济运行具有负面效应,治理腐败行为需要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并且加大制度约束的力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晖  
经济官员拥有着特权。这种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形成"政治市场",成为特殊商品,进而进行权钱交易。本文对经济腐败的成本收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经济腐败的风险成本与反经济腐败的对策进行了博弈分析。在对经济腐败决策模型和影响其风险决策的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腐败行为总是遵循"以最小腐败成本获取最大腐败收益"的经济学原则。因而,加大腐败者的经济腐败成本,可以减少经济腐败,从而降低经济腐败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经济腐败风险管理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长义  孙楠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高发源于地方政府在征地领域存在角色冲突、腐败收益畸高以及土地征收中的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应从积极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压缩土地征收中的政府收益空间、规范土地征收监管秩序和构建均衡的权力体系等方面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导向李怀(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公共权力腐败是一个在世界各国都引人注目的共性问题。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里,权力腐败则更具有了新的涵义。即它已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租金寻觅的传统涵义上,而是向包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竹桃  
我国目前的反腐败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严,对反腐败检举人的保护不力、奖励不多,对廉洁官员的奖励也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没能很好把惩罚和奖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坤  
从公共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官员,在拥有公共权力和寻租空间的情况下,只要从事腐败活动的收益大于成本,腐败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转轨本身产生出过多的任意处置权和寻租空间。由于任意处置权这种公共权力的存在和寻租空间的扩大,导致腐败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低,这就造成了日益猖獗的腐败行为。对腐败的治理,需要从各个可能方面阻止腐败产生条件的发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产生的根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腐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山林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腐败(Corruption)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腐败一词的含义可以定义得非常宽泛,也可以定义得比较狭窄。由于腐败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和官员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然可以放到政治学的范围内从政治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例如詹姆斯·斯各特(James Scott)的《比较政治腐败》(1972)就可以视为从政治学来研究腐败的一种尝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强调政治结构和法规的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赵福军  
本文在增长模型中引入行政腐败和由行政腐败而引起的调整成本 ,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当政府公共支出的边际生产率比较高 ,税率比较低以及由腐败引致的调整成本比较高时 ,行政腐败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我国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在我国市场化过程中 ,行政腐败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 ;在我国公共支出领域 ,行政腐败行为的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公共支出。不论以受贿金额占GDP的比重 ,还是以腐败涉及县处以上官员的变动作为衡量行政腐败的指标 ,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外支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鞍钢  过勇  
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制度安排缺陷,导致腐败成为“高收益低风险”行为,而廉洁成为“低收益”行为,同时公务员缺乏对国家的“信赖感”、对退休之后生活的“安全感”和长期收益的“信任感”。防止国家公务员腐败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制度创新,使腐败成为被查出概率极高,政治风险极大,经济成本极高,逃避受到法律制裁惩治的程度极小,个人及利益相关者的精神或名誉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同时,使公务员廉洁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雪峰  
人最基本的效用动机导致了公共权力腐败的普遍存在,权力掌控者为收回预先支付的高额"进入"成本而选择权力寻租。现实生活中,权力掌控者的权力行为会受到需求偏好、道德自律、查处风险以及权力制衡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约束。公共权力腐败能否发生,关键取决于权力掌控者在突破条件约束时所耗费的成本大小以及对腐败收益的预期,构建权力掌控者和社会反腐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求该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可知双方的最优策略选择,并可由此提出相关预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