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2)
- 2023(7399)
- 2022(6184)
- 2021(5569)
- 2020(4602)
- 2019(10561)
- 2018(10237)
- 2017(20505)
- 2016(10894)
- 2015(11998)
- 2014(12132)
- 2013(12096)
- 2012(11577)
- 2011(10840)
- 2010(11311)
- 2009(10791)
- 2008(10471)
- 2007(9606)
- 2006(9088)
- 2005(8438)
- 学科
- 济(70959)
- 经济(70924)
- 管理(32536)
- 业(29561)
- 企(23753)
- 企业(23753)
- 方法(21501)
- 数学(19287)
- 数学方法(19100)
- 地方(18800)
- 中国(15712)
- 农(14349)
- 地方经济(13352)
- 财(13187)
- 业经(12381)
- 学(11778)
- 制(11563)
- 策(10155)
- 农业(9401)
- 贸(9381)
- 贸易(9376)
- 融(9266)
- 金融(9266)
- 银(9098)
- 银行(9085)
- 易(9032)
- 体(8845)
- 产业(8836)
- 行(8830)
- 环境(8485)
- 机构
- 学院(168102)
- 大学(166044)
- 济(86422)
- 经济(84852)
- 管理(62797)
- 研究(62564)
- 理学(53146)
- 理学院(52583)
- 管理学(51873)
- 管理学院(51536)
- 中国(47731)
- 财(38770)
- 科学(33825)
- 京(33698)
- 所(31469)
- 财经(30051)
- 经济学(28185)
- 研究所(28092)
- 中心(27139)
- 经(27121)
- 江(26591)
- 经济学院(24964)
- 农(23510)
- 院(22122)
- 财经大学(21942)
- 北京(21703)
- 范(21045)
- 师范(20886)
- 州(20517)
- 业大(19914)
- 基金
- 项目(101012)
- 科学(80600)
- 研究(76180)
- 基金(74075)
- 家(63133)
- 国家(62610)
- 科学基金(53962)
- 社会(51201)
- 社会科(48719)
- 社会科学(48710)
- 省(38737)
- 基金项目(37371)
- 教育(34297)
- 自然(32284)
- 划(31963)
- 资助(31956)
- 自然科(31519)
- 自然科学(31512)
- 自然科学基金(30981)
- 编号(29819)
- 成果(25302)
- 发(23859)
- 部(23184)
- 重点(22880)
- 课题(21619)
- 国家社会(21447)
- 教育部(20322)
- 创(20191)
- 发展(20140)
- 性(19960)
共检索到269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增长阶段的变化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是经济结构要发生变化,增长动力要发生变化,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我们每年都在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但是每年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爬山,有时候是在山脚下,有时候在往上爬,有时候已经到了山顶上。到了山顶上以后,风光相当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尤君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转换期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然而从单一的产业结构理论来进行分析和实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产业问题,而要立足于经济学逻辑基础,来深入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从经济学逻辑来看,收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决定作用,因此协调分配关系和投资消费关系是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转换期 产业结构 调整 经济学逻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小青
调整经济结构中信贷政策工具的选择汤小青在双重经济体制共同作用下,选择信贷政策工具调整经济结构应遵循几个原则:(1)总体上应重点运用间接调控的政策工具,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2)要加强信贷制度、法规建设,强化其导向和规范功能,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海波 高兴民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愈发显著。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与周期性因素有关,也表现出结构性原因,因此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与高度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基于国际商业周期的经验分析,从我国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实证分析了"自然壁垒"和"经济结构与政策差异"两类壁垒因素。通过比较样本期(1992~1997年和1998~2004年)内就业和产出水平的周期同步性发现,我国的周期同步性具有演进增强的趋势,但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周期差异;通过设置边界虚拟变量研究发现,我国东西部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区域分界线",割裂了大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从变量的周期解释来看,财政政策差异和贸易密度差异是影响周期同步性的波动因素,而反映市场化推进的樊纲指数对周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经济结构差异越合理,商业周期越趋向同步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应禄 陈志钢
区别于传统的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分析法,本文以乡村和城镇两部门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方法,以更好地测定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弱化趋势,引致二元经济结构弱化的主要原因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第二、三产业发展;1992年是中国经济上的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的分野点,1992年之前经济上的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是统一的,但从1992年开始城乡关系开始与工农关系分离,经济上的工农关系已不能代表城乡关系。
关键词:
城镇 乡村 二元经济结构 变动趋势 弱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颖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照银
本文首先建立了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然后通过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怎样向中国传导以及中国人民币币值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模型表明美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由于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不对称性,在美国利率高于和低于中国利率两种情况下,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勇 赵永亮
文章着重从商业周期角度来对我国区际一体化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即主要从“市场自然分割”与“政策与经济结构”两方面因素来探索商业周期的区域差异。总体来看,我国所有地区在两个时间样本期间(1992~1997年与1998~2004年)的就业和产出周期同步性均有所增加,说明商业周期的演进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步;文章还分析了影响商业周期的不同解释变量,结果显示:控制变量的距离、规模与周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体现“东西边界”的外生变量则在绝大部分回归中则显著为负,说明在我国东西部之间可能存在一道明显的“区域分界线”,阻碍了大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此外,樊刚指数对区域周期的解释具有两面性,经济结构差异越合理,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旭章 龙小燕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掀起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解析了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介绍了西方供给学派的发展概要、主要内容以及里根经济学对供给学派的应用,对比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华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战略性任务,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方略提出近6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程度之深刻、速度之快,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基本遏制住了不断恶化的趋势,开始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但还存在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发展权益同等化为中心,从优化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改善调控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切实形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城乡发展 结构调整 长效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明生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业化和产业化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内生力量,而经济周期对产业结构的演变也具有外生的力量。尽管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却为产业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外在环境。处在经济萧条阶段,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政府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现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双赢"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