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53)
- 2023(21995)
- 2022(18657)
- 2021(17110)
- 2020(14669)
- 2019(33114)
- 2018(32755)
- 2017(63232)
- 2016(34261)
- 2015(38166)
- 2014(37734)
- 2013(37502)
- 2012(34388)
- 2011(30989)
- 2010(31116)
- 2009(29028)
- 2008(28610)
- 2007(25459)
- 2006(22681)
- 2005(20371)
- 学科
- 济(151496)
- 经济(151308)
- 业(112403)
- 管理(109908)
- 企(97109)
- 企业(97109)
- 方法(63520)
- 数学(52862)
- 数学方法(52241)
- 农(43212)
- 财(41686)
- 业经(38501)
- 中国(35730)
- 制(31017)
- 学(30353)
- 地方(29693)
- 农业(28526)
- 务(27705)
- 财务(27626)
- 财务管理(27581)
- 贸(26346)
- 贸易(26332)
- 企业财务(26185)
- 易(25584)
- 理论(23954)
- 和(23548)
- 技术(23407)
- 体(22343)
- 银(21825)
- 银行(21743)
- 机构
- 学院(493127)
- 大学(491723)
- 济(205378)
- 经济(201177)
- 管理(193099)
- 理学(166392)
- 研究(166281)
- 理学院(164547)
- 管理学(161698)
- 管理学院(160790)
- 中国(126427)
- 京(104409)
- 科学(102671)
- 财(95312)
- 农(87598)
- 所(84436)
- 研究所(76620)
- 业大(76100)
- 财经(75669)
- 中心(75469)
- 江(74024)
- 农业(68886)
- 经(68758)
- 北京(65475)
- 经济学(62288)
- 范(61144)
- 师范(60435)
- 院(60116)
- 州(58620)
- 财经大学(55966)
- 基金
- 项目(331364)
- 科学(260170)
- 基金(241458)
- 研究(237399)
- 家(212114)
- 国家(210350)
- 科学基金(180486)
- 社会(151335)
- 社会科(143443)
- 社会科学(143402)
- 省(129035)
- 基金项目(127599)
- 自然(118511)
- 自然科(115776)
- 自然科学(115744)
- 自然科学基金(113697)
- 划(108400)
- 教育(107966)
- 资助(99668)
- 编号(95115)
- 成果(76511)
- 重点(74567)
- 部(72529)
- 发(70594)
- 创(69618)
- 课题(65094)
- 创新(64760)
- 科研(63590)
- 国家社会(62686)
- 教育部(61953)
- 期刊
- 济(231741)
- 经济(231741)
- 研究(143902)
- 中国(92211)
- 学报(81060)
- 农(80154)
- 财(75812)
- 管理(75018)
- 科学(73188)
- 大学(61523)
- 学学(58520)
- 农业(54490)
- 教育(45078)
- 融(43981)
- 金融(43981)
- 技术(42976)
- 财经(38181)
- 业经(37934)
- 经济研究(37107)
- 经(32884)
- 业(30004)
- 问题(29897)
- 技术经济(25834)
- 版(23747)
- 理论(23471)
- 科技(23013)
- 图书(22963)
- 现代(22583)
- 贸(22570)
- 商业(22374)
共检索到73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
本文根据经济结构转型中部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价格的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汇率决定的供给面因素,得出汇率决定与结构转型和部门产品相对价格存在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数据回归,证实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型对实际汇率水平存在长期影响,并分析预测在此影响下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汇率决定 相对价格 面板回归 结构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驭 尤宏兵
一、服务要素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一)服务业是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曾提出,农业、釆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服务业是将其混合在一起的水泥。这个观点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服务贸易能提升国家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该国经济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吉昌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服务经济的视野论述了服务业革命的涵义,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讨论了服务业革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服务业革命 制造业 发展前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国平 杨诗宇 景宏鑫
本文将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FDI中的5个子行业、我国制造业中的15个子行业2003—201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不强。分行业看,金融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进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作用较大,且两种效应均呈上升趋势;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也较强,但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关联效应则不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端 王雅帆 薛静芸 陈收
采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11年数据,探讨制造业全行业及其细分行业下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的存在;并引入现金持有这一财务资源,比较在不同现金持有水平下企业产品市场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的差异。研究发现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在中国制造业中存在,而现金持有较少的企业其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更为明显。同时在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程度有所差异,现金持有的影响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
相对价格变动 经济周期 现金持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征宇 徐承红
数字经济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和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四周高于中心、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特征;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两业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对两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和城市存在异质性;从机制检验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政府治理能效两条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在不同分位数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这一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领域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赋能意向 赋能行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征宇 徐承红
数字经济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和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四周高于中心、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特征;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两业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对两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和城市存在异质性;从机制检验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政府治理能效两条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在不同分位数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这一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领域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赋能意向 赋能行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玲
文章基于1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使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FDI流入引起的部门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FDI流入量对不同的部门产生的经济效应不一样。通过在产业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经济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制造业部门产生的,尤其是低收入样本城市以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样本城市,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与我们之前期望的相反,服务业FDI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在特定的城市经济中很可能导致去工业化。
关键词:
制造业FDI 服务业FDI 动态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翔 杨双至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考虑到过去40多年中国制造业长足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特征事实,利用2007~2020年我国20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开放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开放有助于推动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但对服务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有一定负向影响。该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较高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制造业开放促进服务业结构转型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行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差距而发生变化。外资利用程度在制造业开放影响服务业结构转型中起到一定调节作用。随着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结构将趋于合理化,但服务业高级化水平可能会有所下调。基于此,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从深度与广度全面入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开放,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服务业 结构转型 扩大开放 劳动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德淼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由分工走向互补和创新融合,形成以供需循环、创新循环和协同发展为特征的内在联动关系,本质上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要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的成长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力,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制造业 服务业 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湘君 曾国平
我国现有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入变量引入制造业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投入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最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投入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进行测算,发现目前我国只有"金融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不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亚辉 曹希广
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rellano-Bond GMM估计方法,考察了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制造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而服务业的MAR和Porter溢出效应有扩大该差距的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跨越门槛临界值后,知识溢出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作用。(3)与沿海地区相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凌芳 杨迎春
本文从能源要素视角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利用2002~2016年中国8个制造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通过全面FGLS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时,根据行业能耗密度,将中国制造业分为高、低能耗水平制造业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两国能源相对价格、能耗税赋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能耗制造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两国能耗技术差异则对美国直接投资起促进作用。全样本与高、低能耗制造业子样本的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皆显示:两国经济体制差异、两国资本密度差距、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出口水平均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直接投资,而美国市场规模则起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斗 代洋洋
文章基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两业”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发展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也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时空异质性,时间维度上,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两业”融合发展仅对本地经济韧性产生了正向影响,在恢复期对本地和邻地均产生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两业”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东部、中部地区本地和邻地经济韧性,在西部地区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东北地区的本地经济韧性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业”融合发展通过人口流动和区域创新显著促进了本地及邻地经济韧性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清
文章构建了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绩效的模型,基于调查数据,对制造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胜任力对企业服务化绩效的调节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具有高价值观和高行为准则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胜任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员工胜任力、员工技能和员工态度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向调节影响,企业文化是影响制造企业员工胜任力和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制造业 服务化 企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基于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双重视角
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研究——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实证分析
我国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视角
产业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服务业“营改增”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服务业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基于佛山市2010—2018年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制造业问卷调查的结构方程验证
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融合的视角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