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1)
- 2023(14355)
- 2022(12349)
- 2021(11321)
- 2020(9513)
- 2019(21552)
- 2018(21186)
- 2017(41413)
- 2016(22519)
- 2015(25065)
- 2014(25041)
- 2013(24756)
- 2012(23256)
- 2011(21298)
- 2010(21651)
- 2009(20430)
- 2008(20139)
- 2007(18250)
- 2006(16060)
- 2005(14817)
- 学科
- 济(109100)
- 经济(109019)
- 管理(62749)
- 业(59392)
- 企(47788)
- 企业(47788)
- 方法(43128)
- 数学(38278)
- 数学方法(37836)
- 农(26862)
- 中国(25857)
- 财(25663)
- 地方(24271)
- 学(22160)
- 业经(21004)
- 贸(19653)
- 贸易(19645)
- 制(19552)
- 易(19039)
- 农业(17428)
- 银(16252)
- 银行(16222)
- 融(15883)
- 金融(15881)
- 务(15566)
- 财务(15527)
- 财务管理(15492)
- 行(15479)
- 地方经济(14963)
- 企业财务(14719)
- 机构
- 学院(329262)
- 大学(326568)
- 济(145634)
- 经济(142652)
- 管理(121538)
- 研究(115822)
- 理学(103726)
- 理学院(102550)
- 管理学(100703)
- 管理学院(100085)
- 中国(88316)
- 科学(69079)
- 京(67627)
- 财(67006)
- 所(59931)
- 农(54746)
- 研究所(53966)
- 财经(52818)
- 中心(52498)
- 江(50676)
- 经(47785)
- 业大(46608)
- 经济学(46161)
- 农业(43026)
- 范(42847)
- 北京(42632)
- 师范(42423)
- 经济学院(41348)
- 院(41017)
- 州(40165)
- 基金
- 项目(209559)
- 科学(164719)
- 研究(153451)
- 基金(151846)
- 家(131920)
- 国家(130859)
- 科学基金(111389)
- 社会(97972)
- 社会科(92939)
- 社会科学(92914)
- 省(82001)
- 基金项目(78818)
- 教育(70810)
- 自然(70810)
- 自然科(69169)
- 自然科学(69146)
- 划(68684)
- 自然科学基金(67935)
- 资助(63765)
- 编号(62383)
- 成果(51546)
- 重点(47714)
- 部(46649)
- 发(46546)
- 课题(43653)
- 创(42946)
- 国家社会(40462)
- 性(40431)
- 创新(40307)
- 科研(40258)
- 期刊
- 济(167993)
- 经济(167993)
- 研究(101323)
- 中国(61898)
- 财(52398)
- 农(50215)
- 学报(49697)
- 科学(45899)
- 管理(44847)
- 大学(37330)
- 融(35686)
- 金融(35686)
- 学学(35506)
- 农业(33501)
- 教育(32047)
- 经济研究(28761)
- 技术(28137)
- 财经(27045)
- 业经(26086)
- 经(23389)
- 问题(21451)
- 贸(18677)
- 技术经济(17600)
- 业(17250)
- 统计(17106)
- 国际(16207)
- 商业(15683)
- 世界(15391)
- 策(15358)
- 理论(15196)
共检索到50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同经济结构需要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鉴于此,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为切入点,在测算我国经济结构指数(ESI)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数量型、价格型政策工具的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以及测度定向调控政策工具的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不同经济结构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并据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怀明 桑宇 虞晨阳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怀明 桑宇 虞晨阳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李宏瑾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和模拟Stockman(1981)现金先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解释、分析和预测利率完全放开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模型的稳态方程、脉冲响应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通过提高存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资本边际成本将有效抑制投资和资本存量增长,提升消费占GDP比重,从而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利率上升可以减少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持续性增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通畅;利率上升将抑制投资并对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冲击的担心,并没有得到模型的支持。本文认为,今后应坚定不移地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乐明浚
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市场利率下降;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的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影响既迅速又强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要大于对利率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货币政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以及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创设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现了调节市场流动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等任务。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不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摒弃,而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畅通货币政策由工具目标向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同时亦需要坚持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宪冬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检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目标变量和价格目标变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无论从产出目标变量还是从价格目标变量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很大;公开市场业务和信贷规模对产出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大而对价格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小;利率对产出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小而对价格变量的影响相对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产出 价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上峰 徐龙滨 李荣丽
本文假定资本完全流动,通过构建、校准和模拟开放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货币政策冲击有助于降低通胀,且利率市场化能更好地控制通胀,且随着利率上升,产出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冲击的初始反应均减弱;随着利率市场化,技术冲击有助于降低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产出波动、通胀波动主要依赖于国内冲击因素,随着利率市场化,对产出波动,技术冲击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对通胀波动,货币政策冲击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全社会总福利水平提高,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利率水平(7%左右),使得全社会总福利损失达最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从来 廖晓萍
运用AS-IS-LM(即总供给、IS-LM)模型对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在短期内是存在的;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减弱,对价格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会不断弱化,引起的价格波动会有所增强,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的目标。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单一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绍荣 王天宇
本文在更一般的不完全信息情形下,以货币政策为例,分析了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结果表明,当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存在不对称信息,政府部门具有信息优势时,最优经济政策与私人部门所持有的关于经济状态的信念有关。从福利的角度看,当现实经济状态对经济政策灵敏时,政府部门有公开经济状态信息的激励;反之,政府部门则有隐瞒经济状态信息的激励。因此,在市场经济的顶层设计中,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关经济决策咨询机构外,还要推动独立的民间智库发展,使公众逐步摆脱信息劣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在双顺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抵消了货币当局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宏观经济存在潜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依据泰勒规则加强对名义利率的调整,避免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数量工具 真实利率 泰勒规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玄
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并运用美国金融市场数据,研究了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负面作用,减弱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而这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认为,随着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互动性增强,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中央银行应通过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改进货币政策调控对象和方式、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次贷危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开放经济背景下,一国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独立不受干扰。本文通过构建EGARCH模型和TR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的有效性。其中,中美贸易条件分解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美利率差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影响贸易差额和跨国资本流动干扰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分析认为,在目前出口大于进口、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针对美国加息,中国应适当提高利率,以缩小利率差,一方面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跨国资本流出压力,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和平抑物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洪英群 陈捷思
本文使用TVP-VAR模型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最新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名义负利率政策下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对中间目标M3,以及中间目标M3对最终目标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价格控制滞后值对M3增速的影响呈现由负转正的关系,而数量控制滞后值对M3增速的影响整体位于零轴以下,且随着负利率的实施变得负值程度越深。其次,在2012年底,数量控制对M3的影响先经历一个反效果,而后迅速转回正值发挥作用,2014年中与之类似。2016年底则呈现另一种情景,一开始数量控制看似效果极佳,而后迅速回归负值,最后彻底失效。另外,在2012年底,价格控制尚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至2014年中,虽然还是有效,但是几乎不发挥作用,再至2016年底,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一个巨大的负效果。在持续期内,价格控制的负效果大于正效果,最终成为一种牵绊。最后,欧洲央行M3对于最终目标通胀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方面,欧洲央行中间目标对最终目标的传导并未失效,并且在欧洲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之后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