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3)
- 2023(8407)
- 2022(6971)
- 2021(6553)
- 2020(5362)
- 2019(12373)
- 2018(12298)
- 2017(22793)
- 2016(12063)
- 2015(13617)
- 2014(13582)
- 2013(13604)
- 2012(13028)
- 2011(12246)
- 2010(12341)
- 2009(11787)
- 2008(11408)
- 2007(9735)
- 2006(9304)
- 2005(8894)
- 学科
- 济(79308)
- 经济(79241)
- 管理(30164)
- 方法(25856)
- 业(25298)
- 数学(23663)
- 数学方法(23525)
- 中国(21342)
- 企(20007)
- 企业(20007)
- 地方(19047)
- 制(14659)
- 农(14256)
- 业经(13742)
- 地方经济(13668)
- 财(13409)
- 学(13013)
- 贸(12776)
- 贸易(12767)
- 易(12405)
- 体(11716)
- 融(11257)
- 金融(11257)
- 银(10663)
- 银行(10655)
- 行(10456)
- 环境(9828)
- 发(9328)
- 产业(9239)
- 农业(9132)
- 机构
- 大学(185368)
- 学院(181603)
- 济(98442)
- 经济(97026)
- 研究(75801)
- 管理(64029)
- 中国(58763)
- 理学(53923)
- 理学院(53246)
- 管理学(52625)
- 管理学院(52250)
- 财(43373)
- 京(40060)
- 科学(39913)
- 所(38189)
- 研究所(34357)
- 经济学(33901)
- 财经(33638)
- 中心(31226)
- 经(30790)
- 经济学院(30249)
- 院(26875)
- 江(26604)
- 北京(26590)
- 农(24942)
- 财经大学(24925)
- 范(24045)
- 师范(23855)
- 科学院(22898)
- 社会(21234)
- 基金
- 项目(112065)
- 科学(89796)
- 基金(84781)
- 研究(84027)
- 家(73785)
- 国家(73276)
- 科学基金(62055)
- 社会(58624)
- 社会科(55873)
- 社会科学(55860)
- 基金项目(43017)
- 省(38904)
- 教育(37827)
- 自然(35821)
- 资助(35640)
- 自然科(34994)
- 自然科学(34984)
- 自然科学基金(34410)
- 划(33703)
- 编号(30357)
- 部(27287)
- 国家社会(26620)
- 发(26269)
- 重点(26042)
- 成果(25854)
- 中国(25750)
- 教育部(24107)
- 课题(22642)
- 发展(22442)
- 创(22389)
共检索到29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达
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为宗旨的第二次革命的同时 ,还必须开展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宗旨的第三次革命。这是现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形势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从根本上扩大需求的紧迫需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家庭 孙哲
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和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典型表现,由此带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转型的新内涵:低碳概念驱动产业创新、需求因素引导新兴产业、"再工业化"支撑产业体系和扁平化组织形成产业网络。然后对工业革命进程中教育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战略,从教育的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两方面提出了教育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教育 经济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常生
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知识经济周常生一、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活动。广义的知识可以理解为关于自然、社会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利用或者加以改造?谁知道并且能够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谟炎
本文主要从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及合作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贺俊
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现代基础制造技术对大规模流水线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改造为主要内容,以基于可重构生产系统的个性化制造和快速市场反应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嵌入在技术、管理和制度系统中的技术经济范式的深刻变革。随着这场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制造和制造业的经济功能可能被重新定义,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和要素结构、从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可能被重构,过去刻画价值链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可能变成"沉默曲线"、甚至"悲伤曲线",传统"雁阵理论"所预言的后发国家产业赶超路径可能被封堵,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可能被进一步固化,国家间产业竞争范式将由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本文从次贷危机可能触发的金融危机和大萧条入手,在分析西方国家应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府干预措施,特别是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干预手段的基础上,揭露了主流经济学正在陷入第三次危机,探讨了一场新的凯恩斯革命的可能性及其主要特征。文章还从实证经济分析到规范经济分析回归的角度,论证了收入分配理论在经济分析中地位的演变及政策含义。这对全面系统地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基础,特别是大选之年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走向大有裨益。这种分析对防止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晓田
针对时下风行于美欧等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不足,提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分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国高等教育在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培养方式和途径、创新教学内容和建设"科技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应采取的变革措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2012年4月英国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通识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春林 姚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1997)认为,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不怎么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初期,尤其是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热情重新高涨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少甫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目前正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刚刚袭来还是早就到了,也有不同的观点。当前,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最具代表的是杰里米·里夫金与《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如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再工业化 新能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盛晓白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最近,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全球范围特别是我国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是否确切,我国如何应对新的产业革命等,迫切需要关注。(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反映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为促使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但新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