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7)
- 2023(12950)
- 2022(11300)
- 2021(10471)
- 2020(8791)
- 2019(20127)
- 2018(20282)
- 2017(39171)
- 2016(21345)
- 2015(23909)
- 2014(24226)
- 2013(23847)
- 2012(22108)
- 2011(20106)
- 2010(20187)
- 2009(18603)
- 2008(17729)
- 2007(15614)
- 2006(13936)
- 2005(12315)
- 学科
- 济(102856)
- 经济(102755)
- 管理(60726)
- 业(53801)
- 企(45174)
- 企业(45174)
- 方法(40342)
- 数学(34920)
- 数学方法(34575)
- 地方(23896)
- 中国(23700)
- 学(22974)
- 农(22272)
- 财(21135)
- 业经(20318)
- 制(17271)
- 理论(15424)
- 地方经济(14919)
- 农业(14719)
- 和(14673)
- 环境(14119)
- 贸(14023)
- 贸易(14016)
- 体(13979)
- 易(13479)
- 融(13418)
- 金融(13410)
- 银(13207)
- 银行(13160)
- 务(12688)
- 机构
- 大学(308989)
- 学院(307224)
- 济(128367)
- 经济(125618)
- 管理(120214)
- 研究(107388)
- 理学(103939)
- 理学院(102740)
- 管理学(100993)
- 管理学院(100446)
- 中国(77825)
- 科学(66376)
- 京(66214)
- 财(56639)
- 所(54453)
- 研究所(49704)
- 农(48912)
- 中心(46946)
- 业大(45591)
- 财经(45503)
- 江(44749)
- 北京(42024)
- 经(41250)
- 范(40693)
- 师范(40264)
- 院(39029)
- 经济学(38947)
- 农业(38205)
- 州(36063)
- 经济学院(34733)
- 基金
- 项目(208801)
- 科学(163396)
- 研究(152815)
- 基金(150474)
- 家(131116)
- 国家(130053)
- 科学基金(111100)
- 社会(95711)
- 社会科(90633)
- 社会科学(90606)
- 省(81690)
- 基金项目(79932)
- 自然(71900)
- 自然科(70168)
- 自然科学(70152)
- 教育(69719)
- 自然科学基金(68889)
- 划(68403)
- 资助(62462)
- 编号(62069)
- 成果(50862)
- 重点(46665)
- 部(45749)
- 发(45002)
- 课题(43312)
- 创(42665)
- 创新(39842)
- 科研(39544)
- 教育部(39177)
- 国家社会(38943)
- 期刊
- 济(147029)
- 经济(147029)
- 研究(94423)
- 中国(56924)
- 学报(49626)
- 管理(45306)
- 科学(45188)
- 农(43988)
- 财(41936)
- 大学(37164)
- 学学(35115)
- 教育(33683)
- 农业(30303)
- 技术(27423)
- 融(24655)
- 金融(24655)
- 经济研究(24317)
- 财经(22806)
- 业经(22233)
- 经(19565)
- 问题(18721)
- 技术经济(16200)
- 图书(15673)
- 理论(15080)
- 业(14774)
- 科技(14456)
- 现代(13978)
- 实践(13536)
- 践(13536)
- 商业(13507)
共检索到45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效昭
经济结构调整,在我国“十一五”时期要加快步伐。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应来自于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应居于主体地位。但企业在现实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很复杂。总结国内外历史的、现实的经验教训,必须理清思路,采取措施,切实确立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促使调整的成功。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 经济结构调整 主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效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中国面临新的经济结构调整,但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明。中国要保障结构调整成功,必须明确主体,并使各主体各就其位。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政府作为最主要主体的现状必须改变,让位给企业,实现职能转换,清晰地界定行为的原则、政策、策略,做到科学、合理地进与退。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政府作为 政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成新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明球 东朝晖 曹永凯
一、北京产业结构效益研究(一)北京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所谓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从很多国家的历史考察来看,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要低于第二、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 三大产业问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从北京各个时期的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姚志勇
在我国国民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税收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税制结构、有条件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延东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跨世纪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本文以这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以往调整, 在背景、性质、任务及目标上存在明显区别为前提, 从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角度, 探讨了在结构调整具体操作中应坚持: 以第二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作为调整的依据; 以企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 以技术进步实现结构升级。在调整中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逐步树立国有经济相对产业优势新的思维观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宏鸣
对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李宏鸣(一)谈到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人们通常将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机制不活,二是负担沉重,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顺,政企尚未分开,企业内部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俞会新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 ,对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体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增加。要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 ,必须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 ;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 ,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 结构性失业 就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月秋
持续两年多的“市场疲软”把长期以来经济运行中所忽视的结构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广泛的共识使得政府、决策者、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分别提出了调整结构的主张。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现实中扭曲的经济结构到目前为止还基本没有得到矫正,因此,深入探究阻碍调整的原因及其破除障碍的方略。是比调整本身更为关键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郭克莎 吕铁
“十五”时期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 ;调整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结构 ;稳步调整积累与消费比例 ;优化投资结构 ;调整收入分配。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与扩大内需、加入 WTO、西部大开发等联系起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可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十五”时期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是短缺经济的消逝和买方市场的出现,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和传统体制特征的弱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工业化开始进入以高加工度化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出现普遍的设备更新和创新活动,设备投资带动装备工业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面对这一形势,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应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全面振兴,重点是实现引进产业的国产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通过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城市工业升级的步伐;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关键词:
结构调整 高加工度化产业 振兴制造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经济自身周期性调整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及时加强宏观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平稳发展的态势。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把握有利时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并使之成为我国今后的一项长期战略。在结构调整问题上,首先要从长远出发,把经济重心放到满足内需上,降低我国产业和产品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提高抵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其次,要进一步调整对外经济结构,将比较优势原理与竞争优势原理结合起来,将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经济贸易战略与风险防范意识结合起来,将区域化战略与全球化战略结合起来。其三,要进一步调整对内经济结构,促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结构调整 企业战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