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7)
- 2023(11760)
- 2022(9288)
- 2021(8084)
- 2020(6696)
- 2019(15073)
- 2018(14749)
- 2017(29119)
- 2016(15491)
- 2015(17356)
- 2014(17539)
- 2013(17239)
- 2012(16050)
- 2011(14607)
- 2010(15044)
- 2009(14482)
- 2008(14166)
- 2007(13128)
- 2006(12106)
- 2005(11757)
- 学科
- 济(90855)
- 经济(90765)
- 管理(51129)
- 业(45466)
- 企(37851)
- 企业(37851)
- 方法(29035)
- 数学(25466)
- 数学方法(25331)
- 中国(22899)
- 地方(20898)
- 财(20785)
- 制(20186)
- 农(19432)
- 业经(18823)
- 体(15143)
- 学(14910)
- 融(14669)
- 金融(14667)
- 银(13827)
- 银行(13812)
- 地方经济(13640)
- 行(13267)
- 农业(12552)
- 务(12462)
- 财务(12430)
- 财务管理(12406)
- 体制(12000)
- 企业财务(11938)
- 产业(11790)
- 机构
- 大学(238081)
- 学院(236783)
- 济(116084)
- 经济(113953)
- 管理(88091)
- 研究(84770)
- 理学(74329)
- 理学院(73559)
- 管理学(72586)
- 管理学院(72124)
- 中国(66781)
- 财(55705)
- 京(49236)
- 科学(44744)
- 财经(43319)
- 所(41881)
- 经(39202)
- 经济学(38728)
- 中心(37547)
- 研究所(37002)
- 江(36838)
- 经济学院(34452)
- 农(32865)
- 财经大学(32034)
- 北京(31336)
- 院(30071)
- 业大(28701)
- 州(28552)
- 范(28432)
- 师范(28169)
- 基金
- 项目(146238)
- 科学(117398)
- 基金(109393)
- 研究(109261)
- 家(93516)
- 国家(92806)
- 科学基金(80731)
- 社会(75339)
- 社会科(71607)
- 社会科学(71590)
- 基金项目(56565)
- 省(55148)
- 教育(49500)
- 自然(48237)
- 自然科(47137)
- 自然科学(47126)
- 自然科学基金(46343)
- 划(45543)
- 资助(44736)
- 编号(41918)
- 成果(35218)
- 部(33766)
- 重点(33121)
- 国家社会(32688)
- 制(32668)
- 发(32586)
- 教育部(30009)
- 课题(29976)
- 创(29806)
- 人文(29076)
- 期刊
- 济(140973)
- 经济(140973)
- 研究(81042)
- 中国(49122)
- 财(44506)
- 管理(36999)
- 学报(31496)
- 农(31477)
- 科学(31129)
- 融(29427)
- 金融(29427)
- 大学(25717)
- 学学(24491)
- 财经(24237)
- 经济研究(23954)
- 经(21045)
- 技术(20414)
- 农业(20155)
- 业经(19795)
- 教育(19391)
- 问题(18342)
- 贸(13927)
- 技术经济(13514)
- 世界(12784)
- 国际(12689)
- 现代(11459)
- 统计(11426)
- 经济问题(11396)
- 商业(11195)
- 理论(11048)
共检索到378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宏胜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我国资本配置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是资本配置机制从行政垄断向政府主导的“三重”配置演变的结果。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推进以提高竞争力与市场化程度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和以市场化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主导型配置机制。本文分析资本配置格局和配置机制的变迁,探讨现阶段金融主导型机制的主要特点及其缺陷,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配置机制 经济结构调整 市场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宋则 王水平 常东亮
由于调整结构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迟迟没有实质性的根本改变,我国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沉重代价和效率—公平损失,长此以往还将蒙受难以估量的更大损失。沉痛的教训一再显示,政府出面直接调结构历来是不成功的,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应该尽快启动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为此,要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惯性,切实从行政命令调节转变为市场信号调节,对存量结构调整要从自上而下为主转变为以自下而上为主;从行政会议为主转变为商务会议为主;"会议调节"、"文件调节"、"审批调节"转变为"市场秩序调节"、"法制环境调节"、"服务业机制调节",使结构性的资源存量配置问题切实建立在市场化的税率机制、利率机制、汇率机制、价格...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方式 市场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杨继东 阎衍 朱戎
工资形成机制变革现状分析(一)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拐点变化1.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工资仍不降反升。自2004年"民工荒"暴发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勇
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江苏正处在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全球化与高科技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结构调整目标。资本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能够为江苏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江苏经济 结构调整 资本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纯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把个人闲置的经济资源重新投入经济活动,提高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可以增强供给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创造就业机会、转变消费观念、建设和谐社会等,优化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共享经济 经济结构调整 作用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振超
经过20多年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商品供应紧张现象已基本消失,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1998年第一季度的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平衡的商品466种,占74.2%;供大于求的商品155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李宏瑾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和模拟Stockman(1981)现金先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解释、分析和预测利率完全放开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模型的稳态方程、脉冲响应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通过提高存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资本边际成本将有效抑制投资和资本存量增长,提升消费占GDP比重,从而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利率上升可以减少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持续性增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通畅;利率上升将抑制投资并对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冲击的担心,并没有得到模型的支持。本文认为,今后应坚定不移地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明珊 孙晓华 孙瑞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让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率提升。本文基于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以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促进了资本在三次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本生产率,但对三次产业间的结构调整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对劳动生产率存在"结构红利"效应,但劳动力投入结构的变动并非来源于市场化改革;技术市场化带动了研发支出结构的优化,促进创新要素更多地由企业来支配,进而间接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我国实行的市场化改革政策使资金配置机制发生了变化,导致资金结构有所调整,并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金配置机制变革的基础上,探求资金结构变化的特点,通过平面数据回归证明,资金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且资金集中化及其结构失衡会阻碍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资金配置中存在资金集中以及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防范融资集中化风险,疏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调控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形成资金的有效、安全配置,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丹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火生 黄小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如何牢固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策应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笔者认为,应注重环境改良和金融创新,具体说来,要着力发挥地方政府、央行分支行和微观金融机构三个层面的合力作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信贷配置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明方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及所带动的广大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 ,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