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1)
2023(10039)
2022(8209)
2021(7482)
2020(6445)
2019(14836)
2018(14546)
2017(28945)
2016(15249)
2015(17177)
2014(17197)
2013(16958)
2012(15766)
2011(14299)
2010(14904)
2009(13846)
2008(12989)
2007(11414)
2006(10388)
2005(9541)
作者
(43419)
(36718)
(36472)
(35021)
(23304)
(17544)
(16487)
(14195)
(13949)
(13042)
(12733)
(12173)
(11842)
(11808)
(11328)
(11310)
(10799)
(10592)
(10391)
(10065)
(9452)
(9015)
(8967)
(8480)
(8274)
(8138)
(7991)
(7766)
(7535)
(7127)
学科
(89642)
经济(89583)
管理(41928)
(39977)
方法(34934)
数学(31927)
(31565)
企业(31565)
数学方法(31384)
地方(21045)
中国(19092)
(18968)
(16004)
业经(15894)
(15032)
地方经济(13972)
农业(13225)
(12863)
(12199)
贸易(12189)
(11731)
(10945)
金融(10943)
理论(10825)
(10332)
环境(10296)
产业(10213)
(10011)
银行(9999)
(9642)
机构
学院(223852)
大学(220938)
(106096)
经济(104342)
管理(83895)
研究(78708)
理学(72510)
理学院(71717)
管理学(70228)
管理学院(69831)
中国(58655)
(45963)
科学(44862)
(44768)
(39747)
财经(36676)
研究所(35911)
中心(34620)
经济学(34585)
(33400)
(33374)
(32340)
经济学院(30878)
业大(29839)
北京(28640)
(28133)
(27927)
师范(27863)
财经大学(27253)
农业(25922)
基金
项目(145569)
科学(115632)
基金(106800)
研究(105773)
(92578)
国家(91889)
科学基金(79503)
社会(69641)
社会科(66245)
社会科学(66226)
(57580)
基金项目(55063)
自然(50453)
教育(49733)
自然科(49402)
自然科学(49394)
自然科学基金(48471)
(46898)
资助(45861)
编号(41168)
重点(33351)
(32724)
成果(32711)
(32500)
(29817)
课题(29600)
国家社会(29387)
教育部(28692)
创新(27965)
人文(27584)
期刊
(122998)
经济(122998)
研究(70521)
中国(42675)
(34403)
管理(33767)
学报(31339)
(30754)
科学(29725)
大学(24635)
学学(23502)
经济研究(22374)
技术(22181)
教育(21926)
农业(21034)
(20287)
金融(20287)
财经(19079)
业经(17788)
(16620)
问题(15129)
统计(14343)
技术经济(13242)
(12636)
世界(12270)
(12123)
商业(11760)
(11625)
决策(11466)
国际(10406)
共检索到34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与我国同属金砖国家,具有相似的国情,比较和研究上述四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模式转变和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更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发现,上述四国在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错配、金融市场开放加剧和原有经济结构固化、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阻碍经济转型升级、汇率市场化冲击经济增长稳定、土地分配不公对经济增长稳定形成负向产权激励机制、经济发展失衡和就业不稳影响消费主导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据此,本文总结了相关启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宏伟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一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但是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并非是根除贫困的灵丹妙药,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地导致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富人、开放地区以及新兴产业增长速度较快,而穷人、落后地区和产业往往受惠极少,这种分配上的不平等常常让增长的减贫效应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使贫困人口意外地增加。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有关中、印、俄、巴四国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模型,将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变化对贫困人口数量的影响量化,进而从经验上证明,惠及穷人的"亲贫式"增长才是根除贫穷的关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庆明  高羽  
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政府鼓励消费政策的支持,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形成,其投资机会主要表现在,制度及政策经济效应、通胀价格传导机制、服务消费的兴起和多元化消费结构对相关行业的促进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广喜  
基于1981-2008年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各国的碳排放与各种能源消费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碳排放与GDP负相关,而其他三国均是正相关;短期来看,煤炭消费是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的能源消费因素,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增长均是导致石油消费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少华  谢琳  
以南亚四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南亚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试图揭示南亚选择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原因及可持续性,以期对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南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历史的选择,与自身资源和当时的国际条件密切相关;服务全球化和锁定效应的外部因素及语言文化传统等内部因素是造成南亚选择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南亚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和借鉴的;南亚经验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不是唯一快速发展的道路,后发国家如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并不需要一直等待,直到中国等现有制造业生产大国失去劳动力的比较有优势后再通过制造业的发展走上富裕之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长青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华轩  
本文立足于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分析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是云南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选择,以及加强自主创新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文强  严明义  
本文从经济结构的约束效应出发,分析了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多维经济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中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在需求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多重约束,对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周期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这在多维结构发生整体性转变或局部突破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主动调控会改变产出结构弹性,并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内部传导机制进而引起阶段性的经济波动。本文依此建立了STAR实证模型,并从多维结构约束的角度对经济波动提出了新的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新烁  
重拾结构转变引致经济增长论题,收集197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审视经济结构互动系统,利用动态空间增长效应模型识别"短期直接与间接效应"、"长期直接与间接效应"矩阵,深入探讨了结构与增长作用关系的机制和内涵。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经济结构增长效应存在空间系统关联;时间断面上,结构的长、短期效应差异显著,且样本期内"富者愈富"的空间效应趋向仍然存在,需理顺增长与结构的互促关系;时空维度上,动态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指出各经济结构变量的表现更为显著的是短期特征,长期稳定可能还未出现,经济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新烁  
重拾结构转变引致经济增长论题,收集197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审视经济结构互动系统,利用动态空间增长效应模型识别"短期直接与间接效应"、"长期直接与间接效应"矩阵,深入探讨了结构与增长作用关系的机制和内涵。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经济结构增长效应存在空间系统关联;时间断面上,结构的长、短期效应差异显著,且样本期内"富者愈富"的空间效应趋向仍然存在,需理顺增长与结构的互促关系;时空维度上,动态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指出各经济结构变量的表现更为显著的是短期特征,长期稳定可能还未出现,经济分析应注重短期阐释而非仅有长期探讨。影响机制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结构调整需系统考虑时空协调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昭  
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它主要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为核心。二是区域结构变动。从空间类型看,区域结构变动主要体现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总体中的变动情况。三是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通过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变动之间的相关程度,能够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依赖程度,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红芳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东盟四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及其逆向转变,探索东亚经济发展模 式的多样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在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 同时带来了变革与发展的机遇,促使东盟四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与政 策的调整,为经济模式的再逆向转变创造了条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党的十八大提出稳增长要有新的思路和政策,要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进行的是升级性结构调整,它关系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投资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与结构调整要注意两者平衡的关系;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简政放权;金融体制改革要彻底解决金融垄断,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加直接税务,减少间接税务,等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  余新华  朱建伟  
近年来,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加速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坚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重,以促进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