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5)
2023(15681)
2022(13279)
2021(12202)
2020(10087)
2019(23282)
2018(23026)
2017(44206)
2016(23692)
2015(26333)
2014(26266)
2013(25563)
2012(23747)
2011(21223)
2010(21590)
2009(19648)
2008(18791)
2007(16315)
2006(14544)
2005(13200)
作者
(66471)
(55399)
(55070)
(52578)
(35393)
(26517)
(25048)
(21615)
(21140)
(19871)
(19049)
(18603)
(17771)
(17707)
(17264)
(17152)
(16493)
(16087)
(15897)
(15767)
(14102)
(13580)
(13479)
(12904)
(12553)
(12461)
(12180)
(12022)
(11286)
(10776)
学科
(117641)
经济(117549)
管理(65401)
(62909)
(50254)
企业(50254)
方法(45910)
数学(40878)
数学方法(40221)
中国(30894)
地方(29000)
(28073)
业经(23990)
(23921)
(20847)
农业(19423)
(18337)
(17865)
贸易(17851)
(17218)
地方经济(17087)
理论(16582)
(15977)
金融(15976)
(15827)
银行(15803)
环境(15601)
技术(15244)
(15222)
(14876)
机构
学院(331557)
大学(328275)
(145792)
经济(143009)
管理(127336)
研究(114549)
理学(109249)
理学院(108047)
管理学(105911)
管理学院(105293)
中国(86836)
(69350)
科学(67395)
(64291)
(56772)
中心(52276)
(51414)
研究所(51203)
财经(50845)
(50302)
业大(46264)
(46180)
经济学(45650)
北京(43921)
(43417)
师范(42933)
(41932)
经济学院(40756)
(40088)
农业(39611)
基金
项目(220217)
科学(174788)
研究(162004)
基金(159649)
(138682)
国家(137543)
科学基金(119276)
社会(103992)
社会科(98807)
社会科学(98786)
(87316)
基金项目(83272)
自然(76226)
教育(76093)
自然科(74554)
自然科学(74542)
自然科学基金(73197)
(72719)
资助(66567)
编号(65254)
(52088)
成果(51882)
重点(50294)
(48603)
(46089)
课题(45973)
国家社会(43411)
创新(43099)
教育部(42253)
科研(41774)
期刊
(166071)
经济(166071)
研究(101462)
中国(68945)
管理(50354)
(49793)
学报(46995)
(46709)
科学(45125)
教育(38586)
大学(37043)
学学(34821)
技术(34446)
农业(32010)
(31031)
金融(31031)
经济研究(28204)
业经(26434)
财经(25675)
(22259)
问题(21034)
统计(18457)
技术经济(18404)
(17338)
(16502)
(15709)
商业(15590)
世界(15315)
决策(14903)
现代(14540)
共检索到50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长青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行明  刘朋  马双  
2007年以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全面超越东部地区,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尤其以西部地区最为突出,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出缺口在经历了1993~1996年的短暂收缩后持续负向扩大,说明各地区实际产出长期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这也说明我国整体及区域经济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站不住脚。长期来看,未释放的经济增长潜力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挖掘发展潜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荣涛  
经济增速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越高越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政府适应国内外发展要求而主动进行调控的结果。考察一国经济问题不能仅看速度高低,重要的是增速背后的质量,其中结构与效益对速度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转移重心,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模式,更加重视就业和民生服务;在增长动力方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华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其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效的影响。运用FAVAR模型评估新常态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销售利润率的动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造业结构变迁的方向。结果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冲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影响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盈利能力,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于冲击的反应不同。资本密集型行业反应最为敏感,其次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此外,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了汇率波动幅度,对外向型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表现出较弱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而以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则整体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将影响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可以看到,在市场机制中利润法则的主导下,制造业将逐步向抗风险能力强和盈利能力强的行业变迁,中国政府既要遵循利润法则主导下的制造业结构变迁方向,同时也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积极发挥辅助功能,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进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华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其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效的影响。运用FAVAR模型评估新常态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销售利润率的动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造业结构变迁的方向。结果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冲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影响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盈利能力,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于冲击的反应不同。资本密集型行业反应最为敏感,其次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此外,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了汇率波动幅度,对外向型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密集度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华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其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效的影响。运用FAVAR模型评估新常态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销售利润率的动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造业结构变迁的方向。结果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冲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影响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盈利能力,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于冲击的反应不同。资本密集型行业反应最为敏感,其次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此外,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了汇率波动幅度,对外向型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密集度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2014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等多项指标呈现下滑走势,最新公布的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8.1,创八个月来的新低。目前看我国经济减速和下行的压力较大,实现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业界对此充满担忧。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减速?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出台哪些政策稳定经济、提振信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新低2014年1~2月份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较为疲弱,突出表现为三大需求、工业生产、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1.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分产业看,一至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万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万亿元,增长7.9%.增速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6.7%。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这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原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有志  宋阳  
从2014年起,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据统计,窄口径(不包括央企资产)意义上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比重为64%。工业结构中能源工业比重过高,过去10年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最高为72.9%,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王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这一保障又是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没有稳增长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行混合经济结构优化。混合经济结构优化不仅要解决宏观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合理比例问题,更要解决微观企业主体内部不同经济成分的合理比例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伟泽  
资产泡沫通常出现在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但近几年中国却出现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与资产泡沫风险不断加剧的衰退式资产泡沫新现象,这给宏观政策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构建含有资产泡沫与高债务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应对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点结论:第一,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传统资产泡沫存在显著差异。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不再依赖于乐观预期与信贷扩张两大要素,核心原因在于高债务下僵尸企业等负债主体过度依赖"借新还旧"的方式来滚动债务,所导致的实体经济低迷与金融体系活跃的分化格局。第二,虽然"双紧"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组合能够有效抑制传统资产泡沫,但不适用于衰退式资产泡沫。"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是更有效的政策组合。第三,治理衰退式资产泡沫时,不能只注重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繁荣,推进实体经济去杠杆以降低负债主体对"借新还旧"的依赖是更为重要的一环。本文研究不仅完善了理论上对资产泡沫形成与应对的共识,也对于中国如何妥善应对衰退式资产泡沫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经济忽冷忽热。从历史经验看,我国年度GDP增长率超过12%,就会出现明显的经济过热;年度GDP增长率低于8%,经济就会明显过冷。因此,早在1998年,朱镕基同志担任总理的时候,就对经济增长提出了"保八"的要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对2012年我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增长速度约为8.5%的预测,对三大需求增长态势做了"一快两慢"的判断,并认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可望增强;同时,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及其必然趋势,并指出需要关注的六个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或基调不需做大的调整等六项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的约束。(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模式转变增加。(2)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城市经济一、二产业调整的"结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变,有助于二、三产业调整中"结构红利"的进一步释放。(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