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3)
2023(16547)
2022(14264)
2021(13197)
2020(10918)
2019(25092)
2018(25265)
2017(48524)
2016(26317)
2015(29407)
2014(29419)
2013(29421)
2012(27712)
2011(25090)
2010(25409)
2009(23208)
2008(22400)
2007(19765)
2006(17794)
2005(16133)
作者
(77638)
(64656)
(64163)
(61146)
(41530)
(30997)
(29166)
(25266)
(24682)
(23098)
(22109)
(22075)
(20865)
(20715)
(20019)
(19862)
(19134)
(18789)
(18550)
(18512)
(16356)
(16014)
(15606)
(14884)
(14573)
(14411)
(14406)
(14127)
(13037)
(12733)
学科
(124060)
经济(123938)
管理(69942)
(65976)
(52607)
企业(52607)
方法(45717)
数学(39157)
数学方法(38758)
中国(34398)
地方(32394)
(30435)
(27892)
业经(26057)
(24443)
农业(20838)
(20165)
(18979)
贸易(18963)
环境(18297)
(18232)
(18201)
地方经济(17907)
理论(17758)
(17553)
金融(17550)
(17378)
银行(17327)
(16721)
(16290)
机构
大学(378228)
学院(376081)
(155904)
经济(152461)
管理(143975)
研究(136834)
理学(123199)
理学院(121659)
管理学(119617)
管理学院(118926)
中国(101417)
科学(85051)
(82830)
(70088)
(69284)
研究所(63750)
(61553)
中心(60587)
(56909)
业大(55031)
财经(54856)
北京(53226)
(52811)
师范(52301)
(50001)
(49621)
农业(47770)
(47675)
经济学(47091)
师范大学(42487)
基金
项目(252140)
科学(197593)
研究(184496)
基金(181024)
(158110)
国家(156773)
科学基金(133649)
社会(115611)
社会科(109408)
社会科学(109378)
(98411)
基金项目(96713)
自然(86410)
自然科(84334)
自然科学(84317)
教育(83265)
(83255)
自然科学基金(82785)
编号(75180)
资助(74273)
成果(61457)
(58090)
重点(57014)
(54866)
课题(52636)
(51439)
创新(48064)
科研(47698)
国家社会(47066)
教育部(46652)
期刊
(182435)
经济(182435)
研究(118580)
中国(74794)
学报(59313)
科学(55875)
(55776)
管理(53638)
(50490)
大学(44299)
教育(42144)
学学(41228)
农业(38585)
(34032)
金融(34032)
技术(32931)
经济研究(29261)
业经(28699)
财经(26700)
问题(24726)
(22927)
图书(22240)
(19895)
技术经济(19191)
资源(18326)
理论(17867)
科技(17806)
现代(17787)
商业(16743)
世界(16557)
共检索到575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枫林  吴园一  
本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初步揭示了无锡、苏州两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及驱动内因。分析结果表明:无锡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于苏州,苏州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有明显特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上与无锡差距较大,支撑苏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是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周承东  
本地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在当前人才工作的转型阶段尤为重要,区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地方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地的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正越来越明显起来。文章从地方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教育的经济意义、老百姓的教育支出统计,就业与社会问题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本地高等教育事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美  张忠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跃秋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式,对温州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温州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特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摆在温州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桂兰  董伟燕  
位于苏南地区的无锡曾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而闻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五大”为私营经济“正名”、“升位”,《宪法修订案》明确私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个人独资企业法》、《江苏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案例》等重要法律法规、政策出台,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宏观环境,私营经济正处在总量快速增长、领域快速扩张、份额快速提升的重要阶段。2000年无锡市政府提出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一、无锡市私营经济发展现状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9.2%,占全市总量的12.7%;完成工业总产值444.6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市总量的17....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芦艳荣  周绍森  李斌  胡德龙  刘绿茵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技进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仕新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计量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根据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教育对经济发展直接贡献的方法,然后本文设定了一个新的模型,专门用来验证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之间的互补关系并确认人力资本是否具有外溢性,最后本文设定了一个计量教育对经济发展间接贡献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先声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内地城市。如广东省,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2倍。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20%以上;顺德县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3倍。13年平均年递增18.8%;深圳10年来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65%,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  
以广州港为例,适当选取了一定的城市经济指标和港口经济指标,在系统分析广州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广州港对广州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广州城市经济对广州港发展的反馈两个方面,对广州港与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广州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研究课题组  温涛  彭智勇  许洪斌  宋乃庆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一个人们公认的事实,虽然国外早有实证,并由此形成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但国内至今尚无通过调查研究与数学方法有效结合的手段予以充分证实。正因为如此,教育对经济贡献的认同度也有所差异,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地位和经济对教育发展的支持。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而进一步发挥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则有赖于实施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燕  
专利能够推广应用新技术,形成新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建立适合区域专利绩效评价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实证研究包括专利在内的各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评价专利对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和贡献度。结果表明:(1)专利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专利产出质量也有重大影响,优化专利结构,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促使企业注重专利的市场化。(2)专利技术与产业技术密集程度相关,专利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专利产出量有限,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永锋  吴赟  王志增  
本文运用2004-2012年相关数据,从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方面测算和分析我国八大经济区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和绝对就业贡献率越高,且增长稳定;经济欠发达的西北、西南地区商贸流通业纳税贡献率普遍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商贸流通业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对地区城市化的贡献水平普遍不高,除三大沿海地区各年表现出稳中有升趋势外,其他地区都表现为小幅下降态势;开放度较高地区的流通业对开放度的贡献率较高,沿海、西南地区呈逐年增长态势,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地区表现出下降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伦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从经济增长、宏观税负、边际税负角度,运用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讨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联系与差距,以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这些差距,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税收的协调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承剑芬  
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无锡市城市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无锡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量,指出目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新发展理念规定了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二元结构现代化之路。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新时代推进的三农现代化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的"并联式"过程,强调共同富裕,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创新的核心地位,并且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四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五是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发展之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发展要突出内需导向和创新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