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3)
- 2023(17146)
- 2022(14523)
- 2021(13411)
- 2020(11215)
- 2019(25664)
- 2018(25822)
- 2017(49041)
- 2016(26689)
- 2015(29834)
- 2014(30042)
- 2013(29656)
- 2012(27366)
- 2011(25005)
- 2010(25355)
- 2009(23743)
- 2008(23003)
- 2007(20472)
- 2006(18612)
- 2005(16429)
- 学科
- 济(123900)
- 经济(123754)
- 管理(77412)
- 业(73121)
- 企(58768)
- 企业(58768)
- 方法(45960)
- 数学(39709)
- 数学方法(39282)
- 农(37487)
- 中国(30902)
- 地方(29602)
- 财(29297)
- 业经(29096)
- 制(26788)
- 学(25537)
- 农业(24995)
- 体(19228)
- 银(18381)
- 银行(18338)
- 融(18109)
- 金融(18105)
- 环境(17700)
- 行(17556)
- 理论(17447)
- 贸(17389)
- 贸易(17377)
- 和(17045)
- 易(16769)
- 务(16735)
- 机构
- 大学(383265)
- 学院(381814)
- 济(161102)
- 经济(157598)
- 管理(148255)
- 研究(134107)
- 理学(127312)
- 理学院(125836)
- 管理学(123819)
- 管理学院(123088)
- 中国(100128)
- 京(81400)
- 科学(80166)
- 财(75513)
- 所(67375)
- 农(63158)
- 研究所(60785)
- 中心(59935)
- 财经(58700)
- 江(58404)
- 业大(55592)
- 经(53132)
- 范(51670)
- 北京(51660)
- 师范(51228)
- 经济学(49126)
- 院(48358)
- 农业(47995)
- 州(46074)
- 经济学院(43784)
- 基金
- 项目(254692)
- 科学(200440)
- 研究(189498)
- 基金(184103)
- 家(159411)
- 国家(158019)
- 科学基金(135671)
- 社会(120914)
- 社会科(114435)
- 社会科学(114404)
- 省(100553)
- 基金项目(97690)
- 教育(86193)
- 自然(85725)
- 自然科(83613)
- 自然科学(83596)
- 划(82718)
- 自然科学基金(82083)
- 编号(77081)
- 资助(74955)
- 成果(63860)
- 重点(57219)
- 部(56319)
- 发(55558)
- 课题(53889)
- 创(52235)
- 国家社会(49782)
- 制(49328)
- 创新(48849)
- 教育部(48639)
- 期刊
- 济(191091)
- 经济(191091)
- 研究(121062)
- 中国(79600)
- 农(61083)
- 学报(59002)
- 财(57753)
- 管理(55979)
- 科学(55410)
- 大学(45692)
- 教育(43541)
- 学学(42995)
- 农业(40594)
- 融(37395)
- 金融(37395)
- 技术(33419)
- 业经(30578)
- 财经(29704)
- 经济研究(29683)
- 经(25494)
- 问题(24175)
- 技术经济(19395)
- 业(18963)
- 理论(18468)
- 版(18171)
- 图书(17698)
- 科技(17558)
- 现代(17382)
- 实践(16456)
- 践(16456)
共检索到585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关键词:
经济结构变革 村庄转型 宅基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旭晖 郭晓鸣
本文基于江西省余江区和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两个试点地区在宅基地所有权上强化了治理单位和产权单位的关联性,在宅基地资格权上基于成员资格认定引入有偿取得机制,在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上探索了使用权流转和指标交易的不同方式。在分析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改革路径:明确村集体在宅基地监管中的主体性作用;以有偿使用为抓手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在宅基地退出补偿中引入收益分享机制,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指导合理利用结余宅基地和农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国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泸县通过宅基地取得和成员权保障、宅基地有偿退出及使用、节余宅基地的市场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推动力。制度创新改革宅基地取得方式。村民申请使用宅基地,严格按照"定人定面积"原则,即3人及以下户按3人,4人户按4人,5人及以上户按5人。每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有偿使用费 建设用地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立娜 刘运伟 袁颖
[目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研究有利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缓解无偿无限期带来的土地超占乱占和闲置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和2018年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政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政策的开展能有效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进程,但政策的实施要注重公开透明性;有偿使用政策能有效缓解一户多宅、低效闲置、超占乱占等土地浪费现象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但对泸县生产方式转变、新业态发展、农户生活水平提升影响力较小;总体来看农户对有偿使用政策满意度和支持度较高。[结论]针对当前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该文认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还应该完善有偿使用费收取管理政策,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注重基层队伍建设,实现有偿使用费保值增值;合理选择安置模式,发展农村新业态;加强宅基地有偿使用与有偿退出的高效联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国富 王武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这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特别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指明了方向。目前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改革完善?为此,笔者在山西晋城市选择了十二个典型村庄,对其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12个典型村庄宅基地利用情况这12个典型村庄,分别选自6个县(市、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宅基地功能 宅基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思路。尽管这一政策思路甫一提出,也曾有"语惊四座"之效应,但短暂的学术讨论与争议后,业界便已基本形成共识,确认"三权分置"是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所有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黄志兵
调研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现代化转型相辅相成。一方面,宅基地制度改革承载着乡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改革试点中也存在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匹配、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关系失衡、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融合不足等问题,引发了"集中居住病""被上楼之争" "乡村治理危机""乡村社会困境"等诸多矛盾。从推动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视角出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为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建强 林楠 杨雨山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虽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但现有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区政策对于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国外产权界定、市场交易、治理结构以及居民点建设进行阐释,再从我国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制度障碍及改革着力点、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效果3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升了农民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缓解了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和低效利用等问题,但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因此,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还应该针对农民的实际诉求,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谨慎推进改革速度。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制度改革 政策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建强 林楠 杨雨山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虽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但现有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区政策对于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国外产权界定、市场交易、治理结构以及居民点建设进行阐释,再从我国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制度障碍及改革着力点、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效果3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升了农民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缓解了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和低效利用等问题,但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制度改革 政策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于璐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住房水平与居住环境整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农村住房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房闲置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并存;农村居住环境较差与近年来财政不断向农村倾斜的矛盾;政策限制农房流转与现实中农房地下交易的矛盾;不同收入、年龄阶层对农房的不同需要与农房低效利用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构建农村住房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