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6)
2023(17774)
2022(15258)
2021(14210)
2020(11931)
2019(27433)
2018(27143)
2017(53777)
2016(28723)
2015(32282)
2014(32607)
2013(32242)
2012(29981)
2011(27362)
2010(27923)
2009(26572)
2008(25572)
2007(23026)
2006(20844)
2005(19250)
作者
(83090)
(68836)
(68330)
(65567)
(43937)
(32826)
(31277)
(26618)
(26210)
(24874)
(23423)
(23196)
(22113)
(22014)
(21495)
(21364)
(20433)
(19942)
(19894)
(19869)
(17645)
(16827)
(16628)
(15734)
(15619)
(15559)
(15321)
(15099)
(13906)
(13410)
学科
(130389)
经济(130232)
管理(87894)
(81993)
(68493)
企业(68493)
方法(51382)
数学(44768)
数学方法(44299)
中国(38164)
(35089)
(32139)
(30567)
金融(30564)
(30445)
(30177)
银行(30134)
(29005)
地方(28948)
业经(28201)
(25133)
(22922)
贸易(22902)
(22266)
(21360)
财务(21281)
财务管理(21238)
农业(21012)
(20473)
企业财务(20210)
机构
大学(419381)
学院(418037)
(182137)
经济(178218)
管理(162220)
研究(143826)
理学(138362)
理学院(136869)
管理学(134809)
管理学院(134042)
中国(115282)
(89068)
(88841)
科学(82378)
(72007)
财经(69366)
中心(65379)
研究所(64461)
(62751)
(62735)
(60623)
北京(57381)
经济学(56707)
业大(55566)
(53155)
师范(52723)
(51538)
财经大学(51344)
经济学院(50802)
(50694)
基金
项目(266749)
科学(210154)
研究(200232)
基金(193715)
(166116)
国家(164723)
科学基金(141805)
社会(127827)
社会科(121319)
社会科学(121288)
(102533)
基金项目(101540)
教育(91357)
自然(88971)
自然科(86802)
自然科学(86784)
(85574)
自然科学基金(85249)
编号(82091)
资助(81057)
成果(68772)
(60131)
重点(59397)
(57530)
课题(56870)
(54833)
国家社会(52491)
教育部(52296)
(52002)
创新(51258)
期刊
(210581)
经济(210581)
研究(136565)
中国(81989)
(68045)
管理(62607)
学报(58200)
(55995)
金融(55995)
(55431)
科学(55016)
大学(45414)
教育(43151)
学学(42814)
农业(36899)
技术(35952)
财经(35616)
经济研究(34477)
业经(32017)
(30568)
问题(27129)
(22268)
理论(21864)
技术经济(21593)
国际(19711)
现代(19701)
实践(19446)
(19446)
商业(18805)
图书(18517)
共检索到647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屠孝敏  
本文论证了我国在现有的金融结构条件下,只能采用信贷渠道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并认为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导致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货币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才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正确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红  
采用1997年至200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全面分析了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存在效果和时滞的差异性,其中,短期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企事业贷款对加息的反应不明显,消费贷款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施琍娅  
文章根据资金获得方式的异同将我国现阶段经济划分成典型的二部门经济结构,并从货币政策的外汇传导机理角度分析了这一格局产生的根源,指出虽然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对涉外部门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从应对全面开放条件下保持内外均衡的挑战来看,应逐步改变偏重涉外部门的政策取向,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黄纯灿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产生影响。本文先对1998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度量,发现2005年第2季度是一个突变点,即在2005年2季度后我国金融脱媒开始显现。再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发现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华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信贷配给渠道、传统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通过实证研究,在我国务渠道发挥作用与西方不同,但货币政策传导效力是明显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还应构造新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金融压制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低效率问题。认为在央行设定的自身与商业银行进行的博弈过程中 ,超额储备金是货币政策直接影响的一种特殊基础货币 ,它的增长既反映了我国央行负债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反映了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减少。作者认为 ,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的当务之急是 :迅速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大小确定贷款利率的更大自主权 ,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 ;取消金融机构在人行户头上所有储备金存款利率 ;停止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回笼银行资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淑一  欧大军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年到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工业生产之间有一种长期的协同运动规律。同时本文还对1999年到2005年的货币、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生产者价格指数对货币变化更为敏感,而且它进一步地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艳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既有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把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光明  
本文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回顾入手,提出以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为界划分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个阶段,并就其特点和利弊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障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运行体系为目标,提出了重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设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本文从古典货币政策和汇率传导模型出发,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各环节的有效性,详细论述了市场条件下和非市场条件下的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对汇率的传导环节中,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货币政策不是推动汇率波动的原因。货币政策对汇率传导的失效可归因于汇率非市场化、资本流动受限及强制结售汇制等因素。在汇率对实体经济的传导环节中,汇率能够对投资、消费、净出口变动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实体经济,但汇率对CPI的波动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