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9)
2023(10153)
2022(8153)
2021(7659)
2020(6536)
2019(15034)
2018(14712)
2017(29006)
2016(15460)
2015(17404)
2014(17441)
2013(17232)
2012(15943)
2011(14007)
2010(14818)
2009(13848)
2008(13924)
2007(12281)
2006(11001)
2005(10076)
作者
(43209)
(35776)
(35709)
(34457)
(23043)
(17080)
(16189)
(13841)
(13529)
(13047)
(12438)
(12017)
(11564)
(11509)
(11442)
(10975)
(10774)
(10353)
(10216)
(9881)
(9100)
(8878)
(8700)
(8361)
(8147)
(8075)
(7886)
(7504)
(7208)
(7030)
学科
(88610)
经济(88553)
管理(54469)
(46689)
(41761)
企业(41761)
方法(35308)
(34403)
数学(32157)
数学方法(31627)
地方(21018)
中国(19024)
(18455)
财务(18417)
财务管理(18357)
企业财务(17618)
(16823)
业经(15501)
(15253)
财政(14699)
(13916)
地方经济(13481)
(13249)
(12125)
(10936)
银行(10928)
(10911)
金融(10910)
理论(10815)
(10440)
机构
学院(224698)
大学(223475)
(104871)
经济(103014)
管理(87121)
理学(75028)
理学院(74310)
研究(73814)
管理学(72921)
管理学院(72514)
(58299)
中国(58128)
(45399)
财经(42237)
科学(41023)
(38247)
(36863)
经济学(34115)
(33293)
中心(32794)
研究所(32395)
财经大学(31196)
经济学院(30340)
北京(28964)
(27566)
业大(26900)
(26269)
(26186)
(25323)
师范(25065)
基金
项目(139886)
科学(111082)
基金(103355)
研究(102302)
(88333)
国家(87684)
科学基金(76889)
社会(67983)
社会科(64824)
社会科学(64805)
(54021)
基金项目(53384)
自然(48373)
教育(47650)
自然科(47364)
自然科学(47355)
自然科学基金(46505)
资助(44648)
(44130)
编号(39936)
成果(33208)
(31512)
重点(31510)
(29546)
国家社会(28602)
(28550)
教育部(28007)
课题(27854)
人文(27261)
大学(26917)
期刊
(121522)
经济(121522)
研究(73684)
(52874)
中国(42636)
管理(35000)
学报(28895)
科学(27643)
(23936)
大学(23487)
财经(22978)
(22876)
金融(22876)
学学(22648)
经济研究(22311)
技术(20855)
(19758)
教育(17230)
业经(15883)
农业(15697)
问题(14958)
统计(14778)
技术经济(13299)
(13016)
财会(12982)
会计(12385)
决策(11973)
(10777)
商业(10416)
世界(10155)
共检索到347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正  张硕楠  张琳  
本文使用终极控股股东追溯方式对2010-2014年我国城商行股权进行统计,发现地方政府对其控股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地方政府基于地区禀赋内生选择的结果。地方政府对控股模式的选择本质上为经济增长驱动下的最优资本分配问题,体现为资本在低效但有控制权收益的国企与高效民企之间的分配权衡,国企作为资本优先去向,影响其资本需求的因素如国有经济比例、财政状况、金融业竞争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控股态度。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例越低,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财政禀赋与金融控制之间关系受国有经济比例影响,国有经济比例较高时,财政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而较低时则恰好相反呈替代关系;地区金融业垄断程度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城商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正  张硕楠  张琳  
本文使用终极控股股东追溯方式对2010-2014年我国城商行股权进行统计,发现地方政府对其控股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地方政府基于地区禀赋内生选择的结果。地方政府对控股模式的选择本质上为经济增长驱动下的最优资本分配问题,体现为资本在低效但有控制权收益的国企与高效民企之间的分配权衡,国企作为资本优先去向,影响其资本需求的因素如国有经济比例、财政状况、金融业竞争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控股态度。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例越低,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财政禀赋与金融控制之间关系受国有经济比例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快速城镇化导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加重,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也具有一定反作用。本文从土地财政依赖的视角对我国现行城镇化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城镇化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现行主流城镇化模式具有显著固化效应和路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模式的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鹤  
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不同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的中国经济转型理论框架,试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的现象,以及试点、增量、渐进等改革特征加以解释。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地区经济结构和财政分权形式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及渠道,指出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将取决于财政分权下该地区生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地区产出的期望值及其波动性、地方财政边际收益以及财政留成率等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海军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企正在威胁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国务院43号文的出台为契机,采用2012—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不同地理禀赋的城市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反应。研究发现:(1)当中央政府要求融资平台债务与政府信用脱钩后,相较于地理禀赋好的城市,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城投债发行得到了抑制,但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却逆向扩张,最终使得其总体债务水平并未下降,甚至显著上升;(2)官员晋升压力会促使地理禀赋差的城市更显著地扩张融资平台债务,特别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但是,一旦城市财政压力较大、土地抵押担保力度不足,则地理禀赋差的城市也难以大规模扩张非标债务;(3)债务治理后,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非标债务扩张行为在中央转移支付水平低的城市以及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表现更为明显,甚至它们还会显著扩张以基建投资为目的的城投债。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理禀赋城市和不同债务的特征,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明  魏后凯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发展经济学文献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但地方政府在这种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却被现有文献所忽略。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税收行为、公共支出行为和寻租行为的影响,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会抑制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但对公共支出的供给存在促进作用,同时,自然资源禀赋还会恶化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虽然没有发现自然资源禀赋对公共支出产生直接作用的证据,但发现自然资源禀赋确实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和寻租行为。此外,自然资源禀赋本身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政府行为的同时也抑制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地方政府形成了依赖土地征收获取财政收益的财政收入模式,而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土地管理法》的3次修订及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均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强化有其必然性,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修订现有《宪法》条款,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落实法治政府"还权于民"的民主要求,推动房产税改革法治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畅  郭雪萌  王卓君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PPP模式得到了大力推进并引起广泛的研究关注。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以世界银行PPP项目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的关系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水平对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的行为决策存在正向影响,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大,地方政府受到双重竞争压力增大,财政自由度提升,为获取投资建设资金,其更倾向于寻求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进一步检验表明,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能源行业中,这一促进关系更为显著。此外,财政透明度会对此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财政透明度越高,越能够缓解财政分权带来的融资风险并减弱PPP模式下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正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物质和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过程。本文采用26个省级面板的数据,探讨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与规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正面影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负面影响,会扩大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遏制作用。另外,从三重维度上衡量,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因此,改革政府支出结构,调节政府支出规模,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并基于动态广义空间模型,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为负,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导致循环经济绩效的下降;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特征;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尤佳  
关于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态度,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政策对非公经济存在所有制歧视;另一类观点认为包括跨国资本与民间资本在内的非公经济拥有游说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对其有利的政策的能力。作者通过经验材料和统计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评估非公经济的政策环境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