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7)
2023(12392)
2022(10153)
2021(9326)
2020(7850)
2019(17939)
2018(17451)
2017(33423)
2016(17639)
2015(19892)
2014(19973)
2013(19900)
2012(18822)
2011(17380)
2010(17584)
2009(16945)
2008(16639)
2007(15088)
2006(13620)
2005(12921)
作者
(51238)
(42954)
(42789)
(40859)
(27475)
(20291)
(19350)
(16560)
(16422)
(15110)
(15009)
(14266)
(13952)
(13872)
(13750)
(13443)
(12746)
(12550)
(12367)
(11772)
(10945)
(10336)
(10221)
(9830)
(9757)
(9716)
(9396)
(8981)
(8620)
(8339)
学科
(98945)
经济(98841)
管理(54894)
(50165)
(40310)
企业(40310)
方法(36754)
数学(33051)
数学方法(32854)
中国(27444)
(22865)
(22558)
(19803)
地方(19764)
业经(18276)
(17776)
银行(17763)
(17440)
金融(17438)
(17217)
贸易(17203)
(17089)
(16757)
(16207)
(15716)
地方经济(13545)
(13205)
财务(13181)
环境(13166)
财务管理(13147)
机构
大学(271956)
学院(267337)
(134626)
经济(132381)
管理(101260)
研究(98466)
理学(85455)
理学院(84515)
管理学(83478)
管理学院(82951)
中国(82513)
(64838)
(56994)
科学(51472)
财经(50746)
(48598)
(46256)
经济学(45135)
中心(43736)
研究所(43240)
经济学院(40365)
(39295)
财经大学(37941)
北京(37082)
(36385)
(35138)
业大(31612)
(31071)
师范(30794)
(30315)
基金
项目(167075)
科学(134512)
基金(127895)
研究(123054)
(110255)
国家(109466)
科学基金(94599)
社会(85661)
社会科(81560)
社会科学(81540)
基金项目(65815)
(59261)
自然(57521)
自然科(56231)
自然科学(56215)
自然科学基金(55295)
教育(54955)
资助(53583)
(50659)
编号(45549)
(40063)
成果(38086)
国家社会(37831)
重点(37806)
(36332)
(36116)
教育部(35486)
中国(34137)
人文(33774)
(33738)
期刊
(154966)
经济(154966)
研究(93567)
中国(54963)
(49995)
管理(41004)
(36532)
金融(36532)
科学(36434)
学报(35349)
(33205)
大学(28656)
财经(27817)
学学(27375)
经济研究(26593)
(24018)
农业(21562)
技术(21465)
问题(20305)
业经(19866)
(18582)
教育(18134)
国际(17134)
世界(16602)
技术经济(15353)
统计(14143)
理论(12818)
经济问题(12458)
(12436)
现代(12057)
共检索到427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文章基于保险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利用样本期为199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无论是全国31个省市的样本,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样本,总体和分别回归的结果均表明,各省市期初寿险业结构、大中企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和银行贷款余额与寿险业结构正相关,寿险市场规模、寿险市场需求增长率、人均GDP、重工业比重、股票市值、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与寿险业结构负相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美芳  
本文研究了我国寿险需求的决定因素,特别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增长的GDP是我国寿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短期来看,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另外,人口老龄化和金融业发展也对我国寿险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强  辛宝海  
对于仍处于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中国来说,消除工农和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的首要工作是从理论上搞清楚中国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据此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有的放矢的对策。该文从经典二元经济理论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出发,比较分析中国学者的观点,从理论上厘清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真正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经济制度结构是一个社会一系列经济制度的集合,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制度结构是该国经济体制的总和,而经济体制结构的变迁是经济体制总体的变化与创新。在此,经济体制安排或简称为经济体制,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包括关于经济的法律、法规、政策,还包括一些合作者之间的经济行为规则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特别是始于1992年的经济体制结构的变迁,加速着中国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应斌  
本文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角度来分析所有制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制结构变迁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使我国经济出现结构性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本文试图说明,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市场制度应体现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能通过市场调整出合理的经济结构。文中通过模型对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之间的互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产业结构或所有制结构单方面地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都无法使经济结构达到一种合理的状态。并且通过市场调整经济结构时,市场制度的价值取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比较分析不同的市场制度价值取向下市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现,只有当经济中形成一种国有经济不与民(资本和劳动)争利的制度环境,并且制度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保护资本利益,但同时兼顾劳动利益时,市场才能调整出合理的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朱戎  
中国工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使该问题清晰化:一是利用残差计量分析方法计量出中国工业经济制度变迁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制度结构性变化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二是计量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化的轨迹,指出制度变革对工业经济贡献的变化趋势;三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结构性指标,找出导致各种经济成分TFP近几年变化趋势的原因;四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和审视中国工业制度变革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霞  周殿玺  兰林旺  
以冀麦 2 6为材料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灌溉制度对小麦产量结构形成和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期灌溉的单位面积粒数 ,以拔节期灌水的最高 ,灌水时期向前或向后推移 ,其单位面积粒数均下降 ,呈现倒“∨”字型变化 ;粒重与此相反 ,以拔节期灌水的为最低 ,灌水时期向前或向后推移 ,粒重均增高 ,呈现“∨”字型变化。灌水对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表现为 :灌水次数多 ,总灌水量大的 ,产量物质来源对开花后的物质生产依赖性大 ;反之 ,灌水次数少 ,灌水量小 ,产量物质来源对开花前暂贮物质的依赖性则强。此外 ,本文还根据试验结果 ,讨论了小麦节水栽培的对策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尚恒  
制度因素作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变量,其不断的演进和变迁必然深深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文章运用我国1998—2014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就制度变迁对结构转型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权制度、开放制度等制度变迁构造变量通过有利于结构转型而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制度变迁及其构造变量的这种影响呈现了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产权制度变迁对结构转型的边际效应远大于中西部,但其结构转型的"中间效应"太小,导致产权制度变迁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杨继东  阎衍  朱戎  
工资形成机制变革现状分析(一)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拐点变化1.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工资仍不降反升。自2004年"民工荒"暴发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赵坚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持续的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反映到居民收入上,就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为今后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埋下隐患。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力求弱化这种不平等局面,但这需要研究不平等的经济来源。本文通过构造表示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化指数,利用协整模型对市场化指数、政府政策和产业发展、地区增长和收入水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本身带来了地区和产业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进而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而政府过去的结构调整政策效果有限。因此,本文建议政府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从过去的增长为中心的结构政策转向以转移支付为中心的结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