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9)
- 2023(10725)
- 2022(9049)
- 2021(8178)
- 2020(7030)
- 2019(15789)
- 2018(15373)
- 2017(29791)
- 2016(15164)
- 2015(16879)
- 2014(16733)
- 2013(16337)
- 2012(14691)
- 2011(13206)
- 2010(12868)
- 2009(11795)
- 2008(10726)
- 2007(8926)
- 2006(7783)
- 2005(6660)
- 学科
- 济(86625)
- 经济(86563)
- 管理(46075)
- 业(40574)
- 方法(34908)
- 企(33851)
- 企业(33851)
- 数学(31297)
- 数学方法(30931)
- 地方(19423)
- 中国(17393)
- 财(16472)
- 农(16458)
- 业经(15560)
- 学(14028)
- 地方经济(13161)
- 环境(12366)
- 农业(11456)
- 贸(10841)
- 贸易(10835)
- 制(10690)
- 和(10463)
- 易(10454)
- 务(10417)
- 财务(10379)
- 财务管理(10357)
- 理论(9921)
- 企业财务(9783)
- 融(9613)
- 金融(9612)
- 机构
- 大学(216750)
- 学院(216743)
- 济(102277)
- 经济(100499)
- 管理(88420)
- 理学(77230)
- 理学院(76523)
- 管理学(75301)
- 管理学院(74896)
- 研究(69944)
- 中国(52439)
- 京(43206)
- 财(43172)
- 科学(39618)
- 财经(35629)
- 中心(33211)
- 经济学(33149)
- 经(32557)
- 所(32233)
- 江(29711)
- 经济学院(29659)
- 研究所(29430)
- 业大(29245)
- 农(28065)
- 财经大学(26692)
- 北京(26484)
- 范(26231)
- 师范(25969)
- 院(25518)
- 经济管理(24269)
- 基金
- 项目(152395)
- 科学(122961)
- 基金(114567)
- 研究(111539)
- 家(98741)
- 国家(98004)
- 科学基金(86545)
- 社会(75339)
- 社会科(71707)
- 社会科学(71689)
- 基金项目(60721)
- 省(58200)
- 自然(55010)
- 自然科(53774)
- 自然科学(53765)
- 自然科学基金(52805)
- 教育(51134)
- 划(48644)
- 资助(46186)
- 编号(43155)
- 部(34438)
- 重点(34140)
- 发(33634)
- 成果(32906)
- 国家社会(32458)
- 创(32094)
- 教育部(30598)
- 人文(30147)
- 创新(30063)
- 科研(29234)
共检索到307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菲
本文使用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方法(EW-MFA)从物质维度研究中国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我们核算了1990-2008年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中国物质流总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除1998年外,中国经济的年度物质消耗持续增加,而物质效率呈现出四段式的发展趋势,反映出政府在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实施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EW-MFA作为环境管理有效工具的改进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系统 物质流核算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明 贾小平 石磊 张天柱
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看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该系统物质代谢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产业生态学前沿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辽宁省自1990年至2003年间的物质代谢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研究,从区域物质流情景的角度入手,推进了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及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并与国内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辽宁省社会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变化过程与全国过程有一定的类似,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绝对数量较大,相对数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能够高效率的转化为经济上的贡献,其自然物质生产效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2003年单位自然物质投入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宁 柳楷玲 孙启宏 李艳萍
利用物质代谢分析方法和环境冲击压力方程,对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总量、强度、效率及资源循环利用率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增长的物质高投入,并伴随着高污染排放;在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前提下,人均GDP的增长以物质代谢强度的大幅增加为代价;单位GDP的环境压力有所降低,但经济总量增长造成的环境总压力仍呈上升趋势;200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率首次突破5%,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下;1996~2001年是中国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状况相对良好的一段时期,技术进步是影响物质代谢规模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菲
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提供了一个核算框架来记录经济系统中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全部物质流,这使得PIOT成为环境-经济建模与核算一个极具价值的工具。本文给出了"基本的"PIOT框架和"扩展的"PIOT框架。在二者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带有包装物、残余物(废弃物和排放物)、循环物质和存量变化的"完整的"PIOT框架构建方法,其核心是将扩展的PIOT框架生产过程分为结构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
关键词:
物质投入产出表 物质平衡 物质核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脱钩",部分地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总的来说,各省市自治区并没有转变已有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小栟 李汉平
目前物质流分析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证方法。本文借助物质流分析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了环境经济系统及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模型,并利用模型中各段物质流之间的质量平衡关系,讨论了满足环境经济系统界面可持续约束条件下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必须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研究,在物质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得到以下结论:①满足环境经济系统界面可持续约束条件是实现经济系统物质流动可持续的基础;②为实现经济系统物质流的可持续,必须通过减少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稀缺性资源的消耗速率并同时降低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速率有可能实现;③以往过分依赖于经济系统末端的残余物处理达到改善特定区域范围某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乐 毛道维
本文运用含有实际余额效应的瓦尔拉斯模型描述了符号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基本平衡条件,并指出流动性(信用)是通过影响价值创造过程而间接地创造价值,但流动性的过度扩张可能导致符号经济系统独立于实体经济运行而与价值创造无涉,打破两系统的基本平衡关系。本文最后通过对美国新金融模式的分析,说明我们仍需按照"资金转移及分配"和"风险转移及分配"两种基本中介功能相分隔的原则来设计金融产品,才能避免信用过度扩张而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关键词:
流动性失衡 价值创造 符号经济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平刚 田良 陈彬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MFA)和IPA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研究,并与同期广东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直接物质输入呈上升趋势,1990-2007年间增长速度平缓,年均增长6.88%,而区域过程排放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0.95%;19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海南省物质输入强度、输出强度及物质输入效率均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4年以前,海南省物质输出效率明显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5年开始逐渐接近同期广东省水平。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揭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的物质流特征与演变规律,能够为...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 海南省 广东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传勇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尤为迅速。论文对该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逻辑框架及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方法的主要作用和局限,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①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能够得到简洁的可持续发展示踪指标,二是得到的采用物理量为单位的物质流指标便于比较;②主要局限有三,一是大的物质流会冲淡物质流指标描述物质流动状况的清晰度,二是物质流指标与物质流动环境影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三是使用范围有限制;③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有三,一是挖掘物质流分析结果所蕴含的社会研究价值,二是与土地利用分析的结合,三是向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迈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物质流分析 陕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陕西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物质流分析 陕西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璐 章锦河 王群 张宏磊 陈静 周晶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碳氧平衡与否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集成了城市碳氧平衡的测度方法,计算了2010年南京市经济系统的排碳耗氧量和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1排碳、耗氧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63.19%,57.33%)与交通运输(33.44%,39.61%)两大部门,耕地(60.51%,66.63%)和林地(24.34%,26.78%)是固碳释氧最主要的载体;2碳平衡系数为33.40,氧平衡系数为7.83,城市经济子系统对城市生态子系统已造成巨大压力;3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1.239kg/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9kg/美元),但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721kg/...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 向辉 王苏亮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析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关于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分析了我国2000-2003年直接资源投入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差距;并通过对2000年和2003年中国物质流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中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以上述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我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