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9)
2023(14019)
2022(11407)
2021(10407)
2020(8666)
2019(19520)
2018(19378)
2017(35183)
2016(19424)
2015(22235)
2014(22449)
2013(21723)
2012(19969)
2011(17889)
2010(18747)
2009(17419)
2008(17495)
2007(16494)
2006(14988)
2005(13870)
作者
(53983)
(45062)
(44961)
(42498)
(29017)
(21232)
(20580)
(17361)
(17018)
(16781)
(15371)
(15084)
(14722)
(14583)
(13835)
(13471)
(13429)
(13306)
(13106)
(12907)
(11521)
(11045)
(10731)
(10535)
(10438)
(10082)
(10044)
(10041)
(9038)
(9018)
学科
(95917)
经济(95815)
(84481)
管理(78733)
(78315)
企业(78315)
方法(31755)
业经(30474)
(27573)
(25371)
中国(23232)
数学(22822)
数学方法(22583)
地方(21571)
技术(21070)
(20735)
理论(20702)
财务(20694)
财务管理(20658)
企业财务(19554)
(18959)
农业(18630)
(16511)
(16337)
(15817)
(14915)
教育(13767)
技术管理(13698)
(13321)
(13289)
机构
学院(279402)
大学(274806)
(119990)
经济(117354)
管理(109808)
理学(91093)
理学院(90138)
管理学(88856)
研究(88465)
管理学院(88294)
中国(71360)
(58240)
(57934)
科学(48936)
(48037)
财经(43927)
(43478)
中心(41010)
(39534)
(38914)
研究所(38145)
(38029)
北京(37483)
(37085)
师范(36799)
经济学(36028)
业大(33685)
经济学院(32007)
(31735)
财经大学(31714)
基金
项目(165370)
研究(132343)
科学(131504)
基金(115187)
(95964)
国家(94908)
科学基金(84048)
社会(83610)
社会科(79109)
社会科学(79088)
(69101)
教育(63675)
基金项目(59981)
编号(55607)
(54749)
自然(49914)
自然科(48771)
自然科学(48763)
自然科学基金(47961)
成果(46368)
资助(45940)
课题(40454)
(40273)
(37032)
重点(36969)
创新(36448)
(36295)
(35839)
项目编号(34505)
(33981)
期刊
(153471)
经济(153471)
研究(93583)
中国(69750)
管理(51881)
(51677)
教育(48239)
(37031)
学报(32360)
科学(32299)
技术(32204)
(28108)
金融(28108)
大学(27331)
农业(25135)
业经(24961)
学学(23909)
财经(23567)
经济研究(23422)
(20694)
问题(18293)
技术经济(18129)
(17240)
财会(15042)
图书(14815)
现代(14749)
职业(14483)
世界(14033)
商业(13717)
(13681)
共检索到462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明  莫光政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成为衡量优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努力探索财经类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伦超  
创业能力要素,实际上就是创业者所具有的各种能力资源,不同的创业能力要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心理要素是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体系中最关键的内容,创业环境对他们创业心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创业型企业的产生,是创业者自身能力要素与社会创业环境要素整合的结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卡宁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国家,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拓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张赵根  陈加明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创业园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区校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建立创业"护犊机制"等措施,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宫丽  郭庆云  
研究分析目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管理学科属性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论述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实验中心的必要性,提出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的具体对策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肇宏  刁晓平  胡国柳  张银东  
以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为例,以前沿性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的项目研究、社会化实践参与和国际化合作互动为主线,对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阐述了五维创新机制模型的实践和成效,以期对研究生科研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地方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方华   郭福春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在于"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对于工科高职院校而言,实践、实训工作的外部条件相对容易解决,而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比较困难。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分析基础,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目标就是"毕业与上岗零过渡";而"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是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两大抓手;产学合作是实现"三个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军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联桂  蒋欢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础与途径;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本文以经济管理类院校为研究视角,从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阐述创新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探究创新高素质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万俊毅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使用案例研究方法,解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素养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融合创新为改革引领,优化整体培养流程,实现从大一统培养转向个性化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被动接纳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学习、从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转向重视提升核心素养、从依赖院内资源转向聚集校内外资源的五个转变,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活跃、创新知识扎实、创新技能娴熟、创新人格完善和创业情怀满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晶晶  何云峰  马瑞燕  
培养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国家农业创新和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突出特色,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勇于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障:广泛宣传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努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努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