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7)
- 2023(12776)
- 2022(10713)
- 2021(10068)
- 2020(8250)
- 2019(19218)
- 2018(19114)
- 2017(35400)
- 2016(18956)
- 2015(21480)
- 2014(21445)
- 2013(21082)
- 2012(19971)
- 2011(18465)
- 2010(18382)
- 2009(17389)
- 2008(17018)
- 2007(14914)
- 2006(13706)
- 2005(12901)
- 学科
- 济(98458)
- 经济(98349)
- 管理(54633)
- 业(47152)
- 企(39219)
- 企业(39219)
- 方法(33180)
- 数学(28995)
- 数学方法(28783)
- 中国(27087)
- 地方(22850)
- 制(22069)
- 财(21520)
- 农(21445)
- 业经(20230)
- 贸(17090)
- 贸易(17079)
- 易(16589)
- 学(16465)
- 体(16448)
- 融(15355)
- 金融(15351)
- 银(15200)
- 银行(15191)
- 行(14708)
- 地方经济(14226)
- 环境(14082)
- 农业(13786)
- 体制(13023)
- 和(12972)
- 机构
- 大学(275467)
- 学院(270944)
- 济(130487)
- 经济(128194)
- 研究(102893)
- 管理(100006)
- 理学(84495)
- 理学院(83452)
- 管理学(82447)
- 管理学院(81888)
- 中国(80940)
- 财(61541)
- 京(59259)
- 科学(55260)
- 所(50489)
- 财经(47267)
- 中心(45836)
- 研究所(45051)
- 经(42921)
- 经济学(42545)
- 江(40929)
- 北京(38450)
- 经济学院(37886)
- 农(37169)
- 院(37020)
- 范(36494)
- 师范(36254)
- 财经大学(34923)
- 业大(32397)
- 州(31682)
- 基金
- 项目(171669)
- 科学(137177)
- 研究(130680)
- 基金(127454)
- 家(109731)
- 国家(108868)
- 科学基金(93363)
- 社会(87852)
- 社会科(83404)
- 社会科学(83389)
- 基金项目(66444)
- 省(62822)
- 教育(59422)
- 自然(55675)
- 自然科(54318)
- 自然科学(54305)
- 划(53565)
- 自然科学基金(53381)
- 资助(51589)
- 编号(50882)
- 成果(43305)
- 部(40282)
- 重点(39165)
- 发(38388)
- 国家社会(38221)
- 制(37059)
- 课题(36297)
- 教育部(35594)
- 创(35192)
- 中国(34542)
- 期刊
- 济(154450)
- 经济(154450)
- 研究(95052)
- 中国(61742)
- 财(48320)
- 管理(40371)
- 科学(36267)
- 学报(35187)
- 农(34132)
- 教育(30091)
- 融(30043)
- 金融(30043)
- 大学(28409)
- 学学(26196)
- 经济研究(25810)
- 财经(25455)
- 技术(23620)
- 农业(22691)
- 经(22190)
- 问题(20527)
- 业经(20492)
- 贸(18621)
- 国际(17226)
- 世界(16939)
- 技术经济(14372)
- 业(13119)
- 现代(12508)
- 理论(12482)
- 经济问题(12426)
- 统计(12238)
共检索到441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刘素春
有效经济制度的演进是出于对经济竞争压力做出的反应。特别地,当各种经济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制度区域内自由地流动时,经济竞争压力对经济制度演进的作用更加强大,因而有助于有效经济制度的快速演进。经济制度的竞争可分为国家间的竞争和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两大类,两大类竞争的合力更能促进有效经济制度的演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效经济制度的演进历程有效地例证了上述观点。
关键词:
国家竞争 国内竞争 经济制度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旭昆
文章采用抽象演绎的分析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逻辑。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演化逻辑是从斯大林模式到兰格——布鲁斯——锡克模式,即市场社会主义,然后不可避免地走向民营化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的基础上,走向比较理想的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中国不同省域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在坚持性质不变基础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本文从省域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环境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省域层面在贯彻基本经济制度时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1)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2)政府环境贡献大于市场环境并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3)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在省域的结构特征,我们进一步探究出一条中国省域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伍抱一 伍山林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初心为指引,经历了为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基础、艰难探索共同富裕、快速提升富裕程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四个在时间上继起的重要阶段;相应地,我国贫富状态经历不富不公、不富较公、变富求公三个阶段后,最近十年进入了追求既富又公也即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历史长期演变考察显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贯穿如下逻辑:在为人民谋幸福过程中,我国贫富状态演进与经济制度变迁具有内生动态关系:贫富状态对制度变迁提出新要求,制度变迁形成贫富状态新样态。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与以前一样进行体系性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和平 张博 叶静怡
在人类经济史上 ,中国与西欧组织经济的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其特征与西欧庄园经济的分封方式不同 ,具有独特的“建郡置县”规范。通过数学模型 ,本文说明中国建置经济制度有过辉煌 ,其历史遗产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在人类经济发展的今天 ,经济制度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 ,它们将相互影响且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
建置经济 庄园经济 制度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经济所有制制度的理论、政策和法律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源于实践,又推动了实践。主要有四次变化:(1)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2)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3)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端计 吴英杰 伍湘陵
西方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慈善产品的第三配置,既有个体也有宗族类的血缘共同体和公社类的地缘共同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典型的第三配置体系,到中世纪晚期,国家和世俗公益逐渐取代了教会。中国传统社会出现过的第三配置较有影响的是社邑、寺院、宗族公益组织。这些组织由于受历史、文化、政治、宗教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西方社会慈善组织风格迥异的演进路径。由于历史的路径依赖和制度的互补性,中西方慈善制度的演变深深根植于各自的传统,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制度演变形态,从路径演变到提供模式,再到慈善行为的诉求都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慈善经济 第三配置 制度演进 西方 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德
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市场失效和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评述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体制特征,得出本文的主要论点:在当代,克服市场失效的手段不同,才会构成经济体制的差异;中国经济体制的主要特色,在于非市场的替代市场失效的创新方向。强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二元取向,抵制“市场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静怡 曹和平
人类经济发展模式收敛于何种方向?主流经济学研究给出了西方式的回答:给定市场前提等制度性规范,让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操作市场,经济必然趋向阿罗——德布鲁宇宙(Arrow,1951; Debrou,1955;Solow,1957)。相应的实证研究(Sami-A—ladin,1991;Krugman,1996)以及世界性重大事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周宇梅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保险业经历了从逐步恢复到快速发展的转变,其间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又存在值得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为此,本文立足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现实,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分析工具,试图对三十年来中国保险制度变迁背景、阶段、特征、成就与经验等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理论洞察来为中国特色的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保险业 制度变迁 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开文
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反观与思考冯开文1978年之后,一场以诱致性为主要特色的制度变迁①在中国农村悄然地发生了。这场变迁体现出了一些与改革开放以前截然不同的重要特点,也蕴含着一系列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一变迁的突出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艳琳 陈银娥
格鲁奇(G·Gruchy)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和比较经济学家。他运用“机能整体的”(holistic)方法描述了制度主义独特的和比较的特征,从而提出了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君
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层次性的制度安排和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一般均衡的价格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的根本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中国的“双主题阶段转换式”模式获得了成功,但俄罗斯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转型模式则彻底失败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认识,不但能够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顺利发展,而且提供了正确把握改革次序的理论基础。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化,从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角度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改革的次序性选择和转型对策。
关键词:
层次性 次序性 经济转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黛青
我们分析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2005年广东省的排放总量到了4.1亿吨,有两大块非常显眼,一是工业行业,一是火电。我们没有把外购电计算在碳排放里面。外购电是计在产地,还是计在使用地,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现在我们是没有计,不然排放得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