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5)
- 2023(14639)
- 2022(12600)
- 2021(11516)
- 2020(9956)
- 2019(22710)
- 2018(22351)
- 2017(43366)
- 2016(23562)
- 2015(27221)
- 2014(27410)
- 2013(27172)
- 2012(25772)
- 2011(23351)
- 2010(23868)
- 2009(22715)
- 2008(22882)
- 2007(20927)
- 2006(18776)
- 2005(17371)
- 学科
- 济(112683)
- 经济(112535)
- 管理(74803)
- 业(66479)
- 企(55296)
- 企业(55296)
- 方法(43056)
- 数学(37037)
- 数学方法(36538)
- 财(31123)
- 中国(28643)
- 农(27933)
- 制(25209)
- 地方(24960)
- 业经(23231)
- 学(22723)
- 贸(18357)
- 贸易(18347)
- 农业(18053)
- 银(17773)
- 易(17762)
- 务(17759)
- 银行(17740)
- 财务(17703)
- 财务管理(17644)
- 体(17409)
- 融(17165)
- 金融(17161)
- 行(16910)
- 企业财务(16677)
- 机构
- 大学(354914)
- 学院(352443)
- 济(153260)
- 经济(149988)
- 管理(131727)
- 研究(122103)
- 理学(111539)
- 理学院(110258)
- 管理学(108342)
- 管理学院(107662)
- 中国(94538)
- 财(76051)
- 京(74677)
- 科学(71673)
- 所(62828)
- 财经(58337)
- 农(56466)
- 中心(56091)
- 江(55868)
- 研究所(55825)
- 经(52492)
- 业大(48550)
- 经济学(48443)
- 北京(47571)
- 范(45792)
- 师范(45382)
- 农业(43853)
- 州(43848)
- 经济学院(43321)
- 院(43159)
- 基金
- 项目(220428)
- 科学(173141)
- 研究(163289)
- 基金(160123)
- 家(138192)
- 国家(137027)
- 科学基金(116943)
- 社会(105335)
- 社会科(99715)
- 社会科学(99684)
- 省(85206)
- 基金项目(83671)
- 教育(74923)
- 自然(72847)
- 划(71370)
- 自然科(71143)
- 自然科学(71122)
- 自然科学基金(69842)
- 编号(66108)
- 资助(65944)
- 成果(56751)
- 重点(49820)
- 部(49755)
- 发(47646)
- 课题(46028)
- 创(44926)
- 制(44376)
- 国家社会(43831)
- 教育部(43146)
- 性(42317)
- 期刊
- 济(182565)
- 经济(182565)
- 研究(112410)
- 中国(73110)
- 财(62444)
- 学报(53381)
- 农(52675)
- 管理(50357)
- 科学(48820)
- 大学(41022)
- 学学(38564)
- 教育(36481)
- 融(36387)
- 金融(36387)
- 农业(34330)
- 财经(30872)
- 技术(30584)
- 经济研究(29092)
- 业经(27324)
- 经(26653)
- 问题(24141)
- 贸(19654)
- 技术经济(18858)
- 业(17516)
- 统计(17401)
- 图书(17392)
- 理论(16909)
- 版(16835)
- 国际(16700)
- 世界(16510)
共检索到55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满元
在经济改革与立法过程中,地方或部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常常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对这一现象我们应理性看待。从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的视角进行分析,立法并不是某种抽象利益的表述,而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目前,就经济立法而言,需要增强的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歧与冲突的理解,并寻求一种新的关于改进经济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平衡的方式。
关键词:
公共选择 制度变迁 利益倾向 理性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瑾 陈晓暾
文章在对三十多年来农业政策制度变更划分的基础上,采用Cobb-Douglas函数和Chow检验对历次农业制度变迁所产生的效力进行定量测度,并对2004年以来的我国农业经济投入产出的规模经济倾向进行刻度,再结合预测评判系数、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模型的参数问题进行识别,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理论总结。
关键词:
农业制度 变迁 有效性 Chow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行为 有限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伏英
国际反倾销制度缺陷表现为:以倾销有害论为理论基础,这与公共利益原则相悖;适用公共利益原则时以"有罪推定"为原则,成为公共利益原则实现的障碍;实践中,公共利益原则没有得到WTO各成员方的贯彻;各国规定差异大;确定公共利益的灵活性较大,缺乏透明度;缺乏强制效力,其实现依赖于反倾销调查当局的自由裁量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金伯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新
本文运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通过对制度的结构动态分析,阐明了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并由此论证转型过程中秩序对于成功实现制度创新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当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从而难以自发达到“有效”的渐近稳定均衡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转型经济国家在促进秩序重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光辉
由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转设倾向。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对三个案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政府政策推动、无形资产专有性降低、双方合作交易费用增高以及由母体学校品牌创造的准租减少,是影响独立学院转设倾向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独立学院转设问题研究的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以保障各相关方的利益,促进独立学院合理分流和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昆
像任何人工物一样,作为人的创造物,制度也像物质产品和思想产品一样,同样具有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采用精致的有限理性(有限知识,有限信息,有限思维资源)的广义经济人假设,自然要引入收益和成本的概念。追求目标值最大化,实际上就是追求收益超过成本的差额最大化。要按照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普万
本文将利益分析方法与制度分析方法相结合 ,构建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框架 ,并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启动及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利益冲突的制度根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创新路径作了详细论述。认为利益冲突引发的制度创新要使利益主体各方博弈达到均衡 ,必须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制度分析 渐进式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共荣 吕扬明
本文从资本制模式出发,在进行债权人的行为分析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过程的阶段周期理论,分析我国资本制模式变迁如何对债权人利益产生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债权人如何发挥创新集团的作用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债权人利益保护 资本制模式 阶段周期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曹玉婷 张忠榕
从制度设计视角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拟为深化相关研究和成果应用提供参考,服务专利制度科学决策。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专利制度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综述专利制度研究中涉及的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要领和调适策略。面向国家利益,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面向公共利益,制度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运凤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内容包括:一是从制度需求角度分析了供销社从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的历史变迁,认为这种变迁有其客观性和需求基础;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销社在改革开放以后制度供给的滞后和非均衡,认为这种制度非均衡制约着供销社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三是论述了制度创新主体转换中供销社制度创新的特色,认为主体转换的过程使供销社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和多种模式的并存,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最后,供销社制度变迁的方式为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从总体上看,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有助于制度变迁的良性演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绍祥 汪浩瀚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原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成为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方法论原则。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是:经济学的解释规律研究的是个体的特征,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来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从而为解释个人动机和个人行为中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提供了基础。但个体主义方法论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关键词:
个体主义 方法论 规则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绍祥
主流经济分析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 ,试图建立公理化的演绎逻辑体系 ,由此形成的形式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主导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但其过于追求形式化的倾向也加剧了自身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引起了诸多质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