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3)
2023(8994)
2022(7616)
2021(6604)
2020(5544)
2019(11978)
2018(11767)
2017(22447)
2016(11650)
2015(12868)
2014(12390)
2013(12320)
2012(11360)
2011(10472)
2010(10634)
2009(10306)
2008(9334)
2007(8513)
2006(7833)
2005(7301)
作者
(34923)
(29238)
(28995)
(27623)
(18530)
(13875)
(13055)
(11260)
(11171)
(10213)
(10185)
(9587)
(9463)
(9337)
(9178)
(9130)
(8718)
(8610)
(8355)
(8312)
(7381)
(7333)
(7163)
(6887)
(6816)
(6428)
(6364)
(6248)
(5958)
(5657)
学科
(69369)
经济(69316)
管理(31154)
(26701)
方法(22045)
(19997)
企业(19997)
数学(19565)
数学方法(19386)
地方(17340)
中国(15011)
(14534)
(13364)
地方经济(12568)
业经(12368)
(11489)
农业(10346)
(10049)
贸易(10043)
(9633)
(9399)
(8850)
金融(8849)
环境(8738)
(8244)
银行(8217)
(7951)
经济学(7666)
(7631)
(7441)
机构
学院(171424)
大学(168643)
(81669)
经济(80226)
研究(64927)
管理(59348)
理学(50552)
理学院(49977)
中国(49290)
管理学(49034)
管理学院(48740)
科学(38591)
(35388)
(35026)
(33656)
研究所(30398)
(29954)
中心(28300)
财经(27794)
经济学(26727)
(26132)
(25136)
业大(24480)
经济学院(23666)
农业(23618)
(23413)
北京(22031)
(20921)
(20631)
师范(20614)
基金
项目(109803)
科学(85717)
基金(79847)
研究(77851)
(70825)
国家(70283)
科学基金(59141)
社会(51519)
社会科(48879)
社会科学(48867)
(42899)
基金项目(40664)
自然(37395)
自然科(36540)
自然科学(36522)
自然科学基金(35845)
(35575)
教育(34861)
资助(33477)
编号(30287)
(25537)
重点(25303)
成果(23848)
(23543)
(22365)
国家社会(22058)
课题(21637)
科研(21087)
创新(21062)
发展(20503)
期刊
(101323)
经济(101323)
研究(55965)
中国(33440)
学报(28190)
(27830)
(26639)
科学(25197)
管理(24542)
大学(21126)
学学(20380)
经济研究(19293)
农业(18805)
(16830)
金融(16830)
业经(15371)
财经(14570)
技术(14555)
教育(13720)
(12785)
问题(11784)
(9860)
商业(9689)
技术经济(9666)
(9384)
统计(9315)
世界(9228)
国际(9063)
(7855)
(7499)
共检索到27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消费和储蓄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始终被关注的课题。已有众多学者研究过它。本文着重探讨经济稳定增长条件下这一问题的性质及特点。本文的探讨由微观开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导出宏观结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对于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决策,我们采纳莫狄格兰尼首倡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已被当代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下面是这一假说的简要描述。 设某个典型的消费者有一个在其有生之年的任何时刻都适用的瞬时消费效用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影华  
现在储蓄工作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即在储蓄分流的客观形势下,是否能保持储蓄的稳步增长?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一、储蓄分流和储蓄增长的相互关系储蓄分流会不会影响储蓄的稳定增长?问题在于分流的"度"。就是说,如果宏观调控不当,政策引导不好,就会冲击储蓄的稳定增长;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得当、政策引导得好,不但不会冲击,从某种程度上看,还会有利于储蓄的稳定增长。我们应尽力避前者而争取后者。从现实条件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1991-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到6.1%,为近4年的最低水平。这为1997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看到,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力得到增强、总供给水平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庆国  
一、经济稳定的因素和调控变量 1.经济稳定状态、适度状态、最佳稳定状态 一种经济的增长若它的产出、就业与资本存量的增长都呈指数型,并且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则我们就称这种经济增长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为了方便起见,稳定状态也可以产出与就业按照某种固定的比例增长,并且以信贷规模与投资规模占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一种固定比例为标志来定义。从稳定状态的定义可以看出,稳定状态不是唯一的。如果信贷规模与投资规模与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立青  
一、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的反思这几年我国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固然扩大了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但也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储蓄分布结构的偏差导致积累结构扭曲。最近两年,在银行存款结构中,储蓄存款的比重不断上升,超过了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之和,占63%左右,已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了扭转市场疲软,银行使大量储蓄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春信  
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稳定增长的必然性李春信一、怎样看待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截止到1997年6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2750亿元。尽管去年5月和8月央行有两次减息的政策出台,并引起资本市场的异常活跃,分流了一部分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从主观愿望上看.任问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希望取得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成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这种经济增长格局的实现和保持,又总是有条件.甚至往往也是比较困难的.纵观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除了政治因素、制度因素之外.至少还有如下诸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洪银兴  
在经济稳定增长中实现转型经济转型理论评析○洪银兴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转型理论针对原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失业、腐败等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先溥  
居民消费主要由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两部分组成。然而,多年来人们往往重物质性消费、轻服务性消费,对服务性消费关注不多。由于认识上的重大缺陷,造成我国目前居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的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的份额偏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