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4)
- 2023(11161)
- 2022(9868)
- 2021(9098)
- 2020(7657)
- 2019(17611)
- 2018(17693)
- 2017(34505)
- 2016(18487)
- 2015(20877)
- 2014(20977)
- 2013(20989)
- 2012(19278)
- 2011(17567)
- 2010(17543)
- 2009(16176)
- 2008(15383)
- 2007(13367)
- 2006(11915)
- 2005(10430)
- 学科
- 济(95676)
- 经济(95566)
- 管理(54075)
- 业(48475)
- 企(40878)
- 企业(40878)
- 方法(38333)
- 数学(33308)
- 数学方法(33003)
- 地方(21933)
- 中国(20115)
- 学(19591)
- 农(19220)
- 业经(18391)
- 财(17517)
- 地方经济(14068)
- 和(13445)
- 环境(13181)
- 农业(13142)
- 理论(13142)
- 贸(13013)
- 贸易(13006)
- 制(12988)
- 易(12468)
- 技术(11279)
- 划(10899)
- 融(10887)
- 金融(10886)
- 务(10659)
- 财务(10600)
- 机构
- 大学(272869)
- 学院(270108)
- 济(115402)
- 经济(113018)
- 管理(109408)
- 理学(95382)
- 理学院(94292)
- 管理学(92738)
- 管理学院(92265)
- 研究(92237)
- 中国(66124)
- 京(57674)
- 科学(56529)
- 财(49198)
- 所(46193)
- 研究所(42229)
- 财经(40252)
- 中心(40095)
- 农(39408)
- 业大(38976)
- 江(37746)
- 北京(36652)
- 经(36524)
- 范(35475)
- 师范(35217)
- 经济学(35045)
- 院(33278)
- 经济学院(31242)
- 州(30920)
- 农业(30644)
- 基金
- 项目(185237)
- 科学(145696)
- 研究(135654)
- 基金(134933)
- 家(116757)
- 国家(115802)
- 科学基金(99727)
- 社会(86258)
- 社会科(81666)
- 社会科学(81642)
- 基金项目(72302)
- 省(71387)
- 自然(64629)
- 自然科(63071)
- 自然科学(63059)
- 自然科学基金(61936)
- 教育(61217)
- 划(59764)
- 资助(55753)
- 编号(54774)
- 成果(44145)
- 重点(40790)
- 部(40780)
- 发(39675)
- 创(37959)
- 课题(37281)
- 创新(35337)
- 教育部(35249)
- 国家社会(35044)
- 科研(35044)
- 期刊
- 济(130771)
- 经济(130771)
- 研究(82638)
- 中国(46053)
- 学报(41108)
- 管理(40800)
- 科学(38879)
- 财(35492)
- 农(35333)
- 大学(31087)
- 学学(29405)
- 教育(26520)
- 农业(24845)
- 技术(23498)
- 经济研究(21607)
- 融(20215)
- 金融(20215)
- 财经(20159)
- 业经(19379)
- 经(17221)
- 问题(16559)
- 技术经济(14941)
- 理论(13832)
- 图书(13817)
- 科技(12721)
- 现代(12585)
- 实践(12492)
- 践(12492)
- 商业(12221)
- 业(11976)
共检索到391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计领 危薇
为全面了解经济福利对幸福感的影响,论文利用CHIP2008城镇住户样本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消费、收入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需求消费对幸福感存在稳健的正向影响;耐用品消费和收入对幸福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消费、收入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在穷人、中间阶层和富人之间存在差异;基本需求消费的幸福效应主要来源于食物、服装和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显著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关键词:
消费 财富 收入 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福利供应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6-9年级202名留守儿童和268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更低,对消极情感的体验更高,留守儿童对消极情感的体验存在年级差异。(2)留守儿童在资金、照顾性服务和保护性服务方面获得的福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在福利方面存在年级和留守类型的差异。⑶福利提供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成分显著相关,照顾性服务可以正向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娄伶俐
幸福感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一个课题。一直以来,学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医学领域,经济学对"主观幸福感"的涉足则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一门新兴学科的雏形也正在形成之中,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已渐显必要。本文主要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生成机理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同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玉文 李慧明 翟庆国
选用国外常用的规范量表,以城市不同行业员工为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发现:消极情感与工作满意度的9个维度全部负相关,而积极情感仅与其中的主管领导满意度、回报满意度、同事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沟通满意度5个维度正相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与幸福感正相关和负相关。薪酬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支持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之间外溢关系的假说;而其他7个维度支持两者关系的分割假说。
关键词: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工作满意度 幸福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陈倩
文章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构建内生增长模型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增长率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前者表征闲暇对生产是替代的还是互补的,后者代表闲暇对效率的动态作用。文章还对此结论做了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当闲暇对效率的作用为负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经济最终收敛或出现衰退。文章最后在对不同情形下闲暇对内生增长的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努力推动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幸福感,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内生增长 闲暇效应 幸福感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善高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利用CGSS2015年数据,从经济是否独立以及经济独立程度两个视角,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究经济独立对女性婚后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经济独立影响女性婚后生活幸福感的可能路径。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经济独立能够显著提升女性婚后生活幸福感,而且这种提升效应在城市女性中更明显。(2)随着经济独立程度提高,女性婚后生活幸福感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递减"的"倒U型"趋势;平均而言,当经济独立程度为0.36时,女性的婚后生活幸福感最高。(3)经济独立会通过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家庭话语权以及夫妻双方感情等因素进而显著影响女性婚后生活幸福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旭东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备受理论界的关注。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税收对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具备行为经济学基础。税收调节的作用是提高社会幸福感,改善社会的安全系数,使得社会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分析税收的调节作用必须置于社会心理和现有社会发展模式下进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建立在幸福感的基础上,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中的税收作用,可以从当前中国城市化、人力资本流动、区域差异和公共资源非均衡配置条件下的税收调节幸福感的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幸福感 收入分配 行为经济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小青 许燕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真 贾志永 刘静
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济、婚姻、国家政策。但在北川这个经济和人均GDP还不发达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仍然是提高当地百姓幸福感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北川 旅游 经济发展 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振涛 李俊成 杨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愈加强烈,"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其中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幸福感的提升最为重要。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金融科技发展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在家庭人员结构较为年轻、负债水平较高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了考察不同福利范式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问题,本文采用儿童福利供给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选取5-9年级402名农村留守儿童和536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被试。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更多,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更低。(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社区获取的总福利得分均低于前者。(3)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与其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核心家庭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志愿组织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据此可以推断,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多元福利范式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红艳
通过对陕南某地方高校一百多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陕南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和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陕南地方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年龄、职称、性别、兼职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其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向显著相关,职业幸福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离职意向。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职业幸福感 离职意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广和 孟彦君
文章通过对我国运动员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理论研究,提出人格特质、自尊、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情绪调节等心理变量与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相关及自尊、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情绪调节在人格特质与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的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认为:(1)人格特质、自尊、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情绪调节等心理变量与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相关;(2)人格特质不仅可以直接对我国运动员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并且可以通过自尊、成就动机、情绪调节等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关键词:
运动员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占军 陈肖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重要性与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也发生变化。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1990—2018年的中国数据,考察长时间序列下我国居民的休闲重要性和工作重要性认知对幸福感的影响,试图回答看重休闲胜过工作的人是否更幸福,并进一步探讨收入、休闲重要性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休闲重要性与工作重要性均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1990—2018年间,休闲重要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由负向变为正向,工作重要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由正向变为不显著;整体而言更看重休闲的人没有更幸福,但分年份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90年更看重工作的人更幸福,2013年逆转为更看重休闲的人更幸福;休闲重要性在收入与居民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休闲与工作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对此国家应贯彻落实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切实保障居民休闲权益,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工作和休闲价值观。
关键词:
休闲 工作 收入 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