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5)
2023(13551)
2022(11853)
2021(11029)
2020(9242)
2019(21173)
2018(21020)
2017(40125)
2016(21920)
2015(24931)
2014(25065)
2013(24903)
2012(23289)
2011(20962)
2010(21118)
2009(19578)
2008(19047)
2007(16787)
2006(14877)
2005(13167)
作者
(65247)
(54092)
(53805)
(51311)
(34519)
(26115)
(24405)
(21409)
(20654)
(19341)
(18603)
(18410)
(17166)
(17164)
(16608)
(16597)
(16119)
(16094)
(15371)
(15334)
(13507)
(13348)
(13030)
(12366)
(12217)
(11953)
(11877)
(11851)
(10984)
(10549)
学科
(106549)
经济(106443)
管理(61527)
(55513)
(46903)
企业(46903)
方法(44027)
数学(37360)
数学方法(36910)
中国(24547)
地方(23945)
(23463)
(22942)
业经(21734)
(20018)
理论(16923)
(15890)
农业(15822)
(15603)
(15235)
贸易(15226)
环境(14870)
地方经济(14641)
(14635)
教育(13494)
技术(12789)
(12783)
金融(12781)
(12640)
银行(12593)
机构
大学(323973)
学院(320417)
(131370)
经济(128479)
管理(124910)
研究(109944)
理学(108143)
理学院(106860)
管理学(104849)
管理学院(104271)
中国(79951)
(69203)
科学(68811)
(57027)
(55673)
(50969)
研究所(50768)
中心(48821)
业大(48110)
(46662)
财经(46075)
(44276)
北京(43894)
师范(43891)
(41726)
农业(39948)
经济学(39667)
(39290)
(37826)
师范大学(35628)
基金
项目(215983)
科学(169106)
研究(157621)
基金(155937)
(135616)
国家(134450)
科学基金(114854)
社会(99342)
社会科(94061)
社会科学(94033)
(84088)
基金项目(82767)
自然(74222)
自然科(72438)
自然科学(72423)
教育(72337)
自然科学基金(71115)
(70660)
资助(64533)
编号(64236)
成果(52948)
重点(47989)
(47258)
(46242)
课题(44276)
(43908)
创新(40874)
科研(40728)
教育部(40594)
大学(40455)
期刊
(150461)
经济(150461)
研究(97753)
中国(59872)
学报(52708)
科学(47759)
管理(46824)
(46518)
(41999)
大学(39983)
教育(37478)
学学(37418)
农业(32361)
技术(28408)
(24911)
金融(24911)
经济研究(23945)
财经(23200)
业经(22242)
(19928)
问题(19146)
图书(18552)
技术经济(17167)
(16079)
理论(15806)
科技(15111)
(15062)
统计(14500)
现代(14486)
实践(14261)
共检索到47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锐  丁尔丁  何平  
经济活动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两者密不可分。但由于文化概念过于宽泛,文化因素在解释经济活动现象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而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将文化因素作为经济分析的既定前提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但近年来,新古典经济学也开始在经济分析中直接讨论文化的作用,或者说是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经济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维持当代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视角,将文化作为模型的外生变量,把经济和文化视为并列的两种因素;二是认为文化和经济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文化只是经济现象的一个特例。将文化重新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之中,不仅有助于增加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而且也有助于避免其陷入过于教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华平  魏彦朝  迟成成  李永周  
本文采集了28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房地产增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采用横向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关于房地产业成长发展轨迹的回归模型。结果发现房地产业的发展会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三阶段特点,并分析出各阶段的边界,以期为预测、评价和规划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顾杏元  程晓明  
卫生经济学研究中,有时要考虑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人民收入水平与医疗费用多少之间的关系,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等等。了解两个事物或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变动规律,对我们的工作,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方面常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法。以下介绍直线相关与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素英,李延军,金浩  
岭回归分析是一种改进的最小二乘法,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借助标准SAS统计软件,运用岭回归技术,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作了详细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建议和措施,对保证河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双发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目前国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梳理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的研究文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解读、特征揭示、原因探究、机遇解析、挑战剖析和政策取向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当前全面把握和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有所裨益。现有研究呈现实证研究不足、偏重宏观经济层面等特点,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  陈小洪  李兆熙  陈小洪  
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和特点。影响国有经济布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体制改革、准入政策、技术经济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国有资本将在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或企业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和支持作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与推进新型公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相结合,同时需要明确国家所有权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炳才  
天津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天津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 ,探讨天津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和影响因素 ,提出对策和建议就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中 ,将天津的发展置于全国的比较优势格局中来研究天津的问题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冰川  檀学文  
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特别是农业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在此方面发挥了突出功用。在全球化背景下考量其组织机构沿革,每个阶段皆关乎学术命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瑜  田澎  
自多重共线性是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岭回归方法,以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回归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宗宪  黄建山  
文章首先阐述重心问题及分析方法,然后,分别从移动方向、距离、速度、原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最后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芳  于江波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作用力强度进行动态分解,结果发现,时间维度上,经济效应、能源规模效应、人口效应和技术效应呈现不规则交替状态,驱动碳排放作用力排序和当年我国经济驱动产业趋同;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重心向西部方向转移过程中伴随碳排放同方向的移动,经济效应驱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人口因素并没有向西转移的痕迹,尽管国家支持西部能源产业技术的提高,但技术因素对减排的作用依然在东部地区。最后,针对文中碳排放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效应和能源规模效应的结论,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目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夏斌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国民经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的阶段。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仍存在高储蓄率、城镇化和工业化仍在过程之中、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改革的红利等四大机遇,唯有改革才能实现"大国梦",只有以长远的眼光来面对、寻找解决短期问题之策,才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宏观政策失误对经济稳定发展带来的震荡。2013年的中国经济仍将纠结于"稳增长"与"调结构",货币政策仍会是谨慎的和中性的,财政政策仍会是积极的,房地产调控方向不会变,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有新的迹象,进一步的土地制度改革是刺激中国未来消费的一股主要力量。真正加快"新非公36条"的实质性落实,从解决中国经济中系统性风险的角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娴  陈曦  周航  
十四五开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该如何锚定?十三五收官,流通业有哪些笃定之举?本文基于我国流通业发展走过的历史轨迹和现存问题,着重总结了"十三五"流通业取得的成效,结合"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内涵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流通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格局:数字化转型是流通业发展的新方向,支撑"双循环"流通体系是"十四五"流通业发展的新格局。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国内循环的核心,需要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并举,供应链与产业链双链共行,技术与机制双效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房良钧  
本文是作者在其专著《机遇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基础上概要提炼写就的,勾画了人类机遇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论文通过对西方机遇思想和中国机遇思想的历史考察,揭示它们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点、成就和缺陷;又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机遇思想的深邃性、丰富性及其不断发展,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机遇思想标志着人类机遇思想达到了新水平,展现了新境界,进入了新阶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凡文  徐玉梅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缘起农业集约经营。在农耕社会,农业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始于农业土地,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由此生发。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中就写道:"凡人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强调了土地的经营宁可少而精,不应广种薄收。我国明代的《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