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2)
2023(13750)
2022(11324)
2021(10685)
2020(8322)
2019(18700)
2018(18690)
2017(33061)
2016(19297)
2015(21720)
2014(21970)
2013(21160)
2012(20306)
2011(19108)
2010(19655)
2009(17935)
2008(17277)
2007(15930)
2006(14790)
2005(13717)
作者
(56051)
(47402)
(46840)
(44594)
(29789)
(22705)
(21231)
(18465)
(18269)
(17062)
(16178)
(15602)
(15400)
(15152)
(14950)
(14405)
(13884)
(13696)
(13553)
(13499)
(12367)
(12001)
(11603)
(11143)
(10747)
(10629)
(10537)
(10380)
(9807)
(9711)
学科
(93023)
经济(92930)
(50188)
(45335)
管理(37462)
农业(33750)
中国(31639)
地方(29502)
业经(22849)
方法(22577)
教育(21888)
(21794)
企业(21794)
(21019)
数学(19540)
数学方法(19352)
(18230)
(16368)
地方经济(16336)
发展(14658)
(14530)
理论(14282)
(14022)
金融(14014)
(13767)
银行(13737)
(13512)
(13323)
农业经济(12826)
(12751)
机构
学院(273679)
大学(269793)
(113759)
经济(111158)
研究(110351)
管理(89536)
中国(78693)
理学(75030)
理学院(73936)
管理学(72544)
管理学院(72025)
科学(66148)
(66136)
(60222)
(57732)
研究所(52057)
农业(50501)
中心(48649)
(48410)
(47870)
师范(47455)
(46193)
业大(44991)
北京(39003)
(38469)
师范大学(37949)
教育(37292)
财经(36652)
(36201)
(35638)
基金
项目(171125)
研究(134802)
科学(134007)
基金(116901)
(102033)
国家(100861)
社会(83178)
科学基金(83153)
社会科(77930)
社会科学(77914)
(71556)
教育(66348)
基金项目(60819)
(60310)
编号(58802)
成果(50461)
自然(48461)
自然科(47199)
自然科学(47186)
自然科学基金(46302)
资助(45777)
(45424)
课题(44877)
重点(40234)
(38347)
发展(37249)
(36746)
(36623)
(36042)
(35123)
期刊
(149369)
经济(149369)
研究(95747)
中国(76521)
(70461)
教育(61954)
农业(47519)
学报(45229)
科学(41397)
大学(35406)
(34005)
学学(32290)
管理(31229)
(28802)
金融(28802)
技术(28641)
业经(28404)
(22588)
经济研究(21931)
问题(19831)
财经(18525)
职业(17275)
(16264)
世界(16070)
农村(15623)
(15623)
农业经济(15534)
(15314)
经济问题(14090)
(14033)
共检索到45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玲  
经济相对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具有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多样,城乡经济一体化,市场意识趋于成熟等经济特征,对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和吸纳力。因此,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密度和教育基础,以行政区域建制为依据,构建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农村职业教育全覆盖的空间结构;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现状与趋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构建特色型专业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对不同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层级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玲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县、乡、村三级行政建制为依托,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合理的空间结构;根据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趋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根据县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万志  魏怡  李二平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士敏  
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文化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在诸多因素中发挥主要作用,是影响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其共同规律性特点,为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房巍  郝卓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论述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面向社会大众,要让民众对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有更多获得感,要通过职业教育不断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逆市上扬、免学费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对口支援为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友平  
大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或深度贫困之中,发展民族社区,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将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构建起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巍  朱克岚  
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在专业设置、经费投入、办学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东部地区,存在许多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只有依靠西部富集的自然、人文资源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职教体系,才能将西部独特的优势转化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峰  
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学生职业期待的"非生存化"、家长要求和期待的"非经济化"等原因所致,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在核心人性诉求上有别于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学生的幸福人性诉求构成了该区域职业教育首要面临和解答的问题。为此,该区域的职业院校应该认清问题实质,以幸福教育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适时调整教育理念和实践措施,最终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该区域职业教育的长远、稳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党勇  蓝海林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政社合一、管理的集体资产总量大、主要经营业务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特点,具备了进行公司化改造”的条件。经济发达地区公司化改造的途径有:政社分离、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建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规模缩小程度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迫切要求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移,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借鉴国际组织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质量保障的做法,遵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复杂现状和自身规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内驱与外推相结合、优化各方职能、加强质量反馈、全面管理质量生成过程的理念机制,从专业设置、内涵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准入、教学资源、制度体系、课堂效能等方面建立起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实践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层级,构建了较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在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避免职业学校的"升学导向",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其产业结构的特点、技术水平的差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合理确定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才  汪振江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民族地区农村并不十分理想。受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和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影响,传统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难以为继,国家也无力全部承担广大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因此,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胡中峰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全美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问题也各异。必须针对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老人对养老资源的拥有情况,对农村养老资源进行分类分层,优化配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主要注重生存型养老资源的配置,解决老人的生存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在满足老人生存需求的同时,主要注重发展型养老资源的建设和配置,以满足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恩成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比较快,许多经济指标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破旧立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经验。本文试图从广东的情况出发,对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作一些回顾、展望和探讨。(一)广东省改革开放16年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