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8)
- 2023(20121)
- 2022(17515)
- 2021(16144)
- 2020(13865)
- 2019(31722)
- 2018(31332)
- 2017(60241)
- 2016(32718)
- 2015(36989)
- 2014(36941)
- 2013(36349)
- 2012(33655)
- 2011(30587)
- 2010(30350)
- 2009(28484)
- 2008(27847)
- 2007(24750)
- 2006(21649)
- 2005(19170)
- 学科
- 济(143895)
- 经济(143735)
- 管理(93459)
- 业(86946)
- 企(72580)
- 企业(72580)
- 方法(64119)
- 数学(55500)
- 数学方法(54790)
- 农(34821)
- 财(34388)
- 中国(34004)
- 学(31809)
- 业经(29862)
- 贸(29797)
- 贸易(29783)
- 地方(29348)
- 易(28838)
- 制(23809)
- 农业(23168)
- 理论(22576)
- 务(21774)
- 财务(21687)
- 财务管理(21635)
- 和(21015)
- 企业财务(20403)
- 环境(20321)
- 融(19689)
- 金融(19685)
- 银(19541)
- 机构
- 大学(475168)
- 学院(473278)
- 济(193649)
- 经济(189528)
- 管理(181384)
- 研究(161317)
- 理学(157166)
- 理学院(155366)
- 管理学(152303)
- 管理学院(151486)
- 中国(118249)
- 科学(101319)
- 京(100292)
- 财(86736)
- 所(82618)
- 农(80483)
- 研究所(75399)
- 中心(72745)
- 业大(72647)
- 财经(70079)
- 江(69432)
- 农业(63644)
- 经(63514)
- 北京(63053)
- 范(61669)
- 师范(60968)
- 经济学(58969)
- 院(58445)
- 州(56010)
- 经济学院(53029)
- 基金
- 项目(320513)
- 科学(249866)
- 基金(231535)
- 研究(229533)
- 家(203217)
- 国家(201574)
- 科学基金(171621)
- 社会(143415)
- 社会科(135803)
- 社会科学(135766)
- 省(125525)
- 基金项目(121853)
- 自然(113385)
- 自然科(110744)
- 自然科学(110710)
- 自然科学基金(108695)
- 教育(106309)
- 划(105760)
- 资助(97368)
- 编号(93449)
- 成果(75816)
- 重点(72351)
- 部(70246)
- 发(68257)
- 创(65847)
- 课题(64446)
- 科研(62175)
- 创新(61551)
- 教育部(59933)
- 大学(59768)
- 期刊
- 济(211827)
- 经济(211827)
- 研究(136398)
- 中国(85192)
- 学报(79388)
- 农(72124)
- 科学(70471)
- 财(66739)
- 管理(65555)
- 大学(59282)
- 学学(56042)
- 农业(49546)
- 教育(48906)
- 技术(41228)
- 融(38419)
- 金融(38419)
- 经济研究(35277)
- 财经(34398)
- 业经(33697)
- 经(29500)
- 问题(27613)
- 业(25724)
- 贸(25060)
- 图书(23749)
- 技术经济(23628)
- 统计(23521)
- 版(22648)
- 理论(21669)
- 商业(21573)
- 科技(21476)
共检索到69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彦
经济相互依赖是当前东亚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近20年来,中国和日本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就中日与东盟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发展态势、国别结构、贡献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日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为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三
从上世纪70年代前半期以来的大约1/4世纪里,中日两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极其不平衡,即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中国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甚低。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停滞为背景,中日贸易的相互依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下降,2004年上半年则出现逆转,即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了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郜志雄 卢进勇
基于2000~2010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并把它扩展到服务贸易和FDI,构建经贸关系指数,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中国在日本39个经贸伙伴中的相对经贸关系。研究表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总体并不紧密且趋向疏远;中日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的联系也不紧密,比较而言,日本对中国FDI存量流出略显密切;中日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的疏密关系变化趋势有异。研究还显示,日本与贸易伙伴的经贸疏密关系呈现一定地域性,日中经贸关系和日本与荷兰、中国香港、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相似性最接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邝艳湘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中美间经济相互依赖与贸易摩擦有何联系?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升级为贸易战?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的现实,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对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如何影响中美间贸易摩擦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两国间发生低级别贸易摩擦事件的概率增加,但低级别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的概率下降。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佐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箫轲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姚国权 王宝阳
一、前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其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主要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引人注目的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发展到一个国家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国际产业关联反映一定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联结、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结构关系、经济相互依赖性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AIIOT2000的IRIO模型,应用产业后向关联效应、最终需求的产出效应、最终需求的增加值效应等3个基本模型,分析东亚10个经济体(含美国)的产业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在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地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巨大的中间产品需求增量为东亚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后向关联效应,而美国和日本则为东亚提供了主要的最终产品市场,带动区域内各产业的产出增加和增加值发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郜志雄 卢进勇 高菲
笔者基于1999年~2009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并把它扩展到服务贸易和FDI,构建经贸关系指数,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等方面实证分析中国在美国41个经贸伙伴中的相对经贸关系。研究表明,美国与中国的进口贸易联系较紧密,总的经贸关系并不紧密;美中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出口贸易和FDI流出方面疏密关系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总的经贸联系趋向疏远。研究还显示,美国与中国、法国、瑞典、意大利、中国香港、挪威、泰国和德国的经贸关系差异性较小,美国与中国、法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方面的关系最为类似。
关键词:
经贸关系指数 贸易结合度 中美贸易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丽
中日经贸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也是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关键。中日双边贸易关系紧密,国际垂直分工水平深化,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和互补贸易是中日之间主要贸易形式。通过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分析发现,地缘优势、中国经济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有利因素,而日本经济增长缓慢、中日生产率水平快速趋同、日资企业贸易投资战略重点转移是不利因素。中、韩与东盟的自贸协定削弱了日本的竞争优势。日、韩在中国市场上互为主要竞争者,韩国有助于中国制约日本,东盟既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潜在竞争对手。中日贸易谈判难度最大,意义也最大,对日贸易谈判应坚持以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优先、"10+3"等多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维和 吉莉
相互依赖对企业间关系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已有研究在深入揭示相互依赖对关系绩效作用机理方面仍显不足,文章以权变理论为基础,运用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系统研究采购商"服从"的中介效应,以及"协同沟通"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采购商服从在相互依赖总额和关系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相互依赖不对称和关系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协同沟通可以有效地增强相互依赖总额对于采购商服从的正向影响,也可以显著地增强相互依赖不对称对于采购商服从的负向影响。研究揭示的机理对于如何建构相互依赖研究有着突出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既定渠道结构下的企业如何提高关系绩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相互依赖 服从 关系绩效 协同沟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本文认为,中美经济相互依赖长期处于消极依赖状态。中国在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对美国的不对称的开放度,是导致敏感性显著的重要原因。这种敏感性是导致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处于消极依赖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和金融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了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从消极依赖向积极依赖转变的逻辑即冲突性、共生性和互利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安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建云
本文利用1970-2008年的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中国与欧洲在贸易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相互依赖性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治理问题。中国与欧洲在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领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依赖性,中欧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增长。中欧贸易除了受到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还受到"碳保护主义"、"数码保护主义"、"新价值观保护主义"和"跨国公司保护主义"的制约,需要制定相应对策进行有效应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彦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并不是对称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是冲突的源泉也是双方发展更紧密关系的障碍。本文将对经济相互依赖度与对称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测量方法和指标进行界定,运用双边贸易数据来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和不对称度进行评估。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经济相互依赖度 不对称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坤萍 张喜梅
基于1990—2011年河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进出口货物总额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对外贸易之间相互促进,并且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短期作用明显,而对外贸易对港口物流的短期作用不明显,彼此之间的长期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要远远大于外贸对港口物流的依赖程度。为此,应提高港口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发展加工贸易,建立临港工业群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