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2)
- 2023(15120)
- 2022(13147)
- 2021(12128)
- 2020(10189)
- 2019(23315)
- 2018(23074)
- 2017(44787)
- 2016(23705)
- 2015(26622)
- 2014(26493)
- 2013(25969)
- 2012(23498)
- 2011(21198)
- 2010(21044)
- 2009(19166)
- 2008(18044)
- 2007(15365)
- 2006(13384)
- 2005(11384)
- 学科
- 济(112969)
- 经济(112864)
- 管理(69867)
- 业(62519)
- 企(52274)
- 企业(52274)
- 方法(48178)
- 数学(42296)
- 数学方法(41761)
- 农(25314)
- 地方(24564)
- 中国(24528)
- 财(23067)
- 学(23064)
- 业经(22732)
- 环境(18730)
- 农业(17251)
- 和(16436)
- 理论(16321)
- 贸(16131)
- 贸易(16123)
- 制(15592)
- 易(15564)
- 地方经济(14874)
- 务(14635)
- 技术(14627)
- 财务(14565)
- 划(14541)
- 财务管理(14534)
- 企业财务(13760)
- 机构
- 大学(336763)
- 学院(336125)
- 济(141647)
- 经济(138821)
- 管理(136569)
- 理学(119636)
- 理学院(118366)
- 管理学(116283)
- 管理学院(115684)
- 研究(110436)
- 中国(79700)
- 京(69787)
- 科学(67713)
- 财(60597)
- 所(53405)
- 财经(50031)
- 中心(49925)
- 研究所(49112)
- 业大(49073)
- 农(48884)
- 江(46261)
- 经(45574)
- 范(43750)
- 北京(43481)
- 经济学(43409)
- 师范(43385)
- 院(40564)
- 经济学院(38904)
- 农业(37959)
- 州(37723)
- 基金
- 项目(237661)
- 科学(187964)
- 研究(174149)
- 基金(173702)
- 家(150408)
- 国家(149208)
- 科学基金(129611)
- 社会(111517)
- 社会科(105735)
- 社会科学(105708)
- 基金项目(92710)
- 省(92243)
- 自然(83971)
- 自然科(81961)
- 自然科学(81943)
- 自然科学基金(80435)
- 教育(79745)
- 划(77180)
- 资助(71144)
- 编号(70521)
- 成果(55265)
- 重点(52810)
- 部(52489)
- 发(50892)
- 创(49205)
- 课题(47492)
- 国家社会(46078)
- 创新(45909)
- 教育部(45589)
- 科研(45352)
- 期刊
- 济(153541)
- 经济(153541)
- 研究(97302)
- 中国(54886)
- 学报(50360)
- 管理(49574)
- 科学(47326)
- 财(45095)
- 农(43603)
- 大学(38968)
- 学学(36994)
- 教育(32802)
- 农业(30656)
- 技术(30500)
- 经济研究(25354)
- 业经(24447)
- 财经(24386)
- 融(24097)
- 金融(24097)
- 经(20912)
- 问题(19547)
- 技术经济(17574)
- 理论(15906)
- 科技(15845)
- 图书(15789)
- 资源(15387)
- 统计(15152)
- 商业(15061)
- 现代(15035)
- 业(14858)
共检索到472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麻勇恒 曾羽
从生态能量的角度审视,经济在本质上是人类凭借文化手段对自然的介入而控驭的物质能量形式。生态危机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剧生态系统的熵增,破坏生态循环积累所需的环境条件,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
关键词:
经济 物质能量 熵 生态循环积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谭剑 王彦博
以信贷为主的信用赋能是一种时间机器、是针对未来的货币透支。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加速器。本文提出基于"能量经济"视角观测经济活动、确定关键指标的新思路。以建立健康商业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关键词:
关键指标 经济体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随着人类文明生态化地演进,工业文明将必然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得以复归;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得以修复;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得以均衡发展形成生态生产力;线性非循环经济发展得以转向了非线性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生态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础之上,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同生息的完美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麻勇恒 李茜 吴毅
经济是人类通过技术手段从生态系统中截取的生态能量;从功能上看,它又是支持社会系统有序运作并不断演化的"工作物质"。循环经济模式是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最优发展模式选择,它的实施可望能推动生态技术开发,促进科技创新,并为技术的社会效益及经济的生态效益这一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产业"支点"。
关键词:
生态能量 贵州 循环经济 工业强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龙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世人已经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对生态损害的影响越来越敏感。人们正在改变消费模式,把环境责任和食品安全纳入到市场决策之中。政府从地方和国家层面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通过立法和建立污染监测网络保护生态环境。企业也将环境列为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范式,建立以工业生态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范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分配的代际公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钰 张贵 李涛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坚持 丁吴勇 钟灵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对满足和提高消费者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模型,分析了网络团购行业中各参与者的行为,得出了其具有能量循环、种群具有自主决策能力和更小的能量价值比等特征。最后结合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降低能量价值比、提高能量周转速度和保证能量公平分配等三个策略构建了相应的种群间协调机制,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其他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扩大网络团购市场规模和吸引力,提高网络团购市场需求,为网络团购消费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网络团购 商业生态系统 能量流 协调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商品生产是价值生产和社会能量生产的辩证统一。从商品社会能量的结构可以发现:剥削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劳动社会能量的占有。生产资料的能量输入是劳动力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秘密。劳动创造价值和社会能量的本质在于劳动协作,而劳动协作可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商品等价交换是一种节约能量的经济过程。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协作,具有节约能量、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良性循环的功能。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基础上的协作,是全球性的合作共赢。贸易保护和反全球化具有破坏生产、浪费能量的属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商品生产是价值生产和社会能量生产的辩证统一。从商品社会能量的结构可以发现:剥削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劳动社会能量的占有。生产资料的能量输入是劳动力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秘密。劳动创造价值和社会能量的本质在于劳动协作,而劳动协作可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商品等价交换是一种节约能量的经济过程。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协作,具有节约能量、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良性循环的功能。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基础上的协作,是全球性的合作共赢。贸易保护和反全球化具有破坏生产、浪费能量的属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态创新 循环经济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昌年 梅强
本文基于范式的视角,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理论命题,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新型工业化范式确立的内在依据,并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新范式不同于旧范式的"突变"特征。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范式 技术经济范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汀 鲁波涛
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并从注重生态规划、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加强生态观念培养以及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方面对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云
本文指出当代货币已经完成了其媒介功能、资产功能到能量功能的转变过程;进而指出回流美元货币的能量功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发展;而虚拟经济正作为当代货币能量贮藏以及配置的核心系统在根本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货币理论 货币能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园园 傅泽强
生态效率是度量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理论研究热点。探讨了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循环经济是以生态效率为目标的核心内涵,通过对生态效率概念模型的解析,构建了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评定不同状态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得出生态效率值越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大于资源环境消耗速度的情况下,为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将生态效率指标与循环经济评价相结合,构建较为独特的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效率评价的进一步发展、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模型 度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