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4)
- 2023(8036)
- 2022(6627)
- 2021(5701)
- 2020(4723)
- 2019(10653)
- 2018(10157)
- 2017(19689)
- 2016(10058)
- 2015(11215)
- 2014(11036)
- 2013(11415)
- 2012(10965)
- 2011(9911)
- 2010(10312)
- 2009(9621)
- 2008(9185)
- 2007(8488)
- 2006(7815)
- 2005(7390)
- 学科
- 济(73095)
- 经济(73060)
- 管理(32362)
- 业(31387)
- 方法(25206)
- 企(24823)
- 企业(24823)
- 数学(23036)
- 数学方法(22953)
- 地方(16656)
- 财(14399)
- 中国(14078)
- 贸(13988)
- 贸易(13984)
- 易(13653)
- 技术(13043)
- 地方经济(12557)
- 农(12381)
- 出(11930)
- 业经(11312)
- 学(10960)
- 制(9485)
- 农业(9236)
- 环境(8824)
- 融(8386)
- 金融(8386)
- 口(8324)
- 出口(8303)
- 出口贸易(8303)
- 务(7770)
- 机构
- 大学(163131)
- 学院(160259)
- 济(87361)
- 经济(85902)
- 研究(60741)
- 管理(60036)
- 理学(51436)
- 理学院(50927)
- 管理学(50290)
- 管理学院(49988)
- 中国(43324)
- 财(37170)
- 京(33056)
- 科学(31228)
- 经济学(30019)
- 所(29807)
- 财经(29732)
- 经(27094)
- 经济学院(27036)
- 研究所(26594)
- 中心(25588)
- 江(24353)
- 农(22348)
- 财经大学(21996)
- 院(21937)
- 北京(20980)
- 业大(20200)
- 州(18390)
- 范(18365)
- 师范(18203)
- 基金
- 项目(101946)
- 科学(81635)
- 基金(76834)
- 研究(74703)
- 家(66558)
- 国家(66107)
- 科学基金(57113)
- 社会(52237)
- 社会科(50011)
- 社会科学(49998)
- 基金项目(39568)
- 省(38163)
- 自然(34331)
- 教育(33812)
- 自然科(33623)
- 自然科学(33615)
- 自然科学基金(33034)
- 资助(31983)
- 划(31210)
- 编号(27164)
- 部(23931)
- 国家社会(23513)
- 发(23245)
- 重点(23122)
- 创(21679)
- 教育部(21158)
- 成果(21058)
- 创新(20509)
- 人文(20500)
- 济(19619)
共检索到255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文卓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分量回归方法,研究了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对苏州市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有利于提高苏州市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但对于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推动苏州经济的内生增长,必须提高苏州市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利用外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志鹏 李子奈
本文构建了考虑外商直接投资 (FDI)外溢效应的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结果表明东道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FDI与国内资本的比例 ;而且我国 1982 - 2 0 0 1年2 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论断。同时本文经验研究发现 ,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特征 ,各地区必须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才能从FDI中获益 ;另外 ,我国各地区增长实践呈现条件收敛态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凌云 杨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资本积累作用,还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与金融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居民的储蓄率有重要的联系,同时东道国技术存量对技术吸收能力有积极作用;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性,但是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有消极的负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瑜 王岳龙
本文分析FDI企业在东道国直接生产经营活动和由FDI企业引致的进口增加所带来的国际知识的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1994~2008年的2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对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与该地区的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褚敏 张建辉 靳涛
本文基于市场化转型的制度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本身对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正向的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转型深化的制度条件下,FDI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得以显现,市场化转型程度越高的地区,能从FDI的流入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另外,政府干预减小、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市场发育有利于FDI溢出效应的发挥;而要素市场环境和市场中介及法律环境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市场化转型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强 卢荻
本文在微观基础上分析了带有技术外溢的垂直型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最优的稳态经济增长率仅仅和技术进步率相关,独立于长期人口增长率,而技术进步率分别受到创新的研发努力弹性、折现因子、创新大小、技术外溢、沉没成本参数以及替代弹性的影响。本文认为技术的扩散是由"知识网"上的先进技术向其它技术"低洼"地区扩散,技术扩散的程度与受传播方的初始技术水平以及其吸收知识的能力有关,若其技术太过底下,还可能造成"反创造性毁灭"。另外,我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没有规模效应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进入者进入造成的可能引起沉没成本(反创造性破坏);其二,维持和改进原有以及新生产的产品质量而耗费掉大量R&D资源。
关键词:
技术外溢 规模效应 内生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张泽义
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有关开放经济和技术溢出的假定,运用均衡分析推导出经济均衡增长路径,并以此构建计量模型,应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实证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对溢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作为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丰富的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溢出;在我国经济增长率低的地区,对外开放促进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而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由于过度依赖进口和进口渗透率过高使得溢出效果为负但不显著;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技术溢出,并且随着分位数的增加,这种阻碍作用越凸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伏心 高丽娜
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分析区际知识溢出不对称对产业区位及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机制。不同区域知识资本存量、吸收能力不同,使区际知识溢出呈现不对称特征,直接影响区域新资本创造成本,引致长期经济增长率出现差异。区域本身知识积累存在溢出效应,而且可以获取区外的知识溢出。空间因素在知识创造与知识溢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溢出效应的强度随距离衰减,对于毗邻区域,越是邻近知识创造中心的区域,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就越强,但同时还受到自身吸收能力的制约。对于知识资本禀赋不具优势的区域来说,增强自身对区际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充分开展与创新中心的合作,将会提高经济增长率,进入循环累积的正反馈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盛杨怿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区域R&D投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FDI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珍 崔大沪 欧阳欢子
外资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就外商对华投资的基本态势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差距,提出在开放中利用外商直接和间接投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构想。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 外资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罗丹 谭卫红 刘民权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华资、欧资、日资、美资4组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途径,试图从华资、欧盟、日资、美资4个投资方,对比分析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在产品水平、R&D投入、上游产品来源、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并通过这4组企业在成立初期与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来说明对我国企业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华资 欧资 日资 美资 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张宇
本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FDI技术溢出机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微观分析,并利用省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受到低估,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的激励不足,同时制度的缺陷又禁锢了国内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FDI技术溢出机制受到强有力的制约。本文的经验实证结果印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即在控制了制度改善的效率影响之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是负面的;国内制度的改进有助于FDI技术溢出的发挥,相对完善的国内制度环境已成为FDI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靳娜 傅强
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增长率、知识溢出、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差距等参数,建立了三部门FD I多参数溢出效应内生增长模型,讨论了各种经济因素对FD I溢出效应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系统的动态转移过程。研究表明:外商人力资本增长率高于东道国人力资本增长率时,FD I的引入才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率,而且只有在此种情况下,知识溢出才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对稳态增长率不产生影响,但在动态转移过程中,经济增长率随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而经济增长率随技术差距的扩大而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