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9)
2023(13888)
2022(11122)
2021(9847)
2020(7855)
2019(17332)
2018(17312)
2017(32379)
2016(17820)
2015(20041)
2014(20469)
2013(20009)
2012(18965)
2011(17745)
2010(18099)
2009(16763)
2008(16328)
2007(14684)
2006(13497)
2005(12921)
作者
(53932)
(44942)
(44600)
(42659)
(28865)
(21235)
(20301)
(17353)
(17178)
(16078)
(15449)
(15008)
(14773)
(14729)
(14243)
(13982)
(13252)
(13198)
(12903)
(12595)
(11861)
(11140)
(11010)
(10545)
(10308)
(10057)
(10048)
(9901)
(9195)
(9070)
学科
(95889)
经济(95799)
管理(43144)
(38434)
中国(29206)
地方(28793)
(27823)
企业(27823)
方法(27050)
(23435)
数学(22975)
数学方法(22823)
业经(20973)
(18960)
(17649)
金融(17641)
地方经济(16854)
(16231)
(16100)
农业(16075)
银行(16071)
(15830)
贸易(15817)
(15738)
(15352)
(15224)
(14832)
环境(13831)
理论(12907)
(12572)
机构
学院(261132)
大学(259284)
(117929)
经济(115436)
研究(104531)
管理(88583)
中国(81195)
理学(73197)
理学院(72223)
管理学(71001)
管理学院(70515)
科学(61167)
(57493)
(54514)
(53001)
研究所(49000)
中心(46065)
(44687)
(42240)
财经(40456)
经济学(37903)
(37799)
(37468)
北京(37385)
师范(37056)
(36511)
业大(35121)
农业(34561)
(34001)
经济学院(33758)
基金
项目(162637)
科学(126985)
研究(122163)
基金(114650)
(100460)
国家(99624)
科学基金(83103)
社会(78241)
社会科(74203)
社会科学(74188)
(64513)
基金项目(58788)
教育(54639)
(54231)
编号(49420)
自然(49251)
自然科(48052)
自然科学(48037)
自然科学基金(47142)
资助(46785)
(42471)
成果(41867)
重点(37958)
课题(36763)
(34986)
发展(34772)
(34235)
国家社会(33097)
(33089)
创新(31197)
期刊
(147957)
经济(147957)
研究(89624)
中国(62597)
(43128)
学报(40450)
(38570)
科学(37265)
管理(36039)
(34543)
金融(34543)
教育(32899)
大学(30449)
农业(29145)
学学(28538)
经济研究(24897)
技术(24102)
业经(22843)
财经(21075)
问题(19381)
(18428)
国际(17091)
(16553)
(15289)
世界(14897)
技术经济(13553)
商业(12540)
(12375)
论坛(12375)
统计(12085)
共检索到435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习辉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全球化而货币仍然为国别货币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是经济全球化在货币上的要求。美元作为实际上的国际货币时,其货币发行渠道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行、财政透支和通货膨胀三个渠道拓展出第四个货币发行渠道,即经常项目赤字。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实际上是美国在境外发行货币,以美国的国家信用购买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一种货币形式的扩张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国彪  
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姜凌教授和谢洪燕副教授主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区域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研究》一书,以美国次贷危机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炳德  
我们观察到,金融危机中的一些矛盾现象,现有观点难以解释,比如美国金融危机之前的低物价和房产泡沫,比如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制度紊乱,等等。因此我们试图在批评现有观点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禹钟华  祁洞之  
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背景,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回溯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历程,并结合其与资本主义两者间的本质关系,分析了其内在演化逻辑,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始终纠缠于公共产品属性和利益属性的矛盾之中,并与西方资本结合为一体,构建了以西方资本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现时局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构建,给出了带有中国思想特色的方案及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宁  酆佩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并存的客观现实。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各国经济学家争论焦点之一。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国家选择签订更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区域化发展迅速,同时全球化进程放慢,重新引发了学界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关系的思考。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区域化发展及效应,分析经济区域化发展对全球化的影响,从而说明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关系。通过分析,认为从单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层次看,随着区域化层次的深入,其发展趋势与全球化更加的同步,对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对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现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在金本位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有助于一国积累黄金储备,维持本币与黄金挂钩及其国际影响力。但在信用货币本位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实力显得更为重要。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在国际分工和货币博弈中占尽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防范资本流动冲击,被迫积累贸易顺差,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向美国,维护美元的地位。金融危机后,金融全球化步伐放慢,但很难逆转。美国经济金融调整较快,虽然美元面临贬值压力,但其地位不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实力相对上升,但仍是"美元区"的一部分;国际收支顺差仍很大,中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可能超过美国对中国资金的需求,这将削弱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博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春明  郑海青  孙薇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秋杰  徐宝林  
本文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以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作出一些新的解释,找出一些演变的规律。作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制度必须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共同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复合货币是国际货币发展的方向。最后就我国经济如何对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危机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  
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制度之上,浮动汇率制能较好地反映一国经济盛衰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代表各国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加剧风险与经济的失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性的货币同盟,形成多极化的势均力敌的国际储备货币更有利于国际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若谷  
该文指出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存在不足之处,从根本上来说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美元纸币系统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文章展望2009年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认为稳定、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资本市场恢复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金融机构应从根本上转变风险控制的理念和实践,国际资本市场的格局和游戏规则制定要重新调整,各国也应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与合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毛蕴诗  戴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明显的趋势,不仅体现为世界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并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表现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超过了贸易的增长成为世界的首要经济联系。更多的全球化行业和全球化公司正在形成,跨国公司本身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另一重要趋势,几大区域经济集团正在形成和推动之中。区域内贸易增长超过了区域间贸易增长,二者均超过了全球的贸易增长。区域内及区域间直接投资存量巨大,占各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一半以上。但区域内投资存量并未明显超过区域间的投资存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共同存在,并行不悖。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体现在国别之间,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其增长也必然带来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澍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历史发展和考察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防范危机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向三大货币联盟发展存在合理性;结合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区域货币合作实际的分析,也揭示了构建三大货币联盟的现实可行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丹捷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