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6)
2023(5474)
2022(4462)
2021(3827)
2020(3018)
2019(6942)
2018(6627)
2017(12470)
2016(6253)
2015(7041)
2014(7249)
2013(7242)
2012(7036)
2011(6841)
2010(7082)
2009(6730)
2008(6488)
2007(5925)
2006(5721)
2005(5377)
作者
(19858)
(16793)
(16740)
(16006)
(10846)
(7764)
(7592)
(6480)
(6368)
(5975)
(5941)
(5539)
(5460)
(5405)
(5289)
(5242)
(4926)
(4752)
(4724)
(4408)
(4389)
(4088)
(3963)
(3945)
(3926)
(3724)
(3559)
(3515)
(3372)
(3229)
学科
(56920)
经济(56883)
管理(18240)
方法(15953)
地方(15540)
(13925)
数学(13182)
数学方法(13056)
(12176)
企业(12176)
地方经济(11940)
中国(10651)
业经(10289)
(10057)
理论(7508)
(7320)
经济学(7131)
环境(6506)
(6432)
(6378)
(6342)
金融(6342)
(6290)
(6124)
(5736)
产业(5712)
农业(5376)
(5296)
银行(5294)
(5177)
机构
大学(108956)
学院(108054)
(57742)
经济(56714)
研究(41018)
管理(38951)
理学(33218)
理学院(32839)
管理学(32327)
管理学院(32115)
中国(30325)
(24544)
(22628)
科学(22037)
(20345)
经济学(19737)
财经(19378)
研究所(18209)
(17460)
经济学院(17315)
中心(17012)
(15823)
北京(14661)
(14304)
(14269)
财经大学(14201)
师范(14181)
(12607)
科学院(12424)
(12228)
基金
项目(64029)
科学(51085)
研究(48312)
基金(47161)
(40152)
国家(39838)
科学基金(34397)
社会(33724)
社会科(32019)
社会科学(32009)
(24288)
基金项目(23971)
教育(21544)
(19814)
自然(19544)
资助(19432)
自然科(19050)
自然科学(19046)
自然科学基金(18699)
编号(18281)
(15455)
成果(15283)
国家社会(14723)
重点(14722)
(14283)
(13622)
经济(13491)
课题(13311)
发展(13177)
(13006)
期刊
(73839)
经济(73839)
研究(38888)
中国(20000)
(18231)
管理(17153)
科学(13223)
经济研究(13117)
学报(12983)
(11128)
财经(10970)
技术(10583)
大学(10450)
学学(9987)
(9731)
(9471)
金融(9471)
教育(9278)
问题(9186)
业经(8798)
技术经济(7539)
农业(7374)
统计(6894)
(6486)
世界(6412)
经济学(6149)
经济问题(5929)
(5899)
国际(5598)
商业(5536)
共检索到172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桂田  
近20年来,随着束缚中国经济学界的各种思想禁锢的逐渐消除,国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方法、各种理论学派及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引入中国大陆,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活动已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趋势的产生,“百家争鸣”格局的形成,显然是符合经济理论演进轨迹的。如果说改革过程中,中国经济结构已形成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是符合生产力标准并能够有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话,那么,也可以说经济理论研究活动的“多元化”趋势,也能有力地推动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我国山区的情况令人担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主观指导方面,即掠夺性经营思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实行的山区综合开发是山区工作的突破性举措,它协调了农林水的矛盾,并由此形成农林复合型的山地农业,同时抓住了水利建设的关键。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必须有新的经济建设理论作为指导,这就是生态经济理论。一批生态农业县的实践为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提供了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齐雯  张晓梅  
本研究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枝丫资源的5种利用技术,提出了枝丫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并分析了目前枝丫资源的利用在生产缺乏积极性、工业利用率低、深加工程度低、搜集困难、经营管理不善、缺乏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最后提出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及加强管理等对策达到枝丫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林  罗莉娅  
随着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制约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越来越注重低碳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文章分别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外延、应用模式以及政府干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章发现,现存成果注重单一因素的研究,对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相关因素的分析缺乏综合性,且一直存在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热点与难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从基础理论层面全面考察了现代三大经济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三者都是"片面的科学"。各种理论的"片面的科学性",也就意味着它们需要并能够相互补充。三大理论的综合,为转变"苏联范式"奠定了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博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沈满洪教授主编的《生态经济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出版后获诸多好评,作为生态经济学的前沿刊物,本刊特将此书推介给广大读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方义  杨其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兆前  齐建国  
一、循环经济概念的起源 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切。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Rachel.Karson)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已有的文明,生态环境恶化如不及时遏制,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到发射到太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与飞船一样的孤立无援的系统,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不断消耗其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学  陈兴鹏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循环经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内核不明晰,理论边界模糊,理论研究陷入"漂移状态"和"破碎困境";②资源效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永恒主题,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与最优配置,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源效用的衡量标准不同;③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其外延是"社会"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包括资源节约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本身并不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同时,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几个方向:①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②同类产品频繁交易产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永国  
近 2 0年来 ,拍卖理论已经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学中最成功也最活跃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国内 ,政府与私人部门正与日俱增地通过拍卖机制采购或销售商品与权利。但拍卖从业界和经济学界对拍卖理论仍然相当陌生。为此 ,本文以基准拍卖模型和收入等价定理为起点 ,紧密围绕拍卖机制的绩效比较与最优拍卖机制设计问题 ,系统地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拍卖理论的主要进展 ,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轮廓并对这一前沿理论予以简要评述。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清和  
实行特殊政策和实施特殊管理体制是世界经济特区共有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构成了特区经济学的两个理论前提。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实施特殊管理体制进行理论分析 ,目的在于为构筑特区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作理论上的准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擎明  
什么是综合评价?综合,是把对事物各个部分、阶段、属性等局部性认识结合起来,探求各种单纯规定之间的复杂联系,再现事物的多样性统一,把握事物总体的本质。评价,就是确定一个尺度,以这个尺度来衡量方案和预定目标,并把两者进行比较,尽可能定量地明确问题所在,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和对策,使方案进一步完善,或在几个替代方案中进行排序,选取其中最优的方案。综合评价,是在各个部分、阶段、层次等子系统评价的基础上,不在于求某一个指标或多个指标(子系统)的优化值,而在于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调节,并在整个优化过程中,不断向决策者提供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协调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探索成果,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阳生  
一、自中心发展与地方综合经济圈的概念自中心发展的概念是70年代由D.圣海斯和H.埃尔森汉斯提出来的。自中心发展是指一种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长期地依靠密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应用小规模技术,组织劳动密集型生产,全面调动一切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区域外部的依赖性,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然而,自中心发展并非建立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区域经济系统,从而与区域外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岳树民  张立  李向辉  
由长春税务学院主办的"经济理论与税制改革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8月18日至21日在长春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国内各地的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中外代表所提供的学术论文49篇。大会研讨广泛,涉及经济理论和税制改革中的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