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0)
2023(4731)
2022(3816)
2021(3343)
2020(2627)
2019(5851)
2018(5662)
2017(10704)
2016(5477)
2015(6265)
2014(6503)
2013(6486)
2012(6439)
2011(6267)
2010(6558)
2009(6399)
2008(6209)
2007(5642)
2006(5442)
2005(5171)
作者
(17597)
(14924)
(14903)
(14337)
(9764)
(6947)
(6683)
(5773)
(5767)
(5329)
(5314)
(4921)
(4862)
(4847)
(4737)
(4667)
(4364)
(4293)
(4286)
(4129)
(3838)
(3585)
(3574)
(3556)
(3382)
(3374)
(3151)
(3147)
(2962)
(2914)
学科
(52591)
经济(52560)
管理(15485)
方法(14493)
地方(14334)
数学(12231)
(11980)
数学方法(11822)
地方经济(11518)
(11193)
(9723)
企业(9723)
中国(9441)
业经(8683)
理论(7104)
经济学(6831)
(5980)
(5928)
环境(5787)
(5715)
金融(5714)
(5517)
(5257)
(5221)
产业(5108)
(5025)
(4682)
银行(4675)
(4619)
(4573)
机构
大学(99625)
学院(97568)
(52459)
经济(51551)
研究(37341)
管理(33952)
理学(28439)
理学院(28081)
管理学(27665)
管理学院(27465)
中国(27208)
(22318)
(20548)
科学(20137)
(18735)
经济学(18415)
财经(17705)
研究所(16741)
经济学院(16131)
(15904)
中心(15306)
(14822)
(13986)
师范(13908)
北京(13243)
财经大学(12932)
(12732)
(11699)
师范大学(11418)
科学院(11199)
基金
项目(55468)
科学(43985)
研究(42207)
基金(40744)
(34434)
国家(34156)
社会(29723)
科学基金(29157)
社会科(28183)
社会科学(28177)
(20694)
基金项目(20329)
教育(19124)
资助(16969)
(16754)
编号(16027)
自然(15974)
自然科(15551)
自然科学(15547)
自然科学基金(15272)
成果(14215)
(13325)
国家社会(12987)
重点(12847)
(12646)
(12599)
经济(12532)
课题(11665)
发展(11538)
(11395)
期刊
(67979)
经济(67979)
研究(36668)
中国(17665)
(17119)
管理(14639)
学报(12835)
科学(12188)
经济研究(12153)
财经(10627)
大学(9893)
(9823)
教育(9760)
(9432)
学学(9269)
技术(8849)
(8653)
金融(8653)
问题(8496)
业经(7699)
技术经济(6913)
农业(6416)
统计(6094)
(6077)
世界(6025)
经济学(5830)
经济问题(5484)
国际(5193)
(5072)
经济管理(4996)
共检索到15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卫国  
经济研究中关于数学使用的争论,实际上关系到对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范围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经济学对其语言的一个选择问题。通过对经济研究中数学使用争论背后的实质、数学滥用的评判标准及其解决之道等相关问题的考察与评析,本文认为,经济研究需要数学,尤其是在那些与经济运行量及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的研究中,但数学只是一个有益的辅助工具,并不是惟一的研究方法。那种认为只有数学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乃至"硬"科学的观点,是犯了"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然而,对于数学滥用的判断,不能只以经济学文献中数学形式化的量的多寡为依据,还应该结合经济研究的层次——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对策研究,通过成本与收益分析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晓钦  王朝科  
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既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制造了经济学研究当中的一些误区和陷阱。所以,如何正确地看待经济学研究当中数学的功效,如何正确地运用数学来工具解决经济学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基本思路入手,抓住经济学运用数学的两个条件,重点分析了经济学与数学在语言上和逻辑上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运用得以实现。我们的分析结果是:经济学与数学在语言上可以自由转换、在逻辑上保持强弱一致,是经济学运用数学的两个必要条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伟清  
It shouldn't be judged by the quantity or the proportion of mathematical formulas or models applied in an economic literature but the concepts of Pareto Efficiency or Kaldor\|Hicks Efficiency that mathematics is or isn't lavish in economics,i.e.,it's better or not when applied mathematics than not applied.Economics researches include three aspects as foundational issues,applicational problems and policy makings,and in whiches the foundational researches always want more mathematical tools and different levels and proportions of mathematics are demanded in different economic researches.We should not deny the role of mathematization in economic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phenomena or the successes achieved by some economicsts not use mathematics.The mathematization of economics is the main trend and the economics researches will form a multi dimensional pattern.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培兆  
经济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叙述工具,但如果过度追求数学工具的应用,为数学而数学、为模型而模型,就会伤害中国经济学的根本,影响经济学的大众化和应用性。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是巧妙应用数学的典范,大道至简,恰到好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应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重在结合国情、经济思想的创新与开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凌云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在探索经济生活规律的时候,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用马克思的话说,“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正是通过这种“抽象力”,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当代经济学已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工作效率;但如果经济学数学化走过了头,也会使经济学失去社会科学的应有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当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表明: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科学与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最明显地表现在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争论。事实上,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新途径。经济学的语言转向表现在:一是制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二是博弈论认为,任何词语的特定含义都是通过某种语言演化的最优化过程而形成的演化均衡来确定的。三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只强调了科学语言而排斥了人文语言和日常语言,这恐怕很难向人们提供和展现一种失真较少的真实经济世界图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苏剑  张雷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发展起来,语言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采取的方法、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却为人们所漠视。本文把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代进行综述,阐述语言经济学每一代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各代之间的联系;最后讨论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是否能具有统一的范式和可操作的技术路线,以使这门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更强的规范性。无论怎样,语言的重要性和经济学方法的灵活性将会使语言经济学迅速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宋金芳  
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语言经济学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学家的努力、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别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语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并对宏观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民  
在经济研究中,数学化有很大的优点,也很有必要,但应该有个度;从根本上说,复杂且不稳定的社会规律(因果关系)很难甚至不可能用方程精确地表示出来;从技术上看,数学化(特别是计量化)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片面数学化的原因既是机械世界观和科学主义的结果,又是学术路径依赖的结果;国内经济学数学化产生的问题较多,包括随意变量替代、随意建模、随意解释因果关系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江  
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Economiscs)是一门形式理论经济学,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并进行演绎的精确化经济学分支。它寻找一组与经济理论内容相吻合的特殊公理结构,探索经济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揭示经济学原理中隐含的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敏  
演化经济学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热门的研究领域,研究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化过程。现代演化经济学是一个极其庞杂的理论体系,广泛吸收了生物演化理论、演化心理学、认知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涵盖了老制度学派、熊彼特主义、奥地利学派、创新经济学等各种经济学流派,现在演化经济学正融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中。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比,演化经济学使用生物学的类比和隐喻,整体分析法,采用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的基本假设,关注个体群等演化分析方法,观察经济发展进程,探索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内在规律,认为惯例、新奇和搜寻、选择过程在经济演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演化经济学至今仍存在诸如未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南林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目前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意义和发展途径上,其理论体系很不完善。本文在追溯"低碳经济"的历史、列举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低碳经济"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引出研究"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提升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刘雷  
数学是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的先例,为当时数学、经济学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协调发展提供了光辉范例。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马克思借助数理逻辑,在阐释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论,并用数理逻辑、文字逻辑和现实事例论证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严谨完成了《资本论》整体理论建构。新时代科学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可强化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交叉应用研究,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治  刘红燕  
高职院校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与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运行的效率。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应增强市场意识,改革教学制度与运行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提升教学资源运行的效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祥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置换所能完成的,而是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但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不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来加以替代,而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到它的制度前提和研究起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转型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经济表征,转型期经济学的提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鉴于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以人的生产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适当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