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633)
2022(5715)
2021(4689)
2020(3658)
2019(7975)
2018(8001)
2017(15451)
2016(8246)
2015(9355)
2014(9764)
2013(9325)
2012(8536)
2011(7940)
2010(8211)
2009(7727)
2008(7394)
2007(6686)
2006(6468)
2005(6156)
作者
(24811)
(20771)
(20731)
(19911)
(13476)
(9675)
(9360)
(7989)
(7977)
(7372)
(7247)
(6784)
(6747)
(6627)
(6523)
(6446)
(6144)
(5936)
(5924)
(5564)
(5347)
(5043)
(4941)
(4815)
(4765)
(4721)
(4383)
(4307)
(4181)
(3988)
学科
(64925)
经济(64880)
管理(21910)
地方(19838)
中国(17833)
(17401)
方法(15145)
数学(13177)
数学方法(13132)
地方经济(12695)
业经(12538)
(12250)
企业(12250)
(11793)
(10231)
(9421)
农业(8419)
环境(8225)
产业(8070)
(7745)
城市(7409)
发展(7050)
(7040)
(6997)
经济学(6972)
(6889)
金融(6889)
信息(6881)
总论(6831)
(6725)
机构
学院(129764)
大学(128854)
(66640)
经济(65295)
研究(50741)
管理(44634)
理学(37380)
理学院(36882)
中国(36850)
管理学(36311)
管理学院(36064)
科学(28092)
(27597)
(27009)
(24952)
经济学(22814)
研究所(22357)
财经(21466)
中心(21353)
(20200)
经济学院(20113)
(19364)
(18254)
(18080)
师范(17970)
北京(17550)
(17383)
(16007)
财经大学(15574)
科学院(15540)
基金
项目(80377)
科学(64365)
研究(59925)
基金(58846)
(50350)
国家(49970)
科学基金(43311)
社会(42345)
社会科(40207)
社会科学(40195)
(30782)
基金项目(30669)
教育(26027)
(25179)
自然(24717)
自然科(24147)
自然科学(24143)
自然科学基金(23677)
编号(22912)
资助(22740)
(20034)
国家社会(18567)
重点(18342)
成果(18278)
发展(17228)
(17159)
(17007)
课题(16865)
(15880)
经济(15719)
期刊
(85599)
经济(85599)
研究(47352)
中国(25302)
(19654)
管理(18595)
(17090)
科学(16888)
学报(16165)
经济研究(14904)
大学(12918)
问题(12639)
(12384)
金融(12384)
学学(12293)
技术(12247)
财经(11989)
业经(11643)
农业(11322)
教育(10790)
(10645)
技术经济(8240)
现代(7571)
世界(7485)
城市(7327)
(7290)
(7110)
经济问题(7008)
统计(6931)
商业(6653)
共检索到20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过杰  
面对90年代,面向未来,探索和推进城市现代化,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实现本世纪末以及下世纪中叶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本文拟就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当前城市经济现代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城市现代化,尽管为人们所追求和向往,但是对城市现代化的认识,往往容易从城市外在形态上体察,诸如现代化的建筑物、构筑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邮电通讯,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娱乐场所;也往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秀基  
中国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重要关头。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已经十分突出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再按照西方现代化之路走下去,而要实施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的新型现代化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更新国人的发展观,通过立法等强制性措施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的展开,在资源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可操作的量化考核。这样,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才有可能在循环经济的轨道上获得全新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农俭  
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多种解释进行了梳理,认为这是两个各有特指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也有互相联系的方面,并就现实生活中二者的联系做了解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明  杜林盛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内涵的研究,得出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林业的基本特征,提出林业现代化的定义,对其内涵展开讨论。同时,探讨了何传启的二次现代化,阐述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依据林业的现实情况,得出林业现代化需要二次现代化的指导的结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精神”大讨论,必将对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增添巨大动力,使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更具独持魅力。城市精神应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城市的社会氛围、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的综合结晶,是对城市丰富内涵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并对城市发展及其形象和影响具有长期的促进效用。就上海来说,对城市精神的讨论不宜过分集中于市民素质问题,虽然城市精神的实践需要市民素质的支撑,但市民素质毕竟不是城市精神本身。本文通过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分析及对国外若干大都市城市精神的介绍,提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应定位于“向世界展示魅力”的这一核心基调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林嘉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文从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的比较出发,研究文化因素在不同现代化模式中的异同,以此深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认为,从生产角度看,文化因素在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中具有相似作用机制,都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从分配角度看,西方现代化难免走向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共同富裕。本文提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理解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繁荣新时代文化助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尔琪  
近代工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主体和策源地,也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充分、最典型的标志。城市化最直观的特征就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城市地域的变化。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引起和促进了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地_向城市经济转化;第二、第三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大树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联动效应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使现代化都市的中枢作用更加显著,并使城市产生出新的经济活动特征;城市体系成为全球化中的主体、首位城市控制全球经济明显、城市的网络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化进程。我国城市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也表现出相应的特点和不足,需要重点提高都市经济圈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二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促进产业融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温铁军  
本文是在作者大量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对现代化的反思和解构。在对现代化概念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实现手段和目标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西欧国家发展历史的考察,指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殖民化为实现手段的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过程,而在现实国际政治经济条件下,这种发展路径实际是不可重复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考察,发现高国民收入和高城市化率所代表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不能解决普遍存在的"三大差别"难题;通过对中国现实的分析,指出资源资本化导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中国现代化应该立足于人口众多、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五个统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黄胜利  
对于中国的研究,就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三种人敢于做出概括,他们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厌恶中国的专家和汉学家。喜爱中国的专家热爱中国,厌恶中国的专家与中国打过交道但不喜欢它,而汉学家则愿意试图去分析中国。有代表性的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对大多数中国的事情表现出热忱,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光辉前景。厌恶中国的专家通常强调办事难,总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锋  
一、城市治理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区别在研究城市治理现代化之前,需要对城市治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首先,需要指出,城市治理概念和通常所说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是城市的空间属性。按照城市学研究中的一句话"城市是尖的,世界是平的",有别于一般社会治理现实的特点,城市是一个边界清晰、高度集聚的有限空间,同时从发展性来讲,它充满阳刚之气,"乡村是阴柔的,城市是阳刚的",那么治理方面怎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生  
现代化城市是科技进步的良好园地,科技进步是城市现代化的根本依托。如果说在城市和科技问世的初期,它们这种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不怎么紧密的话,那么随着城市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关系就愈来愈密切了。特别是在城市已经成为科技的中心,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它们这种关系之密切就显得犹甚。因为,现代城市必须以高新科技去构筑,高新科技也只有在现代城市的构筑中去达到。欲加速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就应当充分发挥城市推动科技进步的园地作用。一、现代城市是科技的中心城市,这个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梅保华  
城市多目标、多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现代化是包含多领域发展过程的综合性很强的大系统工程。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居民素质的现代化;其次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化。这种层次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到更紧密地结合城市特点的特殊需要,并非意味着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杠杆,居民素质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灵魂。以上三方面的现代化都是具有鲜明城市个性的现代化内涵,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