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0)
- 2023(19046)
- 2022(16558)
- 2021(15117)
- 2020(13057)
- 2019(29498)
- 2018(28985)
- 2017(55769)
- 2016(29972)
- 2015(33521)
- 2014(33131)
- 2013(32772)
- 2012(29838)
- 2011(27163)
- 2010(26962)
- 2009(25076)
- 2008(24171)
- 2007(21217)
- 2006(18801)
- 2005(16442)
- 学科
- 济(133987)
- 经济(133818)
- 管理(92184)
- 业(84947)
- 企(71661)
- 企业(71661)
- 方法(59655)
- 数学(52214)
- 数学方法(51592)
- 财(33517)
- 农(31328)
- 中国(30574)
- 学(28855)
- 业经(27722)
- 地方(26396)
- 制(23877)
- 贸(21609)
- 贸易(21601)
- 环境(21360)
- 务(21288)
- 财务(21205)
- 财务管理(21159)
- 农业(21111)
- 易(20870)
- 企业财务(20166)
- 理论(19650)
- 和(19488)
- 技术(18624)
- 划(18035)
- 融(17892)
- 机构
- 大学(436461)
- 学院(432687)
- 济(178563)
- 经济(175060)
- 管理(171326)
- 理学(149221)
- 理学院(147603)
- 管理学(144956)
- 管理学院(144173)
- 研究(143551)
- 中国(105738)
- 京(91125)
- 科学(89519)
- 财(80930)
- 农(71997)
- 所(71707)
- 业大(67116)
- 财经(65805)
- 研究所(65645)
- 中心(65561)
- 江(61472)
- 经(59872)
- 北京(56884)
- 农业(56724)
- 经济学(54931)
- 范(54672)
- 师范(54040)
- 院(51812)
- 州(49812)
- 经济学院(49400)
- 基金
- 项目(299986)
- 科学(235488)
- 基金(219883)
- 研究(212473)
- 家(193497)
- 国家(191950)
- 科学基金(164956)
- 社会(136313)
- 社会科(129260)
- 社会科学(129228)
- 基金项目(116473)
- 省(115814)
- 自然(109191)
- 自然科(106658)
- 自然科学(106628)
- 自然科学基金(104770)
- 划(97956)
- 教育(97359)
- 资助(90936)
- 编号(84620)
- 成果(67433)
- 重点(67028)
- 部(65837)
- 发(62755)
- 创(61865)
- 科研(57994)
- 创新(57863)
- 课题(57307)
- 国家社会(56796)
- 教育部(56567)
- 期刊
- 济(192394)
- 经济(192394)
- 研究(122273)
- 中国(76091)
- 学报(73985)
- 科学(64764)
- 农(63572)
- 财(62557)
- 管理(62374)
- 大学(55477)
- 学学(52622)
- 农业(43194)
- 教育(39018)
- 技术(36302)
- 融(34611)
- 金融(34611)
- 财经(32854)
- 经济研究(32082)
- 业经(29976)
- 经(28120)
- 问题(24444)
- 图书(22887)
- 业(22293)
- 技术经济(21498)
- 统计(20700)
- 版(20669)
- 科技(20468)
- 理论(20325)
- 商业(19531)
- 策(19085)
共检索到62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一林 贺庆文
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在正向、中性和负向的经济环境信息刺激下,消费者对享乐和实用维度的服务项目预购意愿存在显著的差异。当操控了中性经济信息刺激条件下的预购意愿以后,正向的经济信息刺激情况下,消费者对享乐型服务项目的预购意愿明显地高于实用型服务项目的预购意愿。反之,在负向的经济环境信息刺激下,消费者对实用型服务项目的预购意愿显著地高于享乐型服务项目预购意愿。最后,分析了该研究的现实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享乐 实用 预购 经济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军红 刘虹秀 周蕾 张慧君
移动购物的迅速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愈发便捷,但其在给顾客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使得顾客转移更容易发生,如何留住顾客已成为移动端销售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移动购物中营销刺激的随时随地性,使其更容易影响到消费者的情绪,并促使消费者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因而,本研究基于环境心理学模型,从情绪视角采用三个独立实验分别探讨了移动购物中不同营销刺激对消费者持续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移动销售端的界面质量、促销方式与诚信行为对愉悦、唤起与支配情绪及消费者移动购物持续意愿均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愉悦情绪、支配情绪不但对消费者移动购物持续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而且在营销刺激与消费者移动购物持续意愿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
关键词:
移动购物 营销刺激 消费情绪 持续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惠英 王兴芬 庄文英
构建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从主客体两个视角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强度,结果表明,在线评价自身因素和卖家因素是消费者最能够直接接触或感知的因素,也因此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影响最大;接收者自身购物经验和购物方式、同类商品在不同网站的在线评价/口碑因素,对于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卖家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可以细化为卖家实时沟通、卖家整体信誉、卖家售后服务及卖家评价反馈程度的影响,且解释系数均在0.9以上;同类商品评价可用二级指标同类商品数量、同类商品质量和同类商品效价来解释。因此,在实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中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化媒体之一,众多企业将微博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渠道,本文在简要介绍最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微博的信息质量、趣味性、有用性、易用性、交互性、消费者的主观性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设计发放问卷、数据统计和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假设并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营销建议,以期为企业有效开展微博营销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
微博营销 计划行为理论 信息质量 交互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惠英 王兴芬 庄文英
构建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从主客体两个视角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强度,结果表明,在线评价自身因素和卖家因素是消费者最能够直接接触或感知的因素,也因此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影响最大;接收者自身购物经验和购物方式、同类商品在不同网站的在线评价/口碑因素,对于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卖家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可以细化为卖家实时沟通、卖家整体信誉、卖家售后服务及卖家评价反馈程度的影响,且解释系数均在0.9以上;同类商品评价可用二级指标同类商品数量、同类商品质量和同类商品效价来解释。因此,在实践中应关注卖家自身、接收者自身、在线评价本身、同类商品评价及评价者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者购物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艳萍 梁树霖
随着网络团购模式的趋同化发展和用户的缓慢增长,团购网站需要新的突破点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文章基于S-O-R模型和感官体验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团购服务场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研究表明:团购服务场景中的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能够促进消费者产生正向情绪,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团购意愿,而物理因素和信息交换有助于消费者形成虚拟触觉体验从而产生团购意愿,其中,时间压力在认知状态与团购意愿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团购运营商利用服务场景吸引并留住消费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庄倩倩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020、云计算、物联网、支付技术逐渐改变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物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了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网上购物感知利益、消费体验、网络购物风险及网商服务质量对购买意愿影响及影响程度。实证分析发现网上购物感知利益、消费体验及网商服务质量对网上购物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网络购物风险对网上购物意向具有负相关。通过层次回归发现,对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中,网上购物感知利益最强,其次网商服务质量,再次网络购物风险,最后是消费体验。并针对网上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购买意愿 网络消费者 影响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军 陈敬良 宗利永
基于258名消费者实验数据样本,本文检验了户外广告信息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以及品牌熟悉度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功能性和情感性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熟悉度正向调节了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情感性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但品牌熟悉度在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功能性与消费者感知价值关系间不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冬梅 纪淑娴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信息和个性化服务,允许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购物。但相对我国数量巨大的网民而言,网络购物的使用率还很低。感知风险和信任缺失被认为是阻碍网络购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感知价值模型,构建了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采用线上问卷的方法获得中国网络消费者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信任、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变量对网络购买态度和意愿的影响,验证了提出的基本假说。同时对比分析有无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感知风险、网络购买意愿等方面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有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比较看重感知收益,而对于潜在的消费者来说,感知风险是影响其购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琪 徐伟 高长贵
在直播电商中,网络主播成为消费者评估产品和制定购物决策的重要外部因素。但由于主播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来主播失范行为频频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会伤害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本文聚焦于直播电商中的主播失范行为,基于失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主播失范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机理及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发生主播失范行为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比未发生失范行为的购买意愿要低,社会距离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主播专业能力和社会吸引力对社会距离在主播失范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播失范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深化了失范理论在直播领域的研究,对于企业培养合适主播以及规制主播失范行为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华 毛海帆
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消费者获取相关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的口碑传播转移到了在线评论。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中的负面信息会更加敏感,因此负面在线评论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将比正面在线评论更大。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技术接受模型并赋予其新的情境,将品牌认同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关于负面在线评论长度、质量、数量、时效性四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传导机制。经实证研究验证了负面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品牌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最后依据相应的结论为企业和消费者分别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学美 丁璟妤 谢志鸿 雷丽芳
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在线口碑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在线口碑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线评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纳入接收者专业能力这一调节因素的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最后通过实证方法对该模型及假设进行了检验和修正。本研究数据显示,在线评论功能价值类因素,包括评论的数量、评论的质量、评论的效价都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接收者心理表征类因素,包括感知风险、卷入度、信任倾向都正向影响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证实了接收者专业能力对评论的质量、评论的数量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有着调节作用,但是对消费者感...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消费者购买意愿 在线评论影响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倩 陈国宏
本文从社会化商务的特性出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会化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探讨了消费者在社会化商务环境下如何进行利益、风险的权衡以及其对购买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口碑推荐、交互性和个性化对感知利益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除了个性化外,其他变量对感知风险未有显著的影响;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是社会化商务环境中消费者购买决策形成的决定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蒋玉石 郭琴 马晨雅 李倩
具体的广告诉求往往能更清晰地展示品牌与产品环境友好的特性。然而,当消费者面临具体度不同的绿色广告诉求(具体VS标准VS模糊)时,其内在的认知与情感机制究竟会如何传导?当其对绿色品牌形象(正面VS负面)这一外部背景信息具有事先认知后,绿色广告诉求又将怎样影响其认知情感转变与行为决策?研究基于S-O-R理论、情绪唤醒模型与详尽可能性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广告诉求具体度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化作用。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只接受广告刺激时,绿色广告诉求具体度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且绿色信任与积极情绪在该路径中共同发挥了中介作用;当消费者先后接受品牌信息刺激与广告刺激时,绿色品牌形象成为影响广告诉求具体度效用发挥的边界条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刘敏 池韵佳 金其然
社会化是体验型消费的重要特征。但是现有文献只是将体验型消费情境简单划分为独自参与和同伴参与,却缺乏对常见情境即同伴人数的进一步探讨。针对此,本研究意图探究体验的同伴人数(一人同伴vs.多人同伴)对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并检验个体孤独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体验型消费中,相较于多人同伴,单人同伴会使消费者的参与意愿更高,原因是单人同伴会促使消费者拥有更近的心理距离。并且上述的差异化效果受到个体孤独感的调节,也即相对于多人同伴,高孤独感的消费者对单人同伴的活动有更高的参与意愿,但是对低孤独感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效应不明显。本文丰富了现有体验消费领域的文献,对营销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