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6)
2023(3298)
2022(2716)
2021(2187)
2019(3874)
2018(3774)
2017(7362)
2016(3616)
2015(4113)
2014(4185)
2013(4351)
2012(4389)
2011(4332)
2010(4565)
2009(4399)
2008(4028)
2007(3687)
2006(3660)
2005(3456)
2004(3149)
作者
(11715)
(10044)
(9965)
(9613)
(6497)
(4591)
(4470)
(3838)
(3800)
(3713)
(3513)
(3385)
(3276)
(3122)
(3118)
(3066)
(2937)
(2833)
(2818)
(2703)
(2433)
(2410)
(2368)
(2363)
(2350)
(2310)
(2049)
(2031)
(1955)
(1916)
学科
(45615)
经济(45597)
地方(13796)
地方经济(11312)
方法(10487)
管理(10160)
数学(9523)
数学方法(9508)
中国(7213)
(6805)
业经(6529)
(6254)
经济学(5945)
环境(4990)
(4633)
企业(4633)
(4633)
产业(4384)
(4370)
(4299)
金融(4299)
(4053)
(4038)
资源(3926)
总论(3899)
(3816)
信息(3699)
及其(3457)
农业(3447)
(3425)
机构
学院(65699)
大学(65411)
(42109)
经济(41513)
研究(27062)
管理(22325)
中国(20078)
理学(18608)
理学院(18384)
管理学(18204)
管理学院(18069)
(16253)
经济学(14984)
(13564)
科学(13364)
经济学院(13102)
(12978)
财经(12966)
研究所(12032)
(11637)
中心(11069)
(9980)
财经大学(9370)
(9227)
社会(8841)
经济研究(8792)
科学院(8692)
北京(8532)
(7818)
师范(7788)
基金
项目(36654)
科学(29210)
研究(27611)
基金(27306)
(22910)
国家(22754)
社会(20760)
社会科(19788)
社会科学(19783)
科学基金(19485)
基金项目(13736)
(13606)
资助(11470)
教育(11459)
(11031)
经济(10944)
(10676)
自然(10088)
自然科(9821)
自然科学(9819)
(9746)
编号(9665)
自然科学基金(9636)
国家社会(9338)
发展(8705)
(8603)
重点(8302)
(8247)
成果(7989)
社科(7543)
期刊
(55856)
经济(55856)
研究(25816)
(11904)
中国(11517)
经济研究(10407)
管理(10225)
财经(7891)
科学(7387)
(7040)
学报(6948)
问题(6927)
(6841)
金融(6841)
(6517)
技术(6352)
业经(6245)
大学(5741)
学学(5678)
技术经济(5651)
世界(5086)
统计(4937)
(4936)
经济学(4555)
经济问题(4549)
国际(4413)
农业(4223)
经济管理(4081)
改革(4064)
(4064)
共检索到11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尔璞  
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区别钟尔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纠纷案件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1993年全国受理的第一审经济纠纷案即为894410件,比1992年上升37.15%,不少经济纠纷案件,表面上是经济纠纷,实质上是经济犯罪,甚至是严重的经济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显松  
在近阶段暴露出来的经济犯罪中,有些问题确实应引起重视,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措施。今年元至7月份,大冶县检察院受理人民群众举报的经济案件85件,决定立案侦查33件37人,占受理数的38.8%。从受理举报和立案侦查的情况看,当前经济违法犯罪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增多。在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的少数工作人员受资本主义腐化生活方式的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郑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完善,经济犯罪的含义亦应有所变更。单纯地将经济犯罪理解为是一种侵犯国家整体经济及其重要部门与制度的可罚性行为是不全面的。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经济犯罪应是指行为人在经济活动中,为追求非法利益而实施的、扰乱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协调的、是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竞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水平也随之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不容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其中经济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不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科学发展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社会公众财产有所侵害。基于此,针对经济犯罪"入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游小华  杨晓培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经济犯罪案件也出现不断增多现象。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不仅多样,而且其侵害的法益更具复合性。因此,对经济犯罪的预防不仅需要法律规制,更需要多种社会调控手段综合作用,尤其是经济手段的有效介入。本文对经济犯罪产生的经济根源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综合预防经济犯罪前提下经济手段介入的必要性,提出了对经济犯罪进行有效预防的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国  宋修坤  
近几年来,农村金融系统经济案件持续发生,经济犯罪活动日趋严重,且作案金额越来越大,边打边犯,由此可见,一些基层行处在内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滑坡,迷失了政治方向。当前,一些基层行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够,重业务,轻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宗文龙  叶友  
近年来,财经丑闻频频发生。从2004年开始的"上市公司清污风暴"中,上市公司高管被拘留、逮捕的事件频发,至今共有14家上市公司的15名高管落马。这些上市公司高管落马原因都是涉嫌经济犯罪,涉嫌罪行大致分为四种:一是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受贿;二是挪用、侵占上市公司款项;三是进行经济诈骗或者欺诈上市;四是其他的一些经济原因。从案件的数量上来看,第二种所占的比重较大,挪用侵占上市公司款项、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害行为明显呈上升趋势,而且其手段越来越隐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恒莉,姜淑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会人员经济犯罪比例呈上升趋势。我们认为,财会人员犯罪主要是由其主客观因素造成的。财会人员天天与钱打交道,经他们手中收支的钱不计其数,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制度上的某些漏洞,容易使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的财会人员有可乘之机,进而犯罪,给单位、国家都造成损失。如何才能杜绝财会人员经济犯罪呢?作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艾莲  
我国经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此经济形势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态势十分严峻。虽然司法机关已经开始重视并加强了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与此相关的案件的数量仍长年居高不下,因而为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我们必须重视起来,维护全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加以全方位的预防和打击。文章一共谈及几个方面,首先,厘清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阐述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以及处置困境;最后,阐明了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治理对策,主要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法治环境和完善被害人保护制度四个方面,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并进一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亭  
为了配合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同惩治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最近,我们同省检察院一起,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对1000名经济犯罪自首人员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宇  
审计监督能够在打击与防范经济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 ,审计监督的这种作用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 ,本文提出了强化依法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发现大要案线索 ;明确审计分工 ,严密防范经济犯罪网络 ;突出审计重点 ,加强对经济犯罪案件高发部位的审计监督 ;改进审计方法 ,完善审计防范经济犯罪的手段 ;开拓审计领域 ,强化审计制度威慑作用等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跃  
贷款诈骗罪严重侵犯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管理制度,其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行为相混淆。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第193条的贷款诈骗罪主客观要件的认定分析,以及对本罪与它罪界限的严格区分后,期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对日益猖獗的贷款诈骗行为进一步防范,并为切实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提供法理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芳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广东经济发展与经济犯罪的动态分析和相关性研究,通过比较和实证分析,探讨经济犯罪的特点以及规律性,探寻防范经济犯罪和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效途径,研究遏制经济犯罪的办法,提出要建立快速反馈控制机制、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经济犯罪预警和防控体系等防范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