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6)
- 2023(12033)
- 2022(10014)
- 2021(9020)
- 2020(7317)
- 2019(16630)
- 2018(16205)
- 2017(30608)
- 2016(16032)
- 2015(18255)
- 2014(18094)
- 2013(18346)
- 2012(17937)
- 2011(16859)
- 2010(16909)
- 2009(15783)
- 2008(15448)
- 2007(13729)
- 2006(12868)
- 2005(12182)
- 学科
- 济(98796)
- 经济(98714)
- 管理(39943)
- 业(38593)
- 方法(30618)
- 中国(29111)
- 企(28660)
- 企业(28660)
- 地方(27133)
- 数学(26626)
- 数学方法(26488)
- 农(22335)
- 业经(20434)
- 学(17577)
- 地方经济(17289)
- 贸(17258)
- 贸易(17243)
- 易(16660)
- 农业(15190)
- 制(15070)
- 融(14529)
- 金融(14529)
- 发(14296)
- 财(14196)
- 产业(14107)
- 银(14106)
- 银行(14076)
- 行(13855)
- 环境(13663)
- 技术(11723)
- 机构
- 大学(247289)
- 学院(246008)
- 济(122192)
- 经济(120169)
- 研究(101833)
- 管理(86637)
- 中国(77966)
- 理学(72528)
- 理学院(71604)
- 管理学(70688)
- 管理学院(70230)
- 科学(58181)
- 京(55079)
- 所(52885)
- 财(51421)
- 研究所(47706)
- 中心(43339)
- 农(42538)
- 经济学(40216)
- 财经(40096)
- 江(38037)
- 经(36520)
- 北京(36376)
- 院(36369)
- 经济学院(35928)
- 农业(33246)
- 业大(33213)
- 范(32825)
- 师范(32456)
- 科学院(31674)
- 基金
- 项目(155340)
- 科学(123004)
- 基金(113907)
- 研究(113647)
- 家(100567)
- 国家(99797)
- 科学基金(83574)
- 社会(76399)
- 社会科(72722)
- 社会科学(72710)
- 省(58658)
- 基金项目(58295)
- 自然(50403)
- 划(49996)
- 教育(49650)
- 自然科(49189)
- 自然科学(49173)
- 自然科学基金(48356)
- 资助(47563)
- 编号(42250)
- 发(41484)
- 重点(36154)
- 部(35263)
- 成果(35065)
- 发展(34205)
- 展(33672)
- 国家社会(33400)
- 创(32270)
- 课题(31704)
- 中国(31504)
- 期刊
- 济(148019)
- 经济(148019)
- 研究(85441)
- 中国(57435)
- 农(40547)
- 学报(37948)
- 科学(37083)
- 管理(36650)
- 财(36184)
- 大学(28957)
- 农业(28104)
- 融(27354)
- 金融(27354)
- 学学(27287)
- 经济研究(25660)
- 教育(24081)
- 业经(21672)
- 财经(21622)
- 技术(21321)
- 问题(19472)
- 经(19120)
- 贸(17577)
- 世界(16796)
- 国际(16359)
- 业(15928)
- 技术经济(14533)
- 经济问题(12272)
- 统计(12253)
- 经济管理(11474)
- 商业(11457)
共检索到405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智华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增长奇迹",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济特区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一些案例研究、专访、实地调研和大量的文献综述,简要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成功经验和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增长引擎 经济特区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和
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展望黄泰和目前,我国举办的经济特区共五个。其中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特区和福建省的厦门特区均是于1980年开始举办的。海南经济特区是于1988年才举办的。深圳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时人口为140万。珠海为121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凤翔
中国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已经度过它的童年时期。十年来,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举世瞩目。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日期的迫近,中国经济特区被赋予更新更高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中国经济特区在数量、形式、功能、内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
关于中国经济特区大发展的政策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4月首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主张,从此,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就提上日程。经济特区的作用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从宏观上看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陶一桃 鲁志国
2018年9月/98.00元ISBN 978-7-5201-2891-9《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事实和事件为依据,沿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将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分析论述经济特区建设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并着重阐述每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状况与特点、功能与使命、政策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礼
近些年来,世界性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据有关材料统计,经济特区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上扬势头。1979年仅为7.7%,1985年上升为20%,1990年则达到33%。世界性经济特区,按其功能划分,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综合性特区。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现已有45个国家设有125个自由贸易区。目前,亚太一些国家,又纷纷创办经济特区,它不仅成为推动亚太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其自身也正顺应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向深层发展,即由传统的加工型工业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它对本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将产生强大的扩散作用及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迟福林
At present the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re in a critical stage. How to make them in line with the new situation,home and abroad,and from the point of realities for their promotion of advan Cages and establish new developmental goal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seeking for ...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清和 杨顺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红
免税区或其他名义的自由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大亚历山大征服腓尼基岛的时代。虽然免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却迟至近20年才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近400个免税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人运用贸易理论分析免税区。直到1974年Hamada才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标准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孙安琴
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发展方面的进程既定格局,均受到国内、国际背景的规定。迄今为止,以1992年为主要界线,经济特区经历了两种有显著差异的发展背景。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既有突进,也有局限性。90年代国内、国际背景的加速演进,汇聚成了经济特区面临大挑战的场景,改变了其在全国的综合性的优越位势。经济特区需要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相对平等的、多元化的进取格局中,实事求是地选择新的发展立足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实现新的跃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由陶一桃、鲁志国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是一部详细记载中国经济特区产生、发展、演变历程的史书。它的出版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起步到飞速发展的神奇的历史进程,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与轨道。书中许多思想与论述对人们研究特区,探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高度评价了经济特区的意义。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这样一个计划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创立市场经济的绿洲开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计划经济最薄弱的地方,凭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比邻港澳,或远离计划经济中心),首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卢进勇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设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这已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由于许多国家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伟丽 方晓萌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实行特定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来达到建设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文章利用制度演进视角和动态分析视角,梳理世界经济的历史演进发现: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具有世界经济特区的主要基本特征,但在发展背景、建设基础、历史使命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发展问题,借鉴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从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竞争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提升特区的协调协同发展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制度化建设、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以此丰富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中的中国样本。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制度演进 开放型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