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287)
2022(6949)
2021(6034)
2020(5148)
2019(11529)
2018(11413)
2017(22037)
2016(11711)
2015(13316)
2014(13404)
2013(13267)
2012(12696)
2011(11890)
2010(12202)
2009(11753)
2008(11451)
2007(10575)
2006(9689)
2005(9168)
作者
(35017)
(29485)
(29399)
(27996)
(18952)
(13837)
(13278)
(11242)
(11150)
(10464)
(10350)
(9793)
(9710)
(9680)
(9329)
(9052)
(8612)
(8582)
(8467)
(8176)
(7704)
(7087)
(7052)
(6798)
(6630)
(6598)
(6483)
(6268)
(5885)
(5691)
学科
(72058)
经济(71974)
管理(39952)
(32802)
(28204)
企业(28204)
方法(21812)
数学(18705)
数学方法(18541)
地方(17573)
(15414)
中国(15377)
(15272)
业经(14124)
(12738)
地方经济(12654)
(12431)
(11561)
(10720)
金融(10718)
(10064)
银行(10051)
环境(9780)
(9690)
(9327)
贸易(9321)
(8967)
体制(8869)
(8742)
(8304)
机构
大学(183388)
学院(181519)
(89914)
经济(88278)
研究(67604)
管理(67023)
理学(56598)
理学院(55950)
管理学(55247)
管理学院(54878)
中国(51323)
(42527)
(38178)
科学(36028)
(34136)
财经(32766)
研究所(30240)
中心(29581)
经济学(29560)
(29437)
(28348)
经济学院(26103)
北京(24608)
(24590)
(24107)
财经大学(24060)
(22299)
师范(22100)
业大(21884)
(21759)
基金
项目(111982)
科学(89169)
研究(83723)
基金(83018)
(71346)
国家(70806)
科学基金(60753)
社会(57070)
社会科(54187)
社会科学(54176)
基金项目(42943)
(42132)
教育(37610)
自然(36218)
自然科(35341)
自然科学(35334)
(35042)
自然科学基金(34724)
资助(34140)
编号(31876)
成果(27464)
(26368)
(25926)
重点(25661)
(25206)
国家社会(24561)
课题(23055)
(22972)
教育部(22825)
人文(22192)
期刊
(110664)
经济(110664)
研究(62865)
中国(37690)
(33701)
管理(28617)
学报(23834)
科学(23483)
(22939)
(19811)
金融(19811)
大学(19205)
经济研究(18675)
学学(18261)
财经(18023)
(15658)
技术(15594)
教育(15304)
农业(14832)
业经(14523)
问题(14082)
(11384)
世界(10702)
国际(10566)
技术经济(10542)
统计(9392)
经济问题(8746)
经济管理(8709)
改革(8651)
(8651)
共检索到29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玖立  吴敏  包群  
设置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制度试验的重要战略步骤。凭借各种优惠和政策,经济特区在转型经济中营造出了适宜企业成长的局部环境。本文基于中国海关细分贸易数据考察了经济特区的制度优势。研究发现,除了拥有更多的平均出口之外,设立经济特区的城市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制度优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本文结论不受样本选择、度量指标和贸易方式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甬军  
经济特区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创举。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所谓挑战,是指在全国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所谓机遇是指经济特区在新的环境中,有可能通过发挥原有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经济特区优势的认识、把握和发挥问题。因此开展进一步发挥特区优势的讨论很有必要。现就优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永亮,俞瑾,林丛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信用与契约的重建 信用是社会商品分配和交换的特定形式,是以正式的、非正式的协议或契约为保证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信用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兴民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存在着相互兼容和不兼容的双重可能性。在两者兼容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所需的交易成本较低,经济绩效相应较高;反之则相反。而且,两者由于各自变化机制的不同,在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兼容性。加入WTO后,WTO规则与经济特区的原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亦存在着上述情况。按WTO规则的要求安排经济特区制度,强化制度的兼容性,可以保持经济特区的高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进  李坤望  盛丹  
本文构建一个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地理集聚影响地区出口比较优势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地理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将在契约密集度高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中国省份细分产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要素禀赋、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后,地区地理集聚对契约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多个工具变量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为   李锡涛   龚思豪  
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契约制度层面为解析其兴起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通过将企业与劳动力的不完全契约关系和机器人的所有权关系引入企业任务生产方程之中,从内部化优势视角构建契约制度与工业机器人兴起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基于1993—2019年跨国多维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国家契约制度和行业生产复杂性对全球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研究发现,契约制度质量较低的国家在生产复杂性更高的行业会采用更多工业机器人,契约制度是塑造全球工业机器人兴起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凭借对工业机器人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契约不完全带来的交易成本,通过所有权关系获得占有和使用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内部化优势,从而导致各行业自动化发展的差异。本文为一国合理协调工业自动化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实现工业自动化与就业优先双重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青龙  
制度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整合资源的资源,交易成本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则是使用国际贸易制度的代价,包括信息搜寻、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争议处理与索赔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制度差异可以塑造比较优势,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交易成本是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成本基础。纳入交易成本后,基于总成本的比较优势可增强、削弱、抵消甚至"逆转"一国基于纯粹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状况。因此,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是一国增强自身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丹丹  付才辉  吕朝凤  
将不完全契约和内生制度引入包含R&D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内生增长框架下研究不完全契约条件下重工业赶超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将通过影响契约制度而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完全契约的宽泛实施会扩大其对长期增长率的负影响。基于交互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工业偏向性赶超战略会降低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即过度的偏向性赶超战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契约执行效率是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中介机制。政府应逐渐将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向全面发展战略转化,不断完善契约制度、提高契约执行效率,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缓解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尹庆双  袁泉  张广华  
一、引论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政监督和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近10%,其成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政府官员的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长线投资无利可图?为什么国有资产的体制渗漏日趋严重?为什么银行与企业关系欲理还乱?为什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鹏  魏婧恬  王健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文献缺乏非正式制度对不同制度依赖性行业异质性影响的研究。文章主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利用行业的资产专用性和产品复杂度来衡量制度依赖度,从TFP和出口两方面来衡量比较优势,分析了诚信环境对于产业比较优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诚信环境的改善对于制度依赖性较高行业的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控制了正式制度的影响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即除了正式制度外,诚信环境可以独立地发挥保障交易顺利进行的作用。进一步地,我们分析了诚信环境这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对产业比较优势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丽娜  
制度和契约是两个难以分清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制度就是契约,契约就是制度。实际上契约与制度既有着紧密联系,又有着重大区别。法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和契约关系的理解是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的,都是不全面的。作者从契约与制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深入考察,得出制度是契约的核心内容、是契约的外在表现这一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知识对导游小费制度进行解释和分析,认为导游小费是在旅游服务中,导游与游客之间心理契约的一种价格,是游客对遵守心理契约的导游人员付出的报酬。导游与游客间心理契约的不确定性决定着导游小费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导游小费制度推行的良好环境尚不具备,导游小费制度在我国发展,只能是在"纯玩团"内采取自愿性小费的形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在Antweiler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并使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基于省级制造业大类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为克服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再估计,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