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8)
2023(15174)
2022(12344)
2021(11015)
2020(9343)
2019(20402)
2018(19789)
2017(37844)
2016(19488)
2015(21132)
2014(20418)
2013(20213)
2012(18121)
2011(16366)
2010(16933)
2009(16654)
2008(15737)
2007(14350)
2006(12993)
2005(12160)
作者
(53370)
(44444)
(44354)
(41696)
(28468)
(20959)
(19818)
(16868)
(16826)
(15835)
(15266)
(14710)
(14442)
(14084)
(13673)
(13609)
(13176)
(12856)
(12666)
(12322)
(11076)
(10699)
(10662)
(10299)
(9986)
(9937)
(9767)
(9723)
(8781)
(8667)
学科
(105647)
经济(105551)
(84628)
(77863)
企业(77863)
管理(73161)
方法(36039)
业经(32188)
中国(28124)
(28108)
数学(27439)
(27332)
数学方法(27221)
(26788)
金融(26786)
地方(24621)
(24498)
银行(24481)
(23749)
(21548)
(20471)
财务(20436)
财务管理(20418)
农业(20233)
技术(19941)
企业财务(19339)
理论(17198)
(16952)
(16936)
(15743)
机构
学院(279845)
大学(272170)
(132492)
经济(130246)
管理(112301)
理学(95621)
理学院(94758)
管理学(93600)
管理学院(93073)
研究(90555)
中国(77667)
(61357)
(55278)
科学(49027)
财经(47774)
(44104)
(43685)
(43154)
中心(42393)
经济学(41611)
(40800)
研究所(39117)
经济学院(37219)
财经大学(34934)
业大(34850)
(34812)
北京(34542)
商学(32871)
(32614)
商学院(32538)
基金
项目(174949)
科学(140758)
研究(133019)
基金(128710)
(109180)
国家(108180)
科学基金(95965)
社会(90021)
社会科(85651)
社会科学(85632)
(70376)
基金项目(67113)
教育(58902)
自然(58044)
自然科(56836)
自然科学(56824)
自然科学基金(55885)
(55324)
编号(52166)
资助(51277)
(41982)
成果(41209)
(39774)
重点(38773)
创新(38490)
(38045)
国家社会(37980)
(37903)
课题(35965)
(35165)
期刊
(158740)
经济(158740)
研究(89080)
中国(56024)
(51727)
管理(50370)
(39613)
金融(39613)
(39546)
科学(34570)
学报(32811)
技术(26823)
大学(26749)
经济研究(26559)
业经(26316)
农业(26176)
学学(25630)
财经(25303)
教育(22413)
(22057)
问题(19100)
技术经济(18263)
(16082)
(15576)
世界(15088)
商业(14787)
现代(14668)
国际(13883)
财会(13749)
(13606)
共检索到442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彬瑞  冯邦彦  
本文以生态演化的理论视野重新看待金融业与金融绩效,提出金融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不仅以竞争为生存发展方式,更以与其他种群的共利性共同发展为生存发展方式;它不仅通过资金融通,也通过知识分享与信誉分享与其他行业共享经济机会甚至发现经济机会,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绩效改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星  王琪琼  
众多的经济研究正在着力论证 :当代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标志着直接融资的壮大和间接融资的没落。本文的研究将提出一种相反的观点 ,表明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更多体现为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据此 ,本文提出 :( 1 )一种根据是否以可转让金融工具为载体将金融活动区分为市场金融与非市场金融的观点 ;( 2 )一种分析不同金融活动模式的新的理论框架 ,将一切金融活动区分为市场间接金融、市场直接金融、非市场间接金融及非市场直接金融等四种模式。这种新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澄清当前金融理论领域中存在的许多含混及错误的认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栋  尹於舜  
美国自1991年进入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低通涨、低失业和高增长。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下降至4%(此数据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稳步走低。1999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至34年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了36%,创造了近350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以来,已持续扩张了110多个月,成为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周期。对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和一部分政治家称之为“新经济”。 美国经济被冠之以“新经济”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基本层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晓猛  张一林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金融结构度量方法并构建了新结构最优金融结构指标。本文应用该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均与最优金融结构有关,偏离最优金融结构将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影响在国家(地区)收入水平上表现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印证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湘云  杜金岷  
全球化条件下,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式复杂巨系统;基于理性———个人主义———均衡这种简化论框架的传统危机理论忽视了金融复杂系统的多层次性、演化的非线性。本文基于演化博弈和复杂性科学分析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新的结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密切警惕投资主体、金融市场和政府的行为非理性,这样有利于预防与控制金融危机的演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玉华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是指资本市场的运营、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期权定价与公司金融。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活动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在金融市场发挥作用来实现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滕春强  
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竞争动力。本文在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准确的把握,探讨了金融企业集群的经济性质,并从内源动力和激发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金融企业的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金则杨  丁浩员  靳玉英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本文将这次重要讲话作为金融业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金融业开放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绩效。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事后经济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表明金融业开放缓解融资约束是改善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渠道。投资类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金融领域投资,金融业开放导致的融资约束改善主要促进了企业实体领域投资。融资约束越严重,企业在金融业开放之后的实体领域投资增加越多。以上研究表明,金融业开放对我国企业绩效具有普遍的正向作用,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是该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金融业开放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加大了针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充分体现金融业开放实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的战略定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宋陆军  
体制金融观将国别金融及人类金融一般抽象概括为九大金融相关要素的有机整体,即金融体制。在九大金融相关要素中运行环境是为核心要素,以此为架构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性、纵横交错、动静态结合,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全方位比较研究方法;揭示由传统向现代金融的巨大变迁,修正、补充与扩展了戈氏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量的比例"即为金融结构,明确提出金融功能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四大本质性特征;强调学习研究别人的东西,"切忌只有因袭而无创造,只见别人而无自己",传承金融学的哲学人文关怀与关爱,通过理论创新服务改革开放大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和  
金融增长方式长期"转而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其"末端治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改变,金融粗放增长方式因无法彻底解决金融资源"浪费"与"不足"的矛盾而不应为继。循环金融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种新的金融增长方式,它以金融资源的再循环为核心,采取"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式全程治理模式,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再造金融增长方式,有利于金融积极、和谐、可持续稳定发展。循环金融可以通过推行ERP和EPR管理、制定国家金融战略、编制实施金融规划等多条路径来实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彬彬  郭熙保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耀军  
在转轨经济中农村非正规金融这种次级制度安排下,中国农村经济部门努力挣脱金融资源的桎梏而获得了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一个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博弈贯穿于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之中,而地方政府是推动农村非正规金融繁衍的一支重要力量。尽管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但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非正规金融的重要地位会有所削弱但仍然存在,而让非正规金融"浮出水面"乃实属必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磊  张伟科  
利用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呈一种U型关系;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负向影响,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科技金融会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存在门槛效应,呈U型;并且东部地区的门槛值高于中西部,但是边际效率明显小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赤  张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