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4)
- 2023(5310)
- 2022(4465)
- 2021(3924)
- 2020(3382)
- 2019(7613)
- 2018(7711)
- 2017(16291)
- 2016(8301)
- 2015(9541)
- 2014(9791)
- 2013(10194)
- 2012(10108)
- 2011(9384)
- 2010(9840)
- 2009(9715)
- 2008(9223)
- 2007(8410)
- 2006(8150)
- 2005(7777)
- 学科
- 济(64044)
- 经济(64005)
- 管理(22394)
- 业(20005)
- 方法(19542)
- 数学(18018)
- 数学方法(17958)
- 地方(15929)
- 中国(15860)
- 企(13538)
- 企业(13538)
- 地方经济(12271)
- 农(12158)
- 制(10680)
- 财(10001)
- 业经(9917)
- 学(9270)
- 贸(8889)
- 贸易(8881)
- 银(8865)
- 银行(8857)
- 行(8590)
- 易(8587)
- 融(8300)
- 金融(8300)
- 农业(8013)
- 体(7870)
- 税(7744)
- 税收(7427)
- 收(7387)
- 机构
- 大学(138712)
- 学院(138305)
- 济(75796)
- 经济(74515)
- 研究(51583)
- 管理(49415)
- 中国(41341)
- 理学(41051)
- 理学院(40612)
- 管理学(40228)
- 管理学院(39951)
- 财(35604)
- 京(29071)
- 财经(27646)
- 所(26207)
- 科学(26045)
- 经济学(25807)
- 经(24878)
- 经济学院(23038)
- 研究所(23001)
- 中心(21849)
- 江(20876)
- 财经大学(20207)
- 北京(19327)
- 院(17747)
- 农(17267)
- 州(16434)
- 范(16397)
- 师范(16297)
- 科学院(15024)
- 基金
- 项目(75165)
- 科学(59107)
- 研究(57960)
- 基金(55183)
- 家(46461)
- 国家(46121)
- 社会(39934)
- 科学基金(38680)
- 社会科(37976)
- 社会科学(37967)
- 基金项目(28158)
- 省(27690)
- 教育(25278)
- 资助(23542)
- 编号(22865)
- 划(22745)
- 自然(21066)
- 自然科(20486)
- 自然科学(20480)
- 自然科学基金(20115)
- 成果(19764)
- 发(18429)
- 部(17807)
- 国家社会(17265)
- 重点(16803)
- 济(16227)
- 课题(16112)
- 经济(16078)
- 发展(15910)
- 展(15724)
共检索到228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杰
目前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唯一出路是进行深度调整。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尽快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消除其理论上和法律上的障碍;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从以成本优势为特征转向以技术优势为特征,从投资拉动型转为消费支撑型。第三,调整经济结构。从短期来看,要调整房地产业和服务业;从中长期来看,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杰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过速下滑是因为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而总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出口需求急剧萎缩而引起的。目前要通过启动内需而保增长,就必须要有效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而慎用货币政策,信贷性消费仍然是我们启动消费的重要举措。保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启动消费,就必须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需 消费 分配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帆
一、出口突然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柳暗花明” 我国出口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即直线滑落,1998年仅增长0.5%,1999年上半年为负增长,下半年突然大幅度增长,全年增长6.1%。2000年1月份,出口比1999年1月增加了47%,为168亿美元,进口增加54.4%,为153亿美元;外贸顺差15亿美元。一般贸易增加70%,加工贸易增加30%。 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第一,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2个百分点,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第二,国内通货紧缩,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降低3个百分点。此两项因素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到1∶9以上,由于出口退税是以财政手段刺激出口结构,所以比总量估计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当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时,各国都在努力调整,通过创新谋取出路。在本轮经济减速时,中国也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在推动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面。改革开放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我国的外源性增长效率得到提高,进出口比值占GDP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9.7%上升到2008年的66.2%。"加入WTO"10年来,我国的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兴
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技术和生产函数,分析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按比例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公共资本与民间资本的作用分析,认为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公共资本投入拉动需求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启动民间资本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里昂惕失 公共资本 民间资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吉林
本文提出当前保增长的关键是要保持消费增长,保增长的实质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将投资、出口为重转向以消费为重,确立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轴心地位。为此应加快政府体制改革,降低消费成本;完善分配体制改革,扩大消费根基;促进结构转型,保持经济持久均衡增长。
关键词:
消费增长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党的十八大提出稳增长要有新的思路和政策,要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进行的是升级性结构调整,它关系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投资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与结构调整要注意两者平衡的关系;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简政放权;金融体制改革要彻底解决金融垄断,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加直接税务,减少间接税务,等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万茂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aggravation of the differenc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channels and the methods to adjust income distribution.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城乡差距 消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培根 曹晓英
文章提出了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从而得出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的结论。文中还从我国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对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诸方面分析了我国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增长的可能性,并提出我国应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之路,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京平
一季度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继续保持了1993年以来的回落势头,虽然回落的幅度已不明显。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31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2.6%,第三产业增长8%)。全年经挤增长能否在使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回落到10%左右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如8-9%呢?下面我们拟从国民经济最终需求的角度作一分析,供参考。一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仍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与前几年同期相比,一方面,增长幅度仍保持了回落的趋势,但回落的幅度已不明显(详见表1)。另一方面,从国民经济最终需求的角度看,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天勇
一些经济学家忽视了这样一个经济学的重要推断,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中,消费收入与消费支出、税收与政府支出几乎是衡等的,除了进口与出口,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储蓄起来的供给要顺利地转化为投资需求。今年伊始,我在《经济研究》第1期发表文章,认为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友宝
总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 ,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杰 赵俊超
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增长远未达到极限,因此,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促进居民个人消费和扩大公共消费,完全可以克服消费需求不足的危机,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兆良 田淑英
关键自然资本提供人类健康与福利功能,关键自然资本能否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仍是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理论问题。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关键自然资本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键自然资本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得以实现。研究结论对应的政策含义为,一要加大对关键自然资本投资,扩大其外部性实施范围;二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促进关键自然资本要素功能的发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关键自然资本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兆良 田淑英
关键自然资本提供人类健康与福利功能,关键自然资本能否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仍是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理论问题。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关键自然资本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键自然资本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得以实现。研究结论对应的政策含义为,一要加大对关键自然资本投资,扩大其外部性实施范围;二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促进关键自然资本要素功能的发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关键自然资本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