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2)
- 2023(10470)
- 2022(9091)
- 2021(8204)
- 2020(7207)
- 2019(16464)
- 2018(16446)
- 2017(32034)
- 2016(17214)
- 2015(19805)
- 2014(20256)
- 2013(20158)
- 2012(19332)
- 2011(17871)
- 2010(18227)
- 2009(17388)
- 2008(17282)
- 2007(16048)
- 2006(14316)
- 2005(13206)
- 学科
- 济(95298)
- 经济(95223)
- 管理(52025)
- 业(46454)
- 企(38532)
- 企业(38532)
- 方法(37546)
- 数学(32808)
- 数学方法(32436)
- 地方(21927)
- 中国(20969)
- 财(20618)
- 学(20244)
- 农(19716)
- 业经(17717)
- 制(15541)
- 地方经济(14445)
- 贸(13958)
- 贸易(13951)
- 易(13434)
- 务(13126)
- 财务(13089)
- 财务管理(13053)
- 农业(12974)
- 和(12788)
- 理论(12653)
- 融(12455)
- 金融(12453)
- 银(12437)
- 企业财务(12425)
- 机构
- 大学(269743)
- 学院(266496)
- 济(116631)
- 经济(114189)
- 管理(99581)
- 研究(93453)
- 理学(84526)
- 理学院(83541)
- 管理学(81968)
- 管理学院(81460)
- 中国(71438)
- 京(57624)
- 科学(57506)
- 财(52409)
- 所(48835)
- 农(44689)
- 研究所(44118)
- 中心(43121)
- 财经(41643)
- 江(41427)
- 业大(39008)
- 经(37439)
- 经济学(36984)
- 北京(36694)
- 农业(35265)
- 范(35001)
- 师范(34605)
- 经济学院(33068)
- 州(32842)
- 院(32555)
- 基金
- 项目(168077)
- 科学(131079)
- 基金(121631)
- 研究(120644)
- 家(106068)
- 国家(105252)
- 科学基金(89315)
- 社会(76675)
- 社会科(72652)
- 社会科学(72628)
- 省(65078)
- 基金项目(63916)
- 自然(57234)
- 自然科(55897)
- 自然科学(55880)
- 教育(55109)
- 自然科学基金(54898)
- 划(54764)
- 资助(51244)
- 编号(48880)
- 成果(41282)
- 重点(38019)
- 部(37089)
- 发(36917)
- 创(33597)
- 课题(33245)
- 科研(32118)
- 国家社会(31806)
- 创新(31654)
- 教育部(31654)
共检索到41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本文研究了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与经济结构问题。首先,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经济系统中的经济行为与资源配置过程,在微观机理上搞清信息不对称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作用。其次,通过典型的代表性案例分析和模型论证,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经济活动中外部性和社会成本的产生与存在及其影响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在与其相应的经济结构和环境下所造成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成本增加与经济非均衡加剧是其影响经济效率的根本要害。最后,我们证明,只要经济活动(系统)的外部环境确定(如社会信息、产权关系等)和充分竞争的经济结构,那么,都不想把“蛋糕”做小的理性就可以使得经济活动实现有效率的合作与“协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萍
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本文分别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对金融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利用限制性契约的监督、利用金融中介作用、生产和销售信息、政府管制和建立金融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金融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秦旋 张彩虹
由于建设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建设市场的交易方式,建设市场的经济行为特征,建设工程业主、承包商以及工程师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等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揭示困惑建筑行业的一些本质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晓凌
农业生产具有自然生产与经济生产相结合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农业对自然过程、自然环境等自然因素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和依赖性。自然因素变化无常、难以控制及差异性,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者获取农业保险标的物的信息成本,加剧了农业保险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进而影响保险有效供给,引发市场失效。探讨信息不对称下的农业保险供给问题,寻求一种可行的农业保险有效供给模式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信息不对称 有效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裘丽明
电子商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方便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然而电子商务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没有得到改善。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虚假的信息是导致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经营者信息传递的真实性选择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减少电子商务中经营者虚假信息的发布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不对称 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向军 金兆新
在医疗保险市场交易中信息总是不对称的 ,投保人有保险人所不了解的私人信息。参与人的行动将直接影响损失概率。而在医疗保险中 ,参与人不仅包括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 ,而且还包括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医疗保险合同双方的行为 ,改变疾病风险的损失概率或损失幅度。进而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保险交易的均衡发生了改变 ,影响到保险人的有效供给 ,引发市场失效。所以 ,不同于其他保险产品 ,医疗保险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由供给 ,必须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而政府有义务直接参与医疗保险的供给。但是 ,由于政府参与也存在局限性 ,因此 ,最优的医疗保险供给模式是必须由政府参与 ,并且政府直接供...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樊行健 雷东辉
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分为信息披露水平、信息传导机制和信息解读能力,分别研究这三项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得出: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与权益资本成本成反向变动;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成反向变动;信息解读能力的强弱与权益资本成本成反向变动。概括起来反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变动关系。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权益资本成本 信息披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剑峰
本文在拉姆齐模型中引入了一个外生的中间品生产技术 ,在对称信息下 ,通过技术在经济中的逐步普及 ,经济将以 AK式的增长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更高人均消费和资本存量水平的稳态点。但是 ,当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时 ,技术在经济中的普及速度乃至经济增长都将减慢 ,经济甚至会因技术普及的终止而陷入“不对称信息陷阱”。此时 ,金融系统的功能就必不可少。不过 ,由于银行和金融市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机制不同 ,对技术普及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 ,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就会产生不同的增长绩效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照 刘静
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本文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中国应重视开展以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元聪
信息不对称既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对称,也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对称。基于经济主体"理性经济人"本性,信息优势者很容易利用其有利的地位,致使信息劣势者的权利被剥夺而利益受损,以致遭受外部性。经济法对此外部性的克服主要是通过配置信息优势者与信息劣势者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实质上的平衡。具体途径:一是赋予信息劣势者获取信息的权利并保证其实现,二是赋予信息优势者向劣势者强制说明义务并保证其实现。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 经济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玲 汪浩 曾垚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对有关的卫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整理,讨论健康市场的各个特点及其对制度设计的要求。我们认为,健康服务的特点使得纯粹的市场机制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提高效率,一个可以考虑的模式是逐步实现由国家直接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卫生经济 市场失效 医疗保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光辉
实验方法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实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探讨了若干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学实验,包括名誉的作用、信号传递等重要实验,认为不对称信息下的实验的方法及其研究思路值得我国经济学者借鉴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市场效率 信号传递 重复博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仵志忠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它用以说明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影响。在整个70年代期间,这一新的理论一直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足够重视。从8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了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才使这一理论的经济学价值逐渐体现出来。它增进了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市场行为,金融中介职能,企业财务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以及货币政策和经济波动传递机制等一系列微观与宏观经济学问题的理解,对于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国利
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的经济理由曹国利信息不对称(asymmetryofinformation)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人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是不相等的,有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信息分布状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