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4)
2023(13025)
2022(11439)
2021(10570)
2020(8920)
2019(20455)
2018(20423)
2017(39959)
2016(21670)
2015(24240)
2014(24235)
2013(24279)
2012(22484)
2011(20516)
2010(20660)
2009(19076)
2008(18279)
2007(16342)
2006(14561)
2005(12930)
作者
(64380)
(53355)
(53320)
(50802)
(34070)
(25551)
(24087)
(20995)
(20493)
(19079)
(18296)
(18284)
(17133)
(17074)
(16565)
(16424)
(15848)
(15675)
(15258)
(15222)
(13400)
(13243)
(12867)
(12231)
(12132)
(11882)
(11740)
(11462)
(10775)
(10390)
学科
(108241)
经济(108149)
管理(61324)
(56313)
(47103)
企业(47103)
方法(44398)
数学(38401)
数学方法(38039)
中国(24323)
地方(23881)
(23402)
(23244)
业经(21459)
(20941)
(16346)
理论(16248)
农业(15655)
(15340)
贸易(15332)
(15293)
地方经济(14942)
(14754)
环境(14747)
(13325)
金融(13323)
(12930)
银行(12879)
技术(12810)
(12776)
机构
大学(323670)
学院(319908)
(135251)
经济(132519)
管理(124975)
研究(109311)
理学(108407)
理学院(107153)
管理学(105326)
管理学院(104743)
中国(78788)
(68461)
科学(67788)
(58733)
(55354)
研究所(50603)
(49879)
财经(47891)
中心(47513)
业大(47351)
(46374)
(43434)
(43409)
北京(43257)
师范(43049)
经济学(41674)
农业(38921)
(38875)
经济学院(37250)
(37230)
基金
项目(215217)
科学(169107)
研究(156892)
基金(156363)
(135938)
国家(134808)
科学基金(115557)
社会(99801)
社会科(94669)
社会科学(94641)
(83585)
基金项目(83316)
自然(74560)
自然科(72770)
自然科学(72755)
教育(71781)
自然科学基金(71476)
(70077)
资助(64874)
编号(63078)
成果(51745)
重点(48092)
(47554)
(46231)
(43811)
课题(43586)
教育部(40989)
创新(40902)
国家社会(40811)
科研(40707)
期刊
(153282)
经济(153282)
研究(99176)
中国(57249)
学报(52337)
科学(47442)
管理(46413)
(44638)
(43412)
大学(39522)
学学(37227)
教育(33918)
农业(30850)
技术(27766)
财经(25151)
经济研究(25048)
(24819)
金融(24819)
业经(22637)
(21627)
问题(19976)
技术经济(17615)
图书(17225)
理论(15866)
(14948)
科技(14731)
现代(14705)
(14282)
实践(14220)
(14220)
共检索到46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刘烨  汪修宇  
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的波动与增长关系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一直缺乏与理论逻辑一致的经验分析和证据。本文借助结构GMM模型,首次运用省级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了模拟和实证,我们的实证显示: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要素的投入对解释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稳态消费增长)关系发挥着重要的链条作用,但"主观学习"要素投入的作用则不明显。我们发现了以下简单但显著的规律性链条:"经济波动增加—资本投入增加—经济增长加快"。因此,单纯的资本要素投入虽然能暂时缓解经济波动和刺激经济增长,但并不能有效地激励"主观学习"投入及技术创新。在经济下行波动压力明显的环境下,坚定不移地抑制简单资本投入冲动,"简政放权",激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健  张兵兵  
该文基于DEA分析方法,分解出了全球66个国家与地区的效率改进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采用引入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经济波动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对效率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具有同质性,均呈现出顺周期的特征,即经济繁荣有利于效率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针对技术进步,发达国家呈现出逆周期性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冉光和  曹跃群  钟德华  
本文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波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主因,货币供应量波动次之,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波动则更为平缓、持久。在较短时期内,资本存量和货币供应波动更易引致宏观经济波动,且波幅较大,而技术冲击则从更长的时期内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我国技术进步并不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及货币供应非中性的推论应引起重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明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转方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便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将要素使用效率以内生的方式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后验让步比率显示,实际经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要素使用效率动态的模型,说明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要素使用效率机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猛  
国民经济是由各个产业组成的,经济波动也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结果,它综合了各个产业的自身波动特征和产业份额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份额法,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源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冲击,并且利用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产业结构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从具体的影响程度看,中国经济波动中大约有15%~20%的部分应该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时,须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所形成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必是一蹴而就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冲  李春风  李玉双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冲击表现出弱逆周期性,从长期来看,经济波动的"坏日子"正好是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好日子",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高级化冲击则呈强顺周期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短期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建浩  王美今  
科学测算经济波动的强度和驱动因素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本文首先建立条件马尔科夫模型,测算发现延续大稳健与开启增速换挡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典型事实。为进一步探究其驱动因素,本文建立了刻画经济系统时变性的TVPSV-VAR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稳健态势得以延续是结构冲击的刺激和传导机制双重渐变所致,分别表现为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波动性下降以及经济系统对于冲击的传导显现出明显的缓冲作用,因而经济的自我稳定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增速换挡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外部负向需求冲击长期化二者叠加的结果。供给冲击主导的经济增长长期趋势进入下行通道是主要因素,这是始于2006年的渐变而非2012年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安宁  
文章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采用1995Q1至2011Q4的宏观季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投资冲击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中央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但由于财政分权造成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2)国外需求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并不大,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3)消费需求对产出的影响最大,消费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将近70%,扩大内需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伍涛   盘业哲   姚金海  
通过在研发部门引入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DSGE模型,研究在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下经济波动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探究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内生全要素生产率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在内生TFP机制下,需求侧冲击是经济变量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货币政策冲击;投资品价格冲击是供给侧最主要的外部冲击。第二,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政策冲击是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最重要驱动因素;技术转化率的波动上升是中国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内生TFP机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更平稳;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瑞怀  彭育贤  邹庆华  覃兆勇  
当前存货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存货波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湖南253家工业企业监测财务数据,通过BB算法分析、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存货变动特点和趋势,研究存货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存货波动具有顺周期特点,滞后经济波动2个月左右,企业经营性贷款需求与存货波动密切相关,而存货波动主要受物价、产品销售和经济景气等因素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魏后凯  
现有文献对于公共支出是否能平滑经济波动的争论仅考虑了支出总量的作用,而忽略了支出结构的影响,而支出结构偏向是中国的公共支出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利用1992-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的公共支出结构对省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占比越高,经济波动越大,而服务型支出占比的提高则能起到抚平经济波动的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地区经济波动存在基于经济距离而非地理距离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上的惯性特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帮喜  赵峰  
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固定资本及其折旧的影响。首先,固定资本及其折旧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联合生产的情况下扩展了"剑桥方程式"。本文设定了一个马克思—斯拉法框架下的商品生产体系,其中旧固定资本都是联合生产的结果,在计算中剔除旧固定资本后,我们可以建立生产价格和均衡增长路径。再者,我们在总利润的范畴下扩展了剑桥方程式。其次,固定资本折旧,尤其是加速折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固定资本的加速折旧问题,即如果固定资本在一个比其物理折旧年限更短的时间内折旧,并且其折旧基金被立即用于固定资本的再投资,那么生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帮喜  赵峰  
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固定资本及其折旧的影响。首先,固定资本及其折旧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联合生产的情况下扩展了"剑桥方程式"。本文设定了一个马克思—斯拉法框架下的商品生产体系,其中旧固定资本都是联合生产的结果,在计算中剔除旧固定资本后,我们可以建立生产价格和均衡增长路径。再者,我们在总利润的范畴下扩展了剑桥方程式。其次,固定资本折旧,尤其是加速折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固定资本的加速折旧问题,即如果固定资本在一个比其物理折旧年限更短的时间内折旧,并且其折旧基金被立即用于固定资本的再投资,那么生产过程中将会出现更为剧烈的产能波动,而整体经济也将相应地遭受更大的扰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